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策转向撼动西方联盟欧洲访华潮印证中方战略预判

麦田畅谈 2025-03-28 11:06:11

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透露考虑让俄罗斯重返SWIFT系统时,曾参与对俄制裁的29个盟国陷入集体沉默,这场被法国财长勒梅尔称为"金融核打击"的制裁行动,三年后竟沦为特朗普政府修补美俄关系的筹码。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早在3月27日便精准预判:"美方背弃盟友的记录令人瞠目。"如今欧洲多国政要密集访华的画面,印证了这场战略信任危机的深度蔓延。

2022年2月,美国联合欧盟27国及加拿大、英国将俄罗斯主要银行逐出SWIFT。然而随着俄乌战线僵持,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俄罗斯通过印度、土耳其等第三国完成78%的能源交易结算,SWIFT制裁效力锐减。

特朗普此时放风解除金融封锁,实为换取俄罗斯在核裁军、中东事务上的合作筹码,却让欧洲承担着能源安全与地缘风险的双重压力。

意大利参议长拉鲁萨率商贸代表团抵京,签署价值23亿欧元的机械制造订单;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访华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合作;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更带着《中欧投资协定》修订方案来华磋商。

这种外交热潮的背后,是欧洲经济三大支柱的崩塌危机:美国安全承诺随特朗普"北约过时论"动摇,俄罗斯能源供应因制裁中断,中欧贸易额在2023年同比下降7.8%触及警戒线。

中国外交部对局势的精准把控,体现在对合作机遇的主动塑造。王毅外长4月在与法国外长塞茹尔内会谈时,提出"去风险不应去合作"的务实主张,推动空客天津第二条生产线提前三个月动工。

面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的反补贴调查,中方以准许巴斯夫湛江基地扩产为条件,换取德国在欧盟内部否决加征关税提案。这种"精准反制+利益捆绑"的策略,使得中德贸易逆势增长3.2%,成为欧洲经济寒冬中的罕见亮点。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刚宣布启动中欧数字贸易协定谈判,次日便跟随美国制裁中国卫星企业,暴露出欧洲战略自主性的局限。瑞士《新苏黎世报》披露,北约正在制定"中国技术脱钩应急方案",要求成员国2025年前清除华为5G设备,这种安全泛化思维与经贸合作需求形成尖锐冲突。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当特朗普在佛罗里达海湖庄园接待俄铝集团高管时,德国总理朔尔茨的专机正降落北京大兴机场。

这两个相隔万里的场景,共同勾勒出全球秩序重构的轨迹,美国单极霸权松动催生的多极化进程,正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加速推进。正如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所言:"当西方联盟出现信任赤字时,务实主义就成为国际政治的新通行证。"

0 阅读:27
麦田畅谈

麦田畅谈

星光璀璨皆是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