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研
你好呀,欢迎你来,在这里我们一起聊读书育儿,聊爱与成长。教育,慢慢来,比较快。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世间的大道理和是非对错,还有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所有这些,不用家长说,孩子们其实都知道,但他们为什么就是不做,或迟迟行动不起来?
比方说,每个孩子都知道读书学习是他自己的事,也都知道运动能够带给他一大堆好处,更知道沉迷游戏不是一件好事,不仅伤脑伤神还伤身等等。
他们都知道,可他们依旧是看电视、玩游戏、不愿去学习,依旧是没有任何的改变。哪怕父母为此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也是徒劳无功。
每当这时,身为父母的我们便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无助感,继而会觉得失望,甚至是觉得孩子没救了,想要放弃。
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孩子知道所有,也清楚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可就是无法让自己行动起来呢?
后来,在持续不断地读书学习、听课和反思中我找到了答案。
这就如同曾经在网络上火得不能再火的那句“知道了许多的大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话一样,孩子对所有道理的知道也仅仅只停留在文字表面的“知道”而已,从没有真正的体验与体悟到道理背后的含义。
换句话说,就是孩子对事物的认识不到位,认知不全面。
为什么会说是认知问题呢?
猎豹CEO傅盛曾说,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
吴建平在所著《认知》一书中也反复提及一个人认知能力的发展才是个体成长的最底层能力。
认知的深度,决定了成长的高度。
认知一旦提升了,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价值和思维方式立马就会得到提高,随之而来的行动则是一种“水到渠成”似的自然作为。
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认知同样也有三层。将“认知”二字拆开,我们可以得到认识和知道。
第一层为“认识”,即最表层的认识文字,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第二层为“知道”,知道文字所表达的表面意思,即看见什么还是什么。
第三层为“体悟”,通过切身体验,痛苦自省,体悟到了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当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达到了“体悟”这一层后,他的行动就会由内向外自然生发,并且持久不衰,而他的改变也会是最深刻和彻底的。
我一个很切身的体验就是对“知道了那么多教养之法,却依旧教育不好孩子”的理解和体悟。
为什么知道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却用不起来?
这是因为当时的我只是认识和知道而已,并不是真的知道了,我对方法的认知度还停留在了浅层次上。
但是,当我对教养之法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看到一个方法的使用既可以无限变化,也是有许多局限性的,更明白所有教养之法的根源都在于父母自身的认知、思维、行为、情绪和信念时,我便体悟到了“知道那么多教养之法,却依旧教育不好孩子”背后的真正含义。
真正的含义是要影响或者说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把自己教育好,这种教育不是表面的改变,而是给自己重新建立起新的认知、思维、行为、情绪和信念,也就是重塑一个新的自己。
如此方能去除掉原有的各种不好的自动人生模式,从而更有意识地生活在当下的每个时刻,觉醒般地活着,觉悟般地去教养孩子。
在深刻理解了这一点后,我发现以前的拖延、焦虑、害怕,行动不起来,根本都不是问题。
相反,内心里渐渐升腾起了一股动力满满的笃定感。这种笃定感会指引着我向前走。
基于我自己的成长经验和认知升级,我便将此方法用到了自家孩子的身上。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我家孩子在学习上经常会出现畏难心理,这种心理又顺带出现在了生活中。
昨天下午,孩子让我带他去游泳,我由于身体不适,就提议说让他喊舅妈带他去。
一开始他去找舅妈了,但他却没有说自己的想法,又跑回来跟我说,他不敢。我再一次鼓励他去说,让他先去问问,问了再说其它的。
他又只好跑去问,谁知这一问就直接去了,连招呼都没回来打一个。
快天黑时回来了,我问他“难吗”?孩子笑了笑回答说“不难”。
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其实,真要彻底扭转孩子的这个畏难心理是需要大量小事和时间的累积的。
因为在由不良认知和思维向良好的认知、思维和行为的转换与重塑过程中,孩子是会反复的。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父母有意识地去重塑自己,自然就能重塑孩子。
归根结底,孩子能否拥有强大的行动力,提升认知能力是关键。认知能力一旦提升了,孩子心中的笃定感也就有了,他自然就能行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