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勉街牌坊,武汉保留下来唯一一座古代文庙棂星门

兵兵说旅游 2024-10-18 08:28:51

作为一座有着3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城市,江城武汉无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然而想要在这座城市中探寻刻写历史故事的古建筑却并不容易,即便名气最大的黄鹤楼和晴川阁也只是几十年前重建的建筑,保留下来的真正古建筑真不多。

共勉街牌坊

共勉街牌坊

武汉的古建筑可以用“四塔二桥一城门一牌坊”来形容,其中“四塔”指无影塔、洪山宝塔、黄鹤楼的胜像宝塔和石榴花塔,“二桥”指武昌北洋桥和汉口保寿桥,“一城门”指武昌古城的中和门,即现在的起义门,“一牌坊”指共勉街牌坊。共勉街牌坊也是武汉市区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座古代文庙建筑棂星门,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清末汉阳文庙棂星门老照片

在武汉汉阳区的拦江路北侧、阳新路东侧曾经有一条共勉街,取“共同勉励”之意,如今已经被一片居民区所占据。就在居民区的中间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因为位于曾经的共勉街上而又被称为共勉街牌坊。这座现在看来毫不起眼的牌坊在几百年前却是汉阳当地最高学府——汉阳县学即汉阳县文庙的棂星门,是古代科举学子走进文庙时必经的通道。共勉街牌坊还是武汉三镇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座古代文庙建筑。

清乾隆年间《汉阳县志》中的学宫图

清乾隆年间《汉阳县志》中的县城图,图中红线框内为县文庙

据明清时期的《汉阳府志》和《汉阳县志》记载,汉阳县学位于汉阳城南纪门内,明代永乐初年由当时的教谕赵弼创建。明正统八年时(1443年)汉阳县学和并入汉阳府学,直到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因为当地县绅萧良有向官府申请,当地官府才复建了县学。然而二十多年后的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汉阳县学因为一场大水被毁,沦为一片废墟,

共勉街牌坊

共勉街牌坊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舒体震来到汉阳任知府,再次重建县学,棂星门也是那时修建的,不过当时并没有石柱。直到三年后的万历四十年(1612年)汉阳知府马御丙才增建了县学棂星门石柱,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共勉街牌坊。

共勉街牌坊

共勉街牌坊

根据清乾隆年间《汉阳县志》中所附的县学宫图来看,当时的学宫即文庙包括照墙、石牌坊、仪门、大成殿、明伦堂、启圣宫、尊经阁等建筑,石牌坊就是现在的共勉街牌坊。和现在的共勉街牌坊相比,清乾隆年间《汉阳县志》学宫图中的石牌坊几乎一模一样。

共勉街牌坊

共勉街牌坊

共勉街牌坊

共勉街牌坊为六柱五门式建筑,高约6米,中间的门宽约3.6米,两侧的两座门分别宽约2.3米和1.6米。牌坊所用的材质为花岗岩石料,结构则是传统的仿木结构。

牌坊旁边立有两块关于共勉街牌坊介绍的石碑。根据碑文介绍,共勉街牌坊也叫“贡院坊”,是明清时期通往汉阳贡院的通道,建于清朝中叶。石牌坊最西侧石柱上的一块椭圆形牌子上的文字则显示这座石牌坊建于1750年,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根据史料记载,不论是牌坊旁边的两座石碑还是牌坊石柱上的椭圆形牌子对共勉街牌坊的介绍似乎都不准确。

共勉街牌坊

共勉街牌坊介绍

共勉街牌坊介绍

共勉街牌坊介绍

更可笑的是两块石碑上对共勉街牌坊都介绍为“四柱三门”建筑,连小学生都能看得出这明明是一座六柱五门式建筑。

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xiaoyao游天下

0 阅读:0

兵兵说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