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年轻时候最崇拜的人就是薛仁贵。
他长大后,进京应试武举,路过薛仁贵老家绛州龙门,白天便去进行了祭拜,错过了渡船,只好在当地留宿。
夜间,郭子仪梦见薛仁贵请他吃饭,他胃口大开,一口气吃掉九只面牛、两只面虎,醒来后便拥有了九牛二虎之力。
后来,郭子仪在应试中,凭借高超的枪法和用不完的力气,艺压群雄,震慑全场,最终以“异等”成绩通过考试,当上了左卫长上,从此开启了建功立业之路。
民间传说郭子仪是白虎星转世,白虎星在唐代一共转世过三次,第一次是冷面寒枪俏罗成,第二次是白袍将军薛仁贵,第三次才是郭子仪。
此三人同为唐代名将,都是英勇无敌、骁勇善战、功勋卓著,但相比较之下,我认为郭子仪比另外两人更胜一筹。
首先讲罗成,他这个人非常傲慢,心狠手辣,不太讲兄弟情义,曾经杀死了与他有八拜之交的单雄信,深受世人诟病。
其次是薛仁贵,为人残暴,治军不严,经常纵兵掳掠、坑杀降卒、赶尽杀绝,被评价为人品有瑕疵。
而郭子仪却是一个趋于完美的人物,他有几大特点是罗成和薛仁贵都望尘莫及的。
一、政治敏锐性强
罗成和薛仁贵虽然能征善战,但顶多算是勇将,连军事家都算不上。
可郭子仪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还是一位睿智的政治家。
他特别善于从政治高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在军事上,他顾全国家大局,放眼战争全局,与各路兵马积极协同、搞好配合,从来不虚与委蛇、争功夺利或者隔岸观火,为唐朝平定内乱、抵御外侮、稳定政局立下汗马功劳;
在朝堂上,面对残酷的政治斗争和官场倾轧,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深谙明哲保身、低调做人之道,从不居功自傲、自高自大,虽然功高盖世、手握重兵,但历经七朝,尊享荣宠,始终屹立不倒;
在外交上,他善于团结少数民族势力。765年9月,仆固怀恩反叛,诱导吐蕃、回纥聚集三十万大军进犯,大唐江山危如累卵。当局被迫起用已退隐多年的老将郭子仪,郭子仪在己方形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不着甲胄、不持利刃、不带亲兵,孤身一人到回纥军营晓以利害,最终凭个人魅力说服回纥军队反戈一击,助唐朝平叛,化解了危机。
二、为人忠厚,值得信任
相比于罗成的孤傲、薛仁贵的残暴,郭子仪更加是一位忠厚长者,他的人品不管对谁、无论在哪里,那都是“没得说”!
对皇帝,他忠诚勤勉,无论自己资历有多老、权力有多大、功劳有多高,都能够摆正自身位置,牢牢守住本分,从无僭越之心,也绝不敢发不逊之辞,因此深受肃宗、代宗、德宗三代皇帝的重用,一直恩德不减。
对同僚,他宅心仁厚。唐代另一位名将李光弼,原本是他的竞争对手,两人素有嫌隙,后来他做了李光弼的上司,李光弼以为他会公报私仇、落井下石,可没想到他却全力支持配合李光弼的军事行动,并悉心照顾李光弼的家人,免除其后顾之忧,最后两人尽释前嫌,携手平定“安史之乱”,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段传奇佳话。
对政敌,他赤诚相待。郭子仪率军抵御吐蕃时,宦官鱼朝恩为排除异己,独揽大权,挖了郭子仪的祖坟,意欲逼郭子仪反叛,可郭子仪不仅没有反叛,也没有愤恨于他,而是哭着说:“我长期带兵,不能约束士兵毁人坟墓,这是上天对我的惩罚,与他人无尤。”后来,鱼朝恩以邀请赴宴为名谋杀郭子仪,郭子仪虽然事先收到消息,但还是只带了少数仆从前往,并告诉鱼朝恩不相信他有害人之心,最终感动了鱼朝恩,也成功化解了两人的恩怨。
三是教子有方,忠义传家
有些人自己很成功,但孩子却教育得不好,比如“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生前九合诸侯,大兴霸业,死后诸子争位,他的尸体在宫里放臭了,都无人安葬;号称“千古一帝”的康熙,九个儿子为了皇位继承人问题,明争暗斗,相互倾轧,到最后废的废、死的死,甚至还有人被贬为猪狗。
可郭子仪不仅功勋卓著,一生荣宠,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他教育子女也很有一套。
他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在他们还小的时候,就教他们处理政事和进行社会实践,通过言传身教和不断熏陶,拓宽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将来参与政事打下良好基础。
他特别重视培塑孩子的思想品格,曾经他妻子奶妈之子触犯军法,被都虞候处死,他的几个儿子一起前来哭诉,控告都虞候蛮横跋扈,郭子仪对他们进行严肃批评,并趁机教授他们做人做官之道,要求他们绝不能因私废公、徇情枉法。
他还非常善于处理家庭矛盾,教育子女亲和仁爱,有一次他当驸马的儿子打了当公主的媳妇,公主向当皇帝的老子哭诉,郭子仪把肇事的儿子囚禁起来,亲自向皇帝请罪,最后不仅将矛盾问题消弭于无形,还让膝下儿女更加亲爱和谐,公主也没有那么骄横了。
他也尤其重视教育孩子勤俭持家,临终前,留下遗书让他的长子郭曜把朝廷赐予的名马珍宝全部归还朝廷,郭曜照办后,朝廷为示对郭家的荣宠,又将这些珍宝全部赏赐给郭曜。郭曜无奈,收到珍宝后。又全部分给弟弟妹妹,自己不留一件。
据《新唐书》记载,郭子仪“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说明他教育子女真的是非常成功的。
这就是郭子仪,一个近乎完美的传奇人物,他说他最敬佩薛仁贵,可我觉得薛仁贵不如他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