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了,还不会自己穿袜子?
其实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成长的基石,能帮助建立自我效能感,促进精细动作发展,培养责任意识。
3-6岁自理能力的提升,是孩子入学过渡的重要实践载体,一定要引起重视。
今天教你三招,让宝宝变身自理小达人!

3岁宝宝的精细动作,就像刚发芽的小苗!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这个阶段正是从‘前运算’向‘具体运算’的过渡关键期。
我们可以把具体任务,比如穿袜子拆解成三步:
①翻面大赛,把袜子翻过来;
②脚趾钻山洞,套住脚尖;
③后跟坐电梯,拉上后跟。
边说边做:你看,袜子山洞等着脚趾探险队呢!

用乐高搭建一个超市收银台!
让娃当收银员,把彩笔当扫码枪:“滴滴,绘本5块钱,水杯3块。”
心理学家班杜拉说过,这种假装游戏能激活镜像神经元,宝宝在模拟中,就能把收纳整理变成条件反射啦!
下次收玩具时不妨说:“乐高警察局发来警报,所有积木市民,请立刻回家!”

心理学研究发现,4岁的宝宝对‘荣誉’特别敏感!
可以给他做一个成长树贴纸墙:自己穿袜子得小能手贴纸,自己收拾玩具拿整理大师勋章。
攒满5个贴纸就能换神秘宝箱。
心理学上管这叫‘代币制强化’能帮助孩子强化正向行为,养成好习惯。

当宝宝自己扣上第一颗纽扣时,那种‘我能行’的闪光眼神,才是最好的成长礼物。
你家宝宝的自理能力如何呢?
我是@蓁蓁心理抚养,欢迎关注,了解更多家庭教育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