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临终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42年后,让朱镕基仍泪流满面

之昂阁 2025-02-13 17:30:40

200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和夫人劳安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时,不禁潸然泪下。

令这位朱镕基如此动容的,是周恩来纪念馆的最后一个单元“十里长街送总理”。

在这一单元的展览墙上,赫然写着周总理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

时隔周总理去世24年,两代总理“为人民服务”的一颗赤子之心,在那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今天小昂就带大家一起了解周总理临终前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给【之昂阁】点点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精彩,又不会错过最新内容。

身患癌症,依旧奋斗在工作一线

1972年5月12日,担任总理23载的周恩来,已是74岁的高龄。

就在这一天,保健医生对周总理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发现了尿液红细胞数目增多的现象,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所有医护人员的心头。

6日后,医护人员的不祥预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经过吴阶平等多名泌尿科专家的诊断,他们确诊周总理很有可能患上了“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周总理的病情,在当时得到了严格的保密。最先得知周总理病情的,是毛主席。

在拿到医生的确诊单后,同样身体抱恙的毛主席难过不已。他知道,自己和曾经这位昔日里的老战友,恐怕都时日无多了。

考虑到周总理孱弱的身体,和邓颖超的心情,毛主席特别叮嘱晚年最信任的警卫员汪东兴:“一定要加强对周总理的营养护理工作,同时不要把消息先告诉邓大姐。”

尽管周总理后来已从疼痛难忍的排尿中感知到了自己的病情,但他依然活跃在工作的一线,为共和国发挥着最后的余热。

1973年10月,周总理接纳了国际法学家厉声教的建议,在联合国上坚持中国使用“12海里”宽度的领海主张,这为中国在9年后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至今日,中国在南海诸岛,钓鱼岛的领土主权,都可以追溯到1973年周总理的规划。

周总理为共和国外交事业做出的贡献,由此可见一斑。

可与中国蒸蒸日上的外交事业产生鲜明对比的,是周总理日渐孱弱的身体。

1974年初3月上旬,周总理的尿血量高达100多毫升,他每次排尿时甚至都出现了大量淤积的血块,这让他痛苦万分。

这位共和国在“内政”和“外交”领域的铁人,最终在1974年6月彻底倒下了。

为根治周总理的病情,医疗专家团队们决定为周总理进行膀胱切除手术。

但是,依然有不少医护人员担心:年过古稀的周总理,真的能从手术台上挺过来吗?

晚年五次手术,依旧写信让主席放心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1974年6月1日,周总理的膀胱切除手术进行得意外顺利。

从手术台上挺过难关的总理,向参加手术的医疗团队人员握手表示谢意。

然而,仅仅过去2个月之后,周总理就又一次出现了严重的尿血。经过医生确认,周总理身上的癌细胞已发生转移。

经过深思熟虑后,中央决定批准对周总理进行膀胱镜检查,并进行第二次大手术。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二次手术的周总理,生活已基本实现自理。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周总理身上的病已被彻底根治时,1974年12月,周总理又被确诊患有结肠癌。

这时候的医疗团队才发现,周总理身上的癌细胞转移,比想象中要严重得多。

医生在1974年12月劝说周总理,让他放一放手上的工作,好为新一轮的手术做准备。

然而,彼时的周总理正忙于我国的第四届人大报告。这让周总理错过了一次绝佳的治疗机会。

直到1975年3月,周总理才愿意放下手头的工作,配合医生进行第三次大手术。

这次手术,医生在切除了周总理大肠内一颗核桃大的肿瘤后,周总理的身体状况已是极度虚弱。

1975年7月,周总理和身边的秘书、医生等工作人员合影留念,表示纪念。

或许是自知时日无多,周总理对工作人员说道:“这或许是和同志们的最后一次合影了,你们不要在我的脸上打光。”

听闻周总理说出这样一番话的工作人员,无一不扑簌簌地落下眼泪。

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周总理依然强打精神,向世人展现他身为大国总理最有风度的一面。

1975年10月,历经数次大手术折磨的周总理,已陷入经常昏迷不醒的状态,平日里的进食只能靠鼻饲。

一个月后,汪东兴等人召开会议,开始准备周总理的身后事。虽然大家都深知,这是党的工作需要,但依然有人心存一线希望,希望那一天晚些日子到来。

离世之后,被各国人民怀念

1976年1月1日的周总理,时睡时醒。病床上的他,依然不忘听取毛主席的诗词。

据工作人员回忆,周总理生前听毛主席的最后两首诗词,一首是1965年毛主席所作的《重返井冈山》,另一首则是批评苏联修正主义的《念奴娇·鸟儿问答》。

1976年1月5日,周总理进行了他一生的最后一次大手术。这次手术,是结肠造瘘术,为的是解决周总理无法排便的问题。

然而,医生所做的最后一次努力,依旧未能挽回周总理的生命——1976年1月8日晚,周总理已是气息奄奄。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周总理强撑着最后一丝力气,用微弱的声音对医生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

在说完这番话后,一颗伟大的心脏,在这一天的9时57分,彻底停止了跳动。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周总理依然心系着中国人民。

据周总理身边的医护工作人员回忆,前去亲眼目睹周总理遗容,送他最后一程的叶剑英元帅,已经是哭红了眼睛,拉着邓颖超的手久久不放。

担任周总理助手多年的李先念、陈永贵等人,更是难过不已,哭得走不动路。

1976年1月15日,周总理的悼念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出殡当日,百万首都民众伫立在北京长安街的两侧,亲眼目睹这位历史伟人的离去,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十里长街送总理”。

时至今日,人们依旧缅怀着为人民服务一生的周总理,他为共和国所作出的革命贡献,注定将永垂不朽,万古长青!

本期文章就到这里了,欢迎各位朋友在留言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喜欢本期文章的朋友也可以给【之昂阁】点点关注,感谢您的阅读,咱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政知圈:2018-01-13:朱镕基夫妇当初在周恩来纪念馆留下眼泪 馆长回应

人民网:2018-12-10:不为人知 周恩来晚年五次大手术

0 阅读:12
之昂阁

之昂阁

持之以恒,斗志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