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说说“三月茵陈四月蒿

章毓荆 2024-04-02 03:15:26

茵陈,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蒿经冬不死,故亦称茵陈蒿。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了当柴烧。”三月采摘的茵陈味略苦,但药效极佳,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功能。将采摘的茵陈洗净晒干泡茶喝,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也可以食用,只是味略苦。到了四月份,茵陈慢慢长大就成了白蒿,这是食用的最佳时期。

“三月茵陈四月蒿”的来历

有年初春,华佗收治了一位“瘟黄病”的女患者,尽心调治了月余,也不见好,反而有愈演愈重之势。没想到一年之后,华佗又碰见了她,见她的病全好了。华佗就奇怪了:“没吃药,这病怎么就能好了呢?难道你吃过一些什么特殊的东西吗?”女患者说:“也没有吃什么,这几年闹灾荒,连饭都吃不饱,我们就是上山采野蒿当饭吃”。

从此以后,华佗每遇到生"瘟黄病"的人,就告诉他们去采野蒿吃。可有的人吃了就见好,有的人吃了好几个月病情也不见回转。于是华佗走访了很多的群众,包括那位女患者,才发现原来野生的蒿类有两种,一种是翠绿发青的,叫青蒿;一种是暗绿发灰的,叫灰蒿。"瘟黄病"病人要吃了这种颜色发灰的灰蒿才有效。又经过一两年的观察与实践,包括患者反馈回来的情况,华佗发现,这种灰蒿必须在清明前后二三月天气、万物生发三寸长短时采摘才有效,而一过三月进入初夏,万物发叶生枝,力量分散,就没有药效了。此外,那种翠绿发青的青蒿,有清退虚热,截疟凉血的作用。于是,华佗就给这种能治"瘟黄病"的灰蒿另外起了一个名字——“茵陈”,以区别于那种清退虚热,截疟凉血的“青蒿”。华佗编了一句顺口溜:“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了当柴烧”,以方便老百姓牢记相传。

茵陈小档案

来源: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za Waldst.et Kit.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的习称“花茵陈。”

功效:性微寒,味苦、辛。清利湿热,利胆退黄[1]。

临床应用: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性肝炎。

现代药理作用:利胆、保肝、抗病原微生物、利尿、解热、抗炎、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镇痛。

既然“三月茵陈四月蒿”,为何还有“花茵陈”一说?

既然绵茵陈这么好,采收期过了“当柴烧”,那为什么现行《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规定的茵陈来源有绵茵陈和花茵陈之分?还要秋天采收的花茵陈入药呢?况且,市售茵陈几乎全为“绵茵陈”“花茵陈”都是有名无市,茵陈老蒿根本买不到。

①药用茵陈古今的差别

目前现用茵陈是早春二、三月采收幼苗,而《名医别录》是“五月及立秋采,阴干。”《吴普本草》是“十一月采。”显然古人用的是老茎叶。茵陈古今老幼之变大概发生在明代,明早期陈嘉谟《本草蒙筌》(1565年)“马先蒿”条项下有“谚云∶三月茵陈四月蒿,人每诵之。”明末李中立《本草原始》(1612年)中,茵陈就变成了“三月采收”。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1647年)就大论茵陈春三月发陈,能因陈致新。赵燏黄《祁州药志》(1936年)中茵陈就分茵陈蒿(绵茵陈全草)和黄蒿两种,基源同为Artemisia capillarisThunb.,前者春夏采收;后者秋冬采收,带花果,其芳香气味“较春夏采收者,尤为峻烈也”。日本仍然使用结了花实的茵陈老蒿,遵循古法。

②《中国药典》对“茵陈”的规定

1963年版《药典》是茵陈干燥幼苗(去残根);1977年版《药典》是滨蒿和茵陈蒿的干燥幼苗(去残根);1990版《药典》“茵陈”开始变成了滨蒿和茵陈蒿的干燥幼苗和秋季带花实的老蒿(都是地上部分),老蒿称为“茵陈蒿”;2010年版《药典》只作了一点小变动,将“茵陈蒿”改称“花茵陈”。 2015年版《药典》与2010版一致,未作改动。现行《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规定:

茵陈,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za Waldst.et Kit.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

也就是说,如今药典的正品茵陈是嫩苗、老蒿都包括。这应该是遵循汉唐以来历史传统,或者也因注意到《日本药局方》对茵陈规定的差异。

总结——绵茵陈、花茵陈的区别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2]彭成.中药药理学[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赵前思,女,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药工作。

0 阅读:0

章毓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