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目前读过的、以“概论”为名的书籍中,最厚重的一本,厚重到我随手拿起一本语言学概论或文学概论,就能体会到手上书本流露出“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柔弱感。从路易斯·贾内梯的《认识电影》开始,到《香港电影史记》、《闪回:电影简史》、《电影语言的语法》等书籍,似乎我买的电影类的书籍没一本薄的,通常都是在二手书市场称斤卖也绝不会亏本的那种厚重。这本700来页的书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功用,就是消解那种认为电影创作很容易、动不动就叫嚣“我上我也行”的错觉——事实上,你还不行。
从结构上看,如果说《认识电影》是围绕电影制作核心要素组织架构、以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分野作为线索,《香港电影史记》是刻意仿纪传体通史的写法辅以表书资料安排行文,《闪回:电影简史》是以时间为主干、国别为分枝、人物为繁花、影片为果实的一棵树,那么《电影概论》的结构体例并没有上述三本书的特色,而是采用一种常见的概论类书籍框架,分为媒介特质、创作流程、生产机制、历史脉络、国族特色、批评框架等六个部分46章,各部分的关联性并不强,不会出现某部分没有读导致后续阅读无法进行的情况,可以先选择所需或侧重的部分阅读。尤其对读过第一版的读者而言,新增的“国族特色”这部分,不乏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可以先行着重阅读;而对懵懂入门的电影爱好者来说,前两部分无疑是能让人从感性感知逐步进入理性分析的重要途径。
从内容上讲,作为一本适应面宽泛的入门读物,它要“为不同程度的电影爱好者提供一个纲要式的认知轮廓”,故此本书的涵盖面相当之广,其六个部分涉及到电影从技术原理到审美批评的各个方面。
从第一部分开始,把电影作品可以拆解为各种媒介元素来分析其原理;第二部分,电影工作者通过什么的工作把一些元素组合起来进行创作;第三部分,电影最终意义的完成与流通过程,这里彰显出了社会属性与商品属性;第四与第五部分,简单的历史回顾与国族特色分析,一个以时间为轴,一个以国族为线,辅以代表性的导演和作品;第六部分,告诉我们如何从文艺理论以及审美批评的层面来审视电影作品,把观影感想提升到更高的评价层面上。此外,每章背后的思考题和参考资料也值得一读,但不足之处在于,索引做得不够,如果能有年代、作品、导演、配图或名词解释之类的索引,显然更方便查询资料。
从风格上说,因为本书是由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兼且由于内容庞杂,各部分、章节的要求和特点不一样,尤其涉及到主观评价的部分,有所争议或者行文风格不统一非常正常,读起来难免有不连贯之感,喜欢的固然觉得酣畅淋漓,不喜欢的觉得如鲠在喉(就像我读赵林的《西方文化概论》,一直觉得蛮严肃的,但是唯有讲述哥特式建筑的时候,那一段文字相当之风骚)。
比如第四部分第18章《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19章《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基本写法结构差不多(背景-代表作-影响),等到了20章《英国电影新浪潮》就风格突变;又或者第六部分第39章《爱森斯坦的蒙太奇学说》与第40章《巴赞的电影美学》相比,明显后者过多的引文以及灾难性的文章条理使得阅读体验并不是很愉悦;第43章的《电影符号学》与电影相关联的实例指导比例减小不少,更多的笔墨与结构主义相关,这在一定程度可能削弱了读者的兴趣——因为对不同背景的读者来讲,讲索绪尔的理论,他们的理解程度和感兴趣程度完全是不一样的。
既然名为概论,那“博而不精”几乎是所有概论类书籍的特点。像第五部分讲国族特色,非洲电影、拉丁美洲电影的资料相当难得;但中日韩三国的电影其实讲得比较浮光掠影,这可能是为了维持一种结构的平衡性;
又如,媒介特质讲光与色彩,简单提了几种布光风格,但我们如果挑个《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来看看摄影(还不是电影)的布光,简直称得上千变万化……但“博而不精”算不上什么缺点,因为概论类书籍本身写作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专精。就像讲电影史,讲国族特色,都有着各自的专项书籍以供深入研究了解,概论类书籍提供的更多是种纲要式的路径。
如果说本书第一部分让观影者可以更理性地拆解电影中的媒介元素,那么最后一部分则让影评者开始系统思考评论构成。以往我们随性地挥洒吐槽几句个人感想和观点,究竟是从作者论,类型论还是符号学、精神分析学出发的,当然更多地可能是一种直觉感受辅以零星背景知识的杂糅式评价。所以严肃的影评是很不容易的。
若依我个人观点,看电影大体也是那么三种境界:观影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影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拆解开来,最终还是要组合起来;系统批评,最终还是要整体感受;读《电影概论》,最终还是要更好地看电影;作为“烂片狂魔小王子”,还是应该在吐槽的路上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