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前,中国引进2架C130运输机,为何没有仿制?结局如何?

老九侃车 2025-04-15 14:51:49

20世纪50年代,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军开发了新一代中型多用途运输机,即著名的“C130大力神”。

C130运输机全球总产量超23000架,美军服役半个多世纪,为其主力运输机之一,并出口至日韩等国,因其卓越机动性和通用性而广受欢迎。

上世纪80年代中美友好时期,我国购入了2架美国C130运输机的民用版L-100型,供中国民航使用,主要负责将活鳗鱼运往日本。

然而,抵达中国的两架C130运输机命运波折,运营十余年后售予南非,随后南非再将其转售给美国。

有个问题需探讨:我国曾订购的C-130运输机本为民用,却未直接仿制为军用。这是否因仿制技术难度过高?

上世纪80年代,我国航空发动机与航电设备相对落后,且仿制技术尚未满足需求。

需注意,中国当时引进的是C-130民用运输机,与军用版在航电、机械结构上差异大,以民用版逆向仿制军用版在当时既不可行也无意义。

接着,存在研发资金匮乏的问题。研制如C-130这类中型运输机,需巨额军费支持,绝非轻易可实现的项目。

国产运-8运输机,基于苏联安12(对标C130)技术仿制,当时已具C-130类似的运输侦查能力,因此无仿制C-130之必要。

即便处于友好时期,美国也不愿提供军用C-130运输机的详细信息。友好关系结束后,中国购买军用版C-130运输机的机会也随之消失。

因此,运8成为替代无法获得的C-130军用运输机的选择。

运-8是四发涡轮螺旋桨中程运输机,可执行空投、空降任务,并能运输武器辎重及战斗武装人员。

20世纪80年代后,运-8运输机陆续服役于部队,性能优于原型安-12,但与美军C-130相比,仍存在多项技术不足。

运-8与C-130运输机同属一级别,区别在于C-130尺寸更大,且其发动机具备最佳的燃烧效率。

对于当时贫困的中国,海外购军事武器资金不足,因此升级国内武器装备成为更经济的选择。

对中国军工而言,当时应升级运-8运输机,而非投入巨资研发同定位多用途新机,此举纯属资源浪费。

至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防预算充裕,且已全面掌握C130技术,故未对C-130运输机进行仿制,亦无此必要。

运9作为运8的升级版,载重与航程均超C130,综合能力相近。基于运9平台,我国还研发了预警500及高新系列电子战飞机。

因此,未仿制C130运输机对我们而言是好事。

0 阅读:68
老九侃车

老九侃车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