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临死前嘱咐儿子:这人太厉害,你镇不住,还是杀了吧

让我依赖你 2024-07-01 10:23:40

引言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生命逐渐走到尽头。在翠微宫的病榻上,他为大唐的未来和儿子李治的统治深感忧虑。李世民精心为李治选定了辅政大臣,包括李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希望他们能辅佐李治,确保大唐的稳定。然而,李世民内心深知,这其中有一位大臣——李勣,才智过人,但与李治之间并无深厚的情谊,可能难以驾驭。

李治的继位与顾命大臣

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后,年轻的李治即位,成为唐高宗。李世民临终前,为确保大唐的稳固,他选择了三位辅政大臣:李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舅,关系亲密,而褚遂良则是忠诚的老臣。然而,李世民最担心的是李勣,这个在内政和军事上都极其优秀的将领。

李勣,原名徐世勣,曾是隋末农民起义军的重要领导人,后来归顺唐朝,成为唐太宗的重要干将。他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在北方对抗突厥和在国内平定叛乱中都有出色表现,这也使他成为李世民临终嘱托的其中一位大臣。然而,李世民深知,李勣的才干和影响力过大,如果不加以提防,可能会成为李治统治路上的一大挑战。

李勣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

李勣出身于山东的一户富豪家庭,但他的传奇人生并非一帆风顺。隋末天下大乱,他毅然投身义军,在乱世中崭露头角。李勣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的才能,善于指挥和战略,还在政治上拥有卓越的智慧和手段。

在隋朝末期的战乱中,李勣先是投靠了窦建德,后又归顺唐朝。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唐朝对突厥和其他反叛势力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逐渐成为唐朝的重要将领。他的谋略和忠诚,让他赢得了李世民的信任,并在唐朝建立和巩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世民的临终嘱咐

李世民临终前的嘱咐,震惊了后世。他对李勣说:“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这句话不仅是对李勣能力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李治的一次严峻考验。李世民希望通过这句话,让李治明白,作为一个君主,必须具备果断的决策力和对大局的掌控能力。

李世民知道,李勣的才干和影响力,可能会让李治难以驾驭,但他更希望李治通过这个考验,证明自己的统治能力,并学习到如何用人和治国的智慧。这句话同时也对李勣是一种警告,提醒他在新皇帝面前要谨言慎行,不能有丝毫的越轨行为。

李勣的应对与李治的信任

李世民去世后,李勣深知自己面临的处境。他以智慧和忠诚,巧妙应对李世民留下的“考验”。李治即位后,李勣并没有表现出急于求成或企图篡权的意向,反而以谦虚谨慎的态度,赢得了李治的信任。

李勣被任命为洛州刺史,负责管理重要的地方事务,在这一职位上,他通过谨慎的治理和对地方民生的关注,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和忠诚。同时,他也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参与执掌朝廷机要事务,这表明了李治对他的高度信任。

在李治想让武则天当皇后的问题上,李勣的处理更是展示了他的政治智慧。当李治征询大臣们的意见时,李勣既没有明确反对也没积极支持,而是用了巧妙的措辞,让李治在心理上得到了支持,同时保全了自己的立场。这表现出他深思熟虑,懂得在复杂的宫廷政治中,如何保全自己和赢得皇帝的信任。

李勣晚年的荣耀与影响

李勣的一生,是忠诚、智慧和能力汇聚的象征。他在李治时期,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在军事上为大唐开疆扩土,在政治上也确保了朝廷的稳固运转。洛阳是当时的东都,地位极其重要,而李勣在担任洛州刺史期间,表现出了出色的行政才能和对地方治理的高度责任感。

669年,76岁的李勣寿终正寝。李治对他的去世感到深深的悲痛,亲自为他送葬,显示了对他的极高恩宠。与李勣相比,其他两位托孤大臣褚遂良、长孙无忌的晚年则显得凄凉,褚遂良被流放,长孙无忌被逼自杀。这种对比,凸显了李勣在忠诚与智慧间取得的成功平衡,也让他的晚年充满荣耀与尊崇。

结语

李勣的一生,是忠诚、智慧和能力的象征。他与李世民、李治之间的历史故事,不仅是权力斗争的写照,更是忠诚与信任的佳话。在李世民去世后,李勣以深远的智慧和绝对的忠诚,最终赢得了李治的信任和重用,确保了大唐的稳固与发展。

通过李勣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动荡时代中,凭借智慧和忠诚立足的杰出人物。他的生平,不仅展示了个人能力的卓越,也深刻诠释了忠诚和智慧在权力游戏中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了解过去,更是为了从中汲取智慧,明白在权力的舞台上,忠诚和智慧同样重要。

李勣的故事提醒我们,历史上那些真正成功的领导者,他们不仅具备高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忠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找到一条既能保全自己又能服务国家的道路。无论是在政界还是在任何其他领域,这些智慧和经验,对我们今天都有着深远的启示。

39 阅读:23227
评论列表
  • 2024-08-15 08:12

    典型的断章取义。原话是,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意思是我罢免他,你上位在提拔起来用,如果他不乐意就杀了,你这只取最后半句要杀的话。而且这是对太子说的话,告诉他怎么用李绩。

    十五 回复:
    [点赞]呵呵[点赞][点赞]
  • 2024-07-28 12:29

    李世民本就是老糊涂,明知要杀,就自己早动手。如武则天,别人早已提醒你,她会屠宰你子孙,但就是看不破,起码将死前,为了不给自己戴"绿帽″,也应该杀掉。

    88888888 回复:
    历史是改变不了的这就是天意。
    。。。。 回复:
    李世民玄武门亏的是私德。有些人搞笑的不是说玄武门之变是瑕疵,而是搞不明白私德和皇帝的区别。再讲透点,家国天下分不清。历史皇朝三代帝王都是私德有亏的。这个没必要多说。李世民本来就是一代明君。他的倒影就是杨广,一代暴君!
  • 2024-07-21 17:19

    唐太宗还是小看自己的这个儿子了,李治可不是什么平庸的帝王,论在位期间的文治武功,李治的成就那也是敢向李世民看一看的[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9-29 21:20

    李跑跑成名将了??

  • 2024-08-06 16:44

    有才能不一定谋反,如诸葛亮。曹操杀周不疑则有点滥杀无辜。是否谋反与道德有关。

  • 2024-09-17 21:56

    帝王也不是一个好东西,有才的大臣下反也可能会被杀!若遇昏君还是杀了的好!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 2024-08-13 13:49

    周亚夫的悲剧也在于此:景帝寿短。而且担心幼主刘彻驾驭不了,所以景帝干脆先送周亚夫上路。

让我依赖你

简介:分享生活,分享自己的生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