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人心!八路军以步兵打飞机,奇袭阳明堡取得辉煌胜利

徐霞客大后人 2024-12-31 15:07:24

阳明堡飞机场,位于忻州代县阳明堡镇堡内村西南约2000米处,在华夏大地的广袤版图上,忻州代县的阳明堡飞机场宛如一颗闪耀着独特光芒的星辰,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记忆,成为中华民族抗战历程中一座不朽的丰碑,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与价值。

一、历史背景

回溯往昔,1935年,阎锡山为巩固统治、加强军事力量,在山西省代县阳明堡西南3公里、滹沱河北畔1公里处修建该机场,占地400多亩 。 1937年9月,日军在侵占代县后迅速占领阳明堡飞机场,并将其扩建成进犯山西的重要军事基地。机场内最多时停放27架飞机,白天对忻口等地狂轰滥炸,对忻口战役中的中国军队造成巨大威胁 。

二、战役经过

1937年10月八路军129师769团发现阳明堡机场的守备兵力比较薄弱,团长陈锡联果断决定奇袭阳明堡。他们怀着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和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却又迅速敏捷地向着目标进发。10月19日晚,担任主攻的3营潜入机场后,与敌哨兵遭遇,10连、11连当机立断,同时对敌发起攻击,勇士们与日军展开了激烈而殊死的搏斗。他们没有丝毫的畏惧与退缩,凭借着顽强的意志、英勇的战斗精神和灵活的战术,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经过长达 1 小时的浴血奋战,八路军将士们以无畏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创造了震惊中外的辉煌战绩——歼灭日军 100 余人,成功击毁击伤飞机 24 架,遗憾的是赵崇德营长在掩护部队撤退时壮烈牺牲。

三、历史意义

这次战役将日军在阳明堡的空中力量予以重创,极大地削弱了日军的作战能力和嚣张气焰,有力地支援了忻口战役的正面战场,创造了震惊中外的以步兵打飞机的辉煌战例。 为中国军队在困境中赢得了宝贵的转机与希望,也为全国军民的抗日士气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人不屈不挠、英勇抗战的钢铁意志和坚定决心。

四、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如今的阳明堡飞机场虽已不复当年的战火硝烟,但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却愈发厚重深远。它已成为重要的历史纪念地和红色旅游景点,吸引着无数中华儿女怀着崇敬之心前来瞻仰缅怀。那片曾经被战火洗礼的土地,如今静静矗立的纪念碑,仿佛在默默诉说着那段英勇悲壮的故事,向后人传递着先辈们的爱国情怀、牺牲精神和民族气节。每一块砖石、每一寸土地,都铭刻着历史的印记,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纽带,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让那在历史天空中闪耀的不朽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成为指引我们前行的精神灯塔。

五、烈士赵崇德简介

赵崇德(1914―1937.10.29),原名开奎,又名宗德, 河南商城人。1930年参加红军,被编入红4军10师28团当战士,随军转战大别山区数十县,因作战勇敢,立下战功,不久被调任12师特务队班长。1931年10月,参加著名的黄安战役。随后,又参加商潢战役、苏家埠战役,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赵崇德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多次立功,由排长、指导员升为营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赵崇德担任八路军第129师769团3营营长,第129师师部命令第769团袭击敌人阳明堡机场,769团决定把袭击飞机场的重任交给第3营,1937年10月29日晚,赵崇德率领第3营西渡滹沱河,直扑阳明堡日军飞机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击毁停机坪敌机二十四架。赵崇德在掩护部队撤退时,壮烈牺牲。

2014年,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赵崇德名列其中。

0 阅读:0
徐霞客大后人

徐霞客大后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