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人生进行到某一个地步的时候,忽然之间内心就会涌现出一种乏力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是当下经历的某件事突然产生的,而是在漫长的人生中无形的累积,终于到某一刻形成质变,在那一刻忽然爆发,释放了一直以来内心那不可言说的东西
它开始传递某种清晰的痛感,对有些人来说,这种痛感的表现是深深的无力,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过去几年我经常抱怨,抱怨自己这辈子时运不济,本来十拿九稳的事情,最后硬是弄得满盘皆输。我觉得是上天亏欠了我一点东西使得最后总是失败,如果运气但凡能好一点点,结局也许都不一样
想起学生时代,上学的时候每一个学期其实都是一个轮回,学期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新的知识新的体系,刚开始学的时候都很简单。
但是随着课程不断深入,从某一堂课开始好像就渐渐听不懂了,就是从那个时候,水平就开始落下,一步慢步步慢,最后考试的时候几乎能有半片卷子都是空白的。
然后期中考试的时候每一次都反思,想着下半学期一定要重整旗鼓,后来是有过一段认真学习的日子,偶尔还能拿一个什么进步之星的奖状。可之前落下的地方,毕竟落下了,期末考试的时候终究还是丢了很多分,最后考个中不溜的成绩
日子就这样不停的过一年又一年,初中高中之后,因为从前每一年都比别人欠缺,虽然听的是跟别人一样的课,做的是跟别人一样的作业,考的是跟别人一样的试。最后的结果就是不停的退步,不停的向下迈台阶,很难想象那些常年考第1名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素质
学生时代很快就结束了,高考是对过去12年一个最后的总结,至今仍旧记得高考第1天深夜的时候我的那个心态,那就是一种无力感
因为不管我再怎么觉得遗憾,我都没有时间了,明天就是最后的检阅,任凭我这时候斗志再强,也没有时间给我去做什么改变,多希望过去十几年还能再来,哪怕不能再来,让我从高中的时候开始,也许还能有机会改变。
但闭上眼睁开眼还是酒店那个发白的天花板,我已经在这里了,明天要发生的事,我说了不算
这是我第1次感受到无力感,后来上社会之后,很多年无数次体会过这种无力感。就是做一件事,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起跑线都是一样的,但不知怎的,从某个时刻开始就跟不上了,自那以后人与人之间开始拉开差距,最后有的人变得很好,而我还在原地踏步
记得有一次有一个朋友跟我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你以为你和别人参与了同一个流程,做了同样的事情,付出差不多的努力,最后就能得到别人那样的结果吗?
并不是,你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经历了无数次课堂,无数次考试,无数次检查和复习,但其中没有一次你尽了全力。什么是尽全力?不是你那个时候觉得自己尽力了就叫尽力,要是这张卷子有100分,你怎么着也得拿到90分,别因为你觉得自己的能力只能考到70,你就觉得满意
这张卷子考70,明年那张卷子你想考多少?高考那张卷子你又想考多少?教育是按分数筛选人,不是按你尽力没尽力筛选人。
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过往的很多事情,我参与了,但仅仅只是走个过场,不仅如此,我还以为别人也只是走个过场。却没想到这个所谓的过程里,竟然就有着人生进步的奥义。那就是你参与了多少流程并不重要,每一个流程你都把那个事情做到极致,这才重要
人生尤其是赚钱这件事,它就不在乎你是做还是没做,它在乎的是你做没做到极致,只有做到极致的那个人才有资格拔得头筹。
你费尽心思参与着这个流程,花了你那么多的时间,难道为了就是走到头这么简单吗?就算是走到头了,决定你能拿多少结果的又是什么?
谁都会按部就班的走到头,但为什么还有高下之分?因为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筛选。而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我们都没有做到极致,结果又怎么会好?
人生走各种各样的流程花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我们也知道我们走这个流程是为了那个结果。于是苦苦的想把他熬到头,却忽略了这个熬,也是有特定的姿势的。是义无反顾的尽全力的去熬,是一定要为了达成某个结果去熬。
要不然就是陪跑的,就是给别人做衬托的,就是拿自己的失败给别人的成功当反面教材的。你也和他们那样花费了这么宝贵的时间,最后却只有这样的地步。
这就是无力感,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看着像模像样的活到了今天,但手上什么东西也没有,也不知道到底做错什么了,别人做的事我也做了,甚至有些地方比别人做的还更多呢,甚至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然后呢,误以为是时运不济,是命格不行。如果不用这种玄学的东西去解释,那我真的解释不了啊
其实答案就在那个过程,你每一分每一秒努力的姿态里面了。以前我觉得这每一分每一秒没有人规定什么,没有人管控什么,做与不做,没有人说你什么。
于是这每一分每一秒好像没什么意义,只有结果和关键的节点才有意义。现在我知道了,就是这每一分每一秒的糊弄,的自欺欺人,最后才一步一步变成了现在这样
这个人生是被一连串的糊弄给活到今天的。因果,因果太重,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一直跟大家说,做事不要问现在能拿到多少钱,重要的是有没有把这个事情本身做到最好,哪怕他工资再少,你没把这件事做成极致,我都可以说这份工资你是不配拿的,哪怕他再少
别人对我们的不公平,我们很容易就能注意到,很容易察觉,但并不代表那就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仍旧是我们自己,自己脚踏不在实地上,却抱怨这地上没有自己要的,所以不脚踏实地给自己找理由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人年轻的时候哪有什么死局可言,你那么年轻,你还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用,你的身体你的精神状态那么好,哪怕你过往走了很多过场,但只要在赚钱这件事上,你没糊弄自己给足自己的时间,结果一定不会差的
年轻的时候你身上有力气,你觉得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这种自信是对的。但你不可能总靠自己的一时精力去弥补生活的空缺,去勉强维持生活。
你没有积累,没有存款,没有人脉资源,等到哪天你不再年轻了,没有那么多精力了,以前咬咬牙能办得到事,现在有心也无力。
人的智慧随着年华老去不断的增长,但人的精力却不断的衰落,从0~1这一步,只有你年轻的时候才有能量去干,后来的你的智慧是为了操盘和调配手中资源所用的,而不是用来在那个争取资源的阶段苦哈哈的做什么努力用的
从某天开始,你很清楚自己是什么回事,很清楚做事需要付出什么,但遗憾就是自己再也没有办法去做。
比无知无觉更难受的是后知后觉,那个错位的感受让人心生绝望。回想过去,其实生活中不是没有出现过那种机会,但当时的自己觉得那不是非做不可,不是非要不可。
结果后来发现,在这一生中,那竟然是自己唯一的机会,如果赶上了,也许之后还能多往前迈几步。可毕竟没有赶上,再去讨论之后的那些事又有什么意义?
无力感不是突然产生的,在因果累积到一定层次之前感受不到,无力的现状和无力的感觉不会同时出现在你生命里。就是因为它错位了,才那么让人痛心
当下也许已经很艰难了,但我敢说10年之后一定会比现在更难,做出改变当下永远是最好的时候,不要等到无力感已经充斥着身心的时候再去谈什么改变
这就像你掉进了3米5的深坑,你只有1米8那么高,你拼尽全力也只能摸到三米那么高的地方。这剩下的半米是拼尽全力也弥补不了的差距。
这半米换在你人生任何的时候都不算问题,可它偏偏就出现在你这个时候,你才能正眼去看它
它是什么?它就是最后的那一根稻草,它重不重?要看它以什么状态压在你身上。
敬畏因果,早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