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中。4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又有苏州、甘肃、云南、吉林等地政府陆续颁布了《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实施方案》,为便利外籍人士来华支付与老年人的支付场景保驾护航。
就在4月17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实施方案》。同日,《苏州市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力求促进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数字人民币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多样化支付服务需求,全面提升支付服务的包容性和普惠化水平。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上述地区外,目前还有北京市、成都市、海南省等地推出优化支付服务方案,更有多个“支付示范区”计划建设。同时,人民银行已在北京、广州、深圳、浙江、江苏先后召开了优化支付服务推进会。
虽来自天南地北,各地工作实施方案皆指向了同一目标,明确了辖区机构优化支付服务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具体来看,各地根据不同群体的支付需求,针对银行卡受理、现金支付、移动支付、账户服务等重点任务,“量身定制”方案。
要求机构增加语音播报功能、完善数字人民币服务体系、打造支付示范区……可以看出,各地政府对于这项工作重视程度颇高,也推出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细致措施。
提升外籍来华人士支付便利性方面,《云南省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实施方案》中提到,做好外籍来滇人员通讯服务,在风险可控条件下,优化外籍来滇人员境内手机号码办理流程,为外籍来滇人员提供良好的国际漫游服务。
湖北则要求,研究建立支付服务补偿机制。合理补贴支付服务主体境外银行卡受理商户拓展和重点场景、重点商户受理境外银行卡费用支出,对设置外币兑换机构和设施的场所等给予一定租金减免。
地域不同,对于境外钱包的合作情况也有所不同。内蒙古自治区在其工作方案中即提到,“结合口岸地区跨境支付实际情况,持续加大蒙古国HiPay等境外钱包境内扫码业务的推广力度,鼓励在重点口岸入境第一站设置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专区,引导外籍来华人员主动安装境内移动支付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地区工作方案都提出了“分阶段实现老年人、境外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例如,苏州明确,今年12月31日前,持续巩固提升支付服务水平,以市区为核心,全域推进支付服务示范区建设,力争形成全国领先的高水平、广覆盖的支付服务“苏州模式”。
从甘肃的“经验”来看,其将工作分为启动实施、攻坚突破、巩固提升三阶段。“2024年12月底前,重点地区、重点商户境外银行卡受理覆盖面达到100%;在全省范围内累计兑换人民币现金‘零钱包’12万个;重点地区、重点商户支付辅助受理终端和受理标识覆盖面达到10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从2025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普遍推广开展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持续深化支付服务场景建设。”
在业内人士看来,各省市“因地制宜”细化优化支付服务实施方案,全面覆盖大型商圈、旅游景区、消费聚集区、交通枢纽、文博文娱等多样化场景,工作路径渐渐清晰。
展望下一步工作,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建议道,“大额刷卡”方面,如何持续调动商户提高受理积极性是关键,需整条支付产业链上的机构共同努力,降低商户的机具布设和受理成本等。“小额扫码”与“现金兜底”方面,还需加大宣传力度,扫除外籍人士认知障碍。政府部门、清算机构、商业银行及支付机构应加强协同,打造头部支付机构、主流收单银行双线并行境外钱包受理主渠道,推动行业各方共享受理标识、共建重点商圈,实现老年人及来华人员支付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