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韩海警船在苏岩礁海域对峙的雷达信号尚未消散,韩国海洋水产部突然宣布在争议水域部署大型漂浮物,这场持续一周的外交沉默被彻底打破。而中国解放军以黄海实弹射击演习强势回应,划定禁航区展现维护海洋权益的决心,将两国博弈推向新高潮。
根据中韩2000年签署的《中韩渔业协定》,该区域属两国共同管理水域,但韩方指责中方未提前协商。3月25日,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联合海洋专家紧急磋商,要求政府采取"对等反制"。
次日,韩方即在争议海域投设漂浮物,并启动所谓"环境调查"行动,试图以技术勘测名义介入中方设施。中国驻韩大使馆迅速以三点声明反击:首先,养殖设施位于中国近海,符合两国协议且环保达标;其次,项目提前公告不存在"突袭式部署";第三,中方始终秉持对话解决分歧的立场。
然而韩方无视外交沟通,其海洋水产部负责人康徒衡声称"必须让中方付出代价",暴露出将技术问题政治化的意图。细察韩方行动,其"强硬"姿态实则外强中干。对比中方永久性钢构设施,韩国仅投放临时漂浮物的举措,被《东亚日报》评价为"象征性抗议"。
更值得关注的是,韩国海警始终未通过正式外交渠道提出交涉,反而通过媒体放话施压,凸显尹锡悦政府既要应对国内保守派呼声,又忌惮激化对华关系的两难处境。
2月25日黄海实弹演习中,中国海军划定185平方公里禁航区,多型主力舰艇实施跨昼夜火力打击演练。尽管未明确关联苏岩礁事件,但演习区域与争议海域形成战略呼应。军事专家指出,此次演练首次将民用海事设施防护纳入作战想定,展示出"平战结合"的防卫能力。
历史数据显示,中韩围绕苏岩礁的博弈存在周期性规律。2013年韩国单方面设立防空识别区覆盖该区域时,中国海监船曾连续58天巡航反制。
此次对峙的特殊性在于,正值尹锡悦政府支持率跌破30%的敏感期,其对华强硬姿态被指转移国内医疗改革矛盾的嫌疑。而中国在坚定维权的同时,仍为对话留有余地,外交部重申"愿与韩方共同维护黄海和平"。
苏岩礁所在海域不仅是重要渔场,更蕴藏约200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例外条款将于2025年到期,中韩海洋划界谈判窗口正在迫近。此时的海上博弈,实为未来谈判积累筹码的关键前哨战。
当韩国海警船的探照灯与中国海警船的电子对抗设备在夜幕下交织,黄海的波涛中激荡着两个邻国的战略意志。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既考验着双方的政治智慧,更检验着东亚海洋秩序的演进方向。
用户10xxx45
小虾米就是要粘死他,不能让他兴风作浪成了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