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明明有实力消灭金国,却甘于俯首称臣,背后的原因让人唏嘘

冷玉看文化 2024-06-03 00:02:08

​历史上的南宋并非想象中那么贫弱,其国力和军力足以和金国相抗衡,在与金国的斗争中具有很多压倒性优势。

一是知耻后勇,哀兵必胜。

“靖康之变”是宋朝历史上最大的耻辱,他们的国都开封被洗劫一空,他们的皇帝大臣做了俘虏,他们的父母儿女被残杀蹂躏,金国就是强盗,就是土匪,就是他们共同的仇人。

因此南宋军民上下同心,同仇敌忾,具备报仇雪恨、杀身成仁的决心。

反观金国,战争目的是为了侵略,掠夺资源,攫取利益,军队战斗意志不强;加之大战新胜,将帅士卒有轻视和骄傲情绪,骄兵必败。

二是主场作战,优势众多。

金国外线作战,补给线长,地形不熟,缺乏群众基础,加之内政混乱,君臣不和,派系众多,后方不稳,实际上外强中干。

而南宋主场作战,资源补给就地取材,部队熟悉地形,老百姓支持拥护,具备很好的群众基础,可以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巨大优势。

三是名将如云,军事强大。

相比于金国只有完颜宗翰、完颜宗弼等屈指可数的几个可以叫得出名字的悍将,南宋却帅才济济、猛将如云,比如岳飞长于骑兵,精于突击,善打硬仗;

韩世忠忠勇过人,富有谋略,百战不殆;

张俊能征善战,稳扎稳打,独当一面。

这三位将领,随便搬出一个,都是金国军队难以逾越的鸿沟。

从南宋与金国的历次交锋来看,宋军的战斗力极强,特别是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兵强将强,骁勇善战,纪律严明,是南宋王朝的王牌劲旅,历经数百次大小战役,从无败绩,四次北伐,消灭金国军队无数有生力量,被金国人称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既然南宋有这么大的优势,完全有能力打败金国,恢复河山,为什么最后甘于向金国俯首称臣呢?

我觉得,他们并不是输给金国,而是输给了自己的人性。

在这场宋金之争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人物就是:赵构、秦桧和岳飞。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人性掣肘了这场本来可以胜出的“比赛”。

赵构的害怕

首先,宋高宗赵构并不是皇位合法继承人,真正的皇帝宋钦宗被金人抓走了,赵构是迫于“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形势,临危受命,才坐上了皇帝宝座。

因此,他的皇位实质上是捡来的,缺少合法性,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他极有可能一辈子都与皇位无缘。

所以他的心里一直有个疙瘩,既希望反攻金国,恢复河山,掌握更大的领土和权力,又非常害怕消灭金国,迎回正儿八经的皇帝或继承人以后,会动摇他的统治地位。

其次,和其他任何一个皇帝一样,赵构害怕那些在外带兵打仗的将军,包括宗泽、岳飞、韩世忠等等。

他害怕他们手握重兵、拥兵自重,害怕他们功高震主、尾大不掉,也害怕他们见利忘义、反戈一击。

同时,在皇位不正、山河破碎、兵连祸结的情况下,赵构就如同惊弓之鸟,他害怕一切,不敢相信任何人,你宗泽再能干,你岳飞再忠义,你韩世忠再善战,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他能看到的只有奏章、战报,他无法分辨,只好选择相信那些满脸堆笑、阿谀奉承的身边人,比如秦桧。

有了这三个“害怕”,岳飞的仗就打不顺畅,“直捣黄龙、还我河山”的愿望就无法实现。

秦桧的自私

自私的特点就是只考虑自己,完全不考虑别人。

他是文官也是权臣,打仗是武官的事,与他无关,但权力的“蛋糕”只有那么大,按照此消彼长的道理,岳飞等人军力越强盛、战功越显赫,他的地位就会越低、权力就会越小,所以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他必定会极力阻挠、大进谗言。

同时,他又是从金国逃回来的,据说与金国达成了某种默契,金国帮助他登上相位,他为金国充当宋国的内奸。

他是汉族人,是南宋人,为什么要帮助敌国谋害自己的国家呢?

这就是自私,极度的自私,帮助金国灭了南宋,他依然能够享受荣华富贵、高官厚禄,“管我自己就好了,哪顾得了什么国家、民族!”

加之,岳飞等将领不是他的嫡系,也不是他的门生,甚至还是他政治斗争的强硬对手,秦桧这个自私的家伙肯定只会关照自己人,哪里能容得下他们呢?不把他们整死才怪。

岳飞的倔强

有能力的人往往脾气也很倔强。

岳飞就是太刚正、太倔强了,他身在官场这个政治漩涡,并不是没有应对政治斗争的手段,只是不愿意低下他那颗尊贵的头颅。

他的一生因为倔强得罪过很多人。

赵构即位为宋高宗后,心胆俱裂,计划避战南迁,岳飞不顾自己低级军官的身份,上书数千言劝谏力阻,结果引得赵构大怒,将其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

后来,岳飞重新入伍,因军功升为统制,隶属于王彦部下。王彦驻军卫州新乡县的石门山,顾虑金军集结,因此谨慎出战。岳飞身为下属,竟然直斥其胆怯,并率领部下擅自出战,结果引来金军大举围困,险些导致部队全军覆没。之后,王彦心生嫌隙,再也不愿与岳飞合作。

岳飞归属张俊部下后,收复建康,张俊要把岳飞派往饶州,扼守江南东路、江南西路两路。岳飞认为建康战略位置重要,便越过张俊,直接觐见宋高宗陈说利害,结果高宗同意了岳飞的建议,还赐他金带、马鞍等物,引起了张俊的强烈不满。

公元1137年,高宗原本要对岳飞的部队进行扩充,因受到张浚和秦桧的阻挠,最后又改变了主意。岳飞因此气愤难当,上了一道乞罢军职的札子,不经请示,就擅自离开岗位,回乡守墓。宋高宗派人反复劝说,岳飞才答应受诏朝见,还军视事,可以说狠狠地伤到了高宗的面子。

之后,南宋与金国第一次和议达成,朝廷大赦天下,加封岳飞开府仪同三司,岳飞不仅上书表明自己坚决抗金的立场,还连续三次拒绝奉诏,最后,赵构特下“温诏”,岳飞才勉强受之,自此赵构愤恨在心。

可见,岳飞当小官时,就敢于直言上书,犯颜直谏;作为下属,敢于顶撞上司,不服从命令;成为高级将领,又敢于质疑君上,拒不奉诏。

只要是他认为对的事情,他就必须坚持到底,不管是皇帝也好,上司也罢,任何人都不能让他委曲求全。

就因为这份倔强、这份刚正,他在军事斗争中胜出了,但是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了,关键时候他被安上莫须有的罪名,皇帝要杀他、秦桧要杀他、金国要杀他,他如何不死?

兴国大业,中道崩殂,千古奇冤,归于倔强,悲哉!

有人会说,如果没有赵构、没有秦桧,岳飞必定能够大破“楼兰”,直捣黄龙,恢复河山,复兴中华!

也许正应了那句话——一个南宋人是条龙,三个南宋人就是只虫!

这都是因为人性。

0 阅读:1

冷玉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