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农村随处可见,农民却对它恨之入骨,如今为何成了保护动物?

那是两面包夹知识 2024-04-07 03:54:13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相信很多人都对麻雀不陌生,它们每天栖息在窗外的电线上,叽叽喳喳成一小群出现,一点都不怕人,飞翔能力格外灵活,只有等人们或车辆十分靠近了,他们才会一哄而散。

这样一种随处可见的动物,其实是国家保护动物,随意捕杀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野生动物保护·】——»

在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最开始,这种动物在我国并不受人待见,农民们都十分讨厌他,甚至一度遭到了人人喊打喊杀的待遇。

上个世纪中期,正值建国初期,万象更新百业待兴,经济迫切的需要等待复苏,农业是国家最为关心的民生难题,许多人上顿饱下顿饥,饭都吃不饱。

而喜欢偷吃粮食的麻雀,就变成了农民们最为痛恨的小偷,根据数据显示,每只麻雀一天就要吃掉一斤多的粮食,这对于当时人都吃不饱的年代,是一笔巨大的损失,人们辛苦种植的庄稼,喂食家禽的饲料,没有麻雀不吃的食物。

因此,麻雀在一段时间里,被人们与蚊子、老鼠、苍蝇一并被列入了四害当中,人们认为这种鸟类会造成粮食产量的锐减,一致断定应当鼓动全国宣传杀死麻雀,便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和大规模的捕杀。

这让麻雀的数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骤减,而往后虫灾再次到来的时候,大家才发现麻雀还能够吃掉虫子,是一部分昆虫的天敌,并不是只会偷吃粮食,产量小也不是他们的原因,六十年代时候,专家们为这种动物平反,麻雀得以脱下了四害的帽子。

八十年代上下,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人们不再缺吃缺穿,开始有了进食野味的爱好,而随处可见的麻雀又成为了一项新的选择,出现在了人们的餐桌上。麻雀虽小,但肉质紧实、营养也不错,又因为方便获取,每年都要被消耗掉数百万只。

这种缺乏管制的大肆消耗,也进一步加速了麻雀的减少,哪怕这种小生物的繁殖能力十分旺盛,对于生存环境没有什么要求,杂食找到什么吃什么,适应能力极强。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重视到了麻雀数量的大幅度衰减,考虑到它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与经济效益,这种有益处的鸟类便被归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在,它们降级变成了国家三有,也仍旧依法受到国家的保护。

麻雀体型小巧,轻巧的身体方便他们钻到各个角落觅食,外表羽翼花纹独具特色,这种褐色交织的图案方便他们隐匿在树枝中,保护自己不被其他大型的鸟类捕杀。

这种动物生性喜爱成群结队,除去在繁衍的时间需要脱离大部队,其他更多的时间,麻雀们喜欢组成一个小群体,抱团行动寻找食物,植物和昆虫都在它们的食谱里,发达丰满的羽翼让它们能够随时调整自己的飞行状态,急转或爆发起飞都很拿手。

麻雀之所以被大家所熟知,是因为这种动物大多生活在人类的生存环境里,借助着城镇村庄寻找所需的食物,一般不太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出现。虽然繁衍能力较强,但它们的寿命比较短暂,没有居所和食物,零度的气温也会将他们击垮。

一种生物的保护或猎杀,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都有不同的选择,目前,许多动物都被保护,不允许随意滥杀,需要严格遵守禁猎期的规定,而捕杀麻雀超过二十只,需要被立案追究责任。前年,有人就用自己制作的弹弓等工具捕杀了24只麻雀,被拘役了四个月。

«——【·野生动物保护·】——»

明令禁止下,依然有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或兑换利益,偷偷进行猎杀活动。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见了自称是人工养殖出售麻雀的商家,一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因为麻雀现在是很难被大规模养殖的。

幼鸟需要精细的照料,小小的身体食量却很大,需要营养十分丰富的食物,还要易于消化,全身只有一层绒毛披盖,还要担心容易受凉生病而亡,想要驯化的话,只能从刚孵化就人工饲养,条件颇为苛刻。

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迁移规模扩大,直接破坏到了生态环境,让很多野生动物失去了原有的家园,暴露在天敌视野下无法躲避、缺少食物让他们的数量逐渐锐减。

比如很多在乡下随处可见的鸟类,缺少生存条件而不得不搬迁进入城市,但许多危险就潜伏在身边。城市里随处可见的钢铁森林,使用的玻璃鸟类无法清晰分辨,有可能会高速撞上去导致死亡。

除了这些人造的建筑充满隐患,人们的好奇心理也会惊吓到野生鸟类,大家想要将它们带回家圈养的善意反而会吓到它们,还有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会故意抓捕这些动物,拿去卖钱。

不过,近些年来,对于野生动物的宣传越来越频繁,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保护,公众提升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开始有意识地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并积极主动的抵制违法偷猎的行为并积极举报。

有关部门规划出禁猎区,并且约定在一定时期内禁止捕猎,大力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平衡,在大量的野外数据的支持下,为这些动物们依照它们的生活习性,提供适宜它们生存繁衍的适当的帮助,在特殊情况下也会为它们提供食物,人为干预维持生态平衡。

对于那些意外受伤的野生动物的救助,也有着专门的条款规定,针对那些伤势过重的,要实行分离单独救护,将它们从群落中带出,进行调理后再放归自然,还会为他们佩戴上追踪标志,方便医护人员对它们的健康状况及时跟进。

这些行为都对挽救野生动物的物种珍稀性起到了不可以替代的作用,在人类近代大肆发展工业的几百年间,滥开滥采不加保护给自然界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许多原本存在的物种都消失不见了,比如渡渡鸟,也有很多动物濒临灭绝,而这些问题仍需要我们来一一解决。

0 阅读:0
那是两面包夹知识

那是两面包夹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