它被誉为是救命的止疼“神药”,在美国药店合法销售了二十多年,平均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服用过它。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本该治病救人的药物,却成为了吞噬生命的毒品。
1999年至2020年间,导致了50多万人丧命,700多万人成瘾,令美国遍地都是瘾君子,宛如丧尸入侵。
事情曝光后,制药公司被迫向全体美国公民致歉,可即使到了这个地步,欧美仍在大力宣传“神药”,幕后黑手甚至想在中国东山再起。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美国的阿片危机
美国的阿片危机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披着药物的毒品试图合法化。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的医生大量开具阿片类止痛药,目的原本很单纯——缓解患者的疼痛。
可问题是这些药物成瘾性极强,用了一次就可能上瘾,止痛变成了止不住的依赖。
当时普渡制药公司抓住了这个机遇,推出的“奥施康定”。
公司宣传它是革命性的止痛药,效果好,成瘾率低,适合长期使用。
医生们就开始给患者们开具这个药品,最开始确实有效,但当效果消失,疼痛卷土重来时,患者不得不加大剂量。
一旦停药,那种不适甚至比最初的疼痛还要剧烈,这就是“药物依赖”的典型表现——不是因为病,而是因为药。
接下来的事情完全失控了。医生的处方量越来越多,奥施康定在美国疯狂流通。
药物的成瘾性问题很快浮出水面,可无数患者已经掉进了深渊。
他们离不开药,一旦药物供应不足,就只能转向非法毒品,比如海洛因或者芬太尼。
一串数据足以说明问题。1999年至2021年,美国已有近50万人死于阿片类药物过量。
2016年,有4.2万人死于这类药物,到了2017年,数字上升到4.8万,相当于每天130人死于药物滥用。
利益熏心的制药公司
可这些惨痛代价并没有让制药公司停下脚步,普渡制药不仅没有反思,反而加大营销力度。
他们找医生做宣传,办医学讲座,甚至在学术期刊上大肆鼓吹“疼痛管理”的重要性,暗示患者离不开止痛药。
制药公司深知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却依然选择大肆推广,通过营销的手段榨取患者的钱财。
以普渡制药为例,他们的策略可以说是一本行销教科书。
首先他们让医生相信阿片类药物是“解决疼痛的完美工具”。
公司的销售代表走访全国各地诊所,送样品,送礼物,甚至直接贿赂医生,让他们大量开具处方。
他们还组织所谓的“医学讲座”,邀请医生参加,然后用铺天盖地的“研究报告”洗脑——告诉医生,这些药物是安全的,不会成瘾。
普通患者没有医学知识,只能相信医生,而医生的处方却早已被制药公司操控。
最终这些药企不仅把美国变成了“合法毒品”的乐园,还通过“药物依赖”锁住了患者。
药越用越多,剂量越开越大,死亡率也随之飙升。
但对于这些公司来说,患者的痛苦只是财报上的一个数字,他们的目标从来不是健康,而是利润最大化。
觊觎中国庞大市场
当阿片危机在美国掀起滔天巨浪时,这些制药公司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市场——中国。
对他们来说,中国有14亿人口,是一个潜力无限的“新金矿”。
如果能在中国推广这些止痛药,他们就能复制美国的成功模式,再次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中国并不是一个容易攻破的市场,中国对阿片类药物的管控极为严格,无论是药物审批、销售还是处方,都有一套严密的体系。
医生对这类药物普遍持谨慎态度,政府对药物滥用问题的敏感程度也远高于西方国家。
但这并不意味着危险不存在,早在2004年,奥施康定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并且销售额逐年增长。
辉瑞、艾尔建等跨国药企也在中国设立了专门的麻醉药物部门,大力推广阿片类止痛药。
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并不仅仅满足于销售药物,他们还通过赞助学术研究、举办医疗讲座等方式试图改变中国医生和患者的观念。
问题在于中国患者和美国患者一样,对阿片类药物的成瘾风险了解不足。
如果监管稍有松懈,制药公司就有可能复制他们在美国的手段,把止痛药变成一种广泛使用的“日用品”,到那时中国可能也会面临类似的危机。
好消息是中国政府和社会对毒品问题的警惕性极高,经历过鸦片战争的历史,国人对阿片类药物的危害有着深刻的认识。
这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防线。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这些制药巨头从来都是见缝插针的“高手”。
安非他明职场滥用
许多国家不像中国这样对于药品的危害有着极高的警惕心,比如澳大利亚现在就因为滥用安非他明类药物问题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这些药物本应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疾病,但在高压职场文化的推动下,安非他明被滥用成了一种“提神利器”。
尤其是年轻的职场人士,为了应对长期的工作压力和竞争需求,滥用药物来延长工作时间、提高注意力和生产力。
据调查,许多白领、学生和自由职业者选择服用安非他明类药物来完成紧急任务或备战考试。
一些人甚至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药物,把它当成一种“合法的兴奋剂”。
在短期内这类药物确实能够带来集中力提升,但长时间的滥用会对身体和精神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包括失眠、焦虑、心律失常,甚至成瘾。
这种现象暴露了澳大利亚在高压社会环境下的药物监管漏洞。
尽管政府已经采取措施限制药物滥用,但市场需求的旺盛和非法药物的流通,依然让问题难以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