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9月24日,号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在结束与邓小平的会面后,精神恍惚地在人民大会堂门口的台阶前连摔几跤,感慨道:“邓小平是一个打不倒的矮个子!”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以强势著称的英国首相做出这番感慨?
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在1982年究竟谈了些什么?
今天小昂就带大家一起了解香港回归背后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给【之昂阁】点点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精彩,又不会错过最新内容。
撒切尔访华,最初不打算归还香港
1982年,撒切尔夫人之所以远道而来到访中国,为的就是和邓小平谈判香港的归属问题。
根据1898年英国同清政府签署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租界将在1997年正式“满期”。
然而,最初强占香港的英国,并不打算将这片土地如期归还。
在1982年6月取得马岛战争的胜利后,气势正旺的“铁娘子”撒切尔扬言:根据《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会永远属于英国。
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我国秉持着“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原则,废除了国外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其中也包括英国同中国签署的三个不平等条约。
我国当时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收复香港,是毛主席的决定。
在冷战背景下,我国对港澳有意的保留,是为我国同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交流,保留一扇“居中”的门窗。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中美、中英的建交,邓小平意识到:阔别中国百年之久的香港,该到了回归的时候。
为此,邓小平甚至说道:“中国如果在一百年内,无法解决香港问题,就有人会说中国是晚清政府,中国的领导人是李鸿章!”
但邓小平也意识到,面对盛气凌人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中英两国围绕香港主权问题的谈判,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邓小平的一句“中国不怕打仗”,吓倒撒切尔在会见邓小平后,撒切尔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英国并不认为同中国签署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完全失效,英国根据条约依旧占有对香港的主权。
面对撒切尔的挑衅,邓小平毫不客气地回应道:
“主权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不容商量的问题,中国要在一两年的时间内,得到对香港问题的明确答复。”
见邓小平的态度十分坚决,撒切尔随即威胁称:香港今天之所以繁荣,是因为在英国的治理下,如果贸然过渡,将会对香港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面对撒切尔的威胁,邓小平早已想好了对策:那就是以“一国两制”的方略,来实现香港的回归。
邓小平承诺,中国将会暂时不改变香港的社会现行制度,保持香港对国际的开放。
在谈判的结尾,邓小平强调:如果英国不打算让香港回归,那么中国人打仗,是不怕死的。
听闻邓小平此言的撒切尔夫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此时她才意识到:面对邓小平时,自己不是被国内民众崇拜的铁娘子,中国也绝对不是任由摆布的阿根廷。
在与邓小平会面结束之后,失态的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的门口连摔几跤,狼狈离场。
1983年6月,英国保守党再次在竞选中大获全胜,连任成功的撒切尔夫人对民众承诺,将会妥善解决中英香港谈判。
见来“硬”的不行,撒切尔夫人又准备用“软招”,这一年英国政府向中国提议:香港回归,应考虑香港的感受,未来谈判应采取中英港三方会谈的模式。
但在外交场中老练的邓小平,很快察觉到了英国背后的“小九九”,撒切尔夫人此举,无非是想要将中国的香港内政问题,转变为复杂的国际问题。
邓小平用一个贴切的比喻,驳斥了英国的谈判要求:香港的回归,只能是中英两国的“两脚凳”,而不能是中英港的“三脚凳”,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不是有外交主权的谈判方。
英国混淆视听的“三方会谈”,在邓小平强势的坚持下,也最终宣告破产。
否决主权换治权,铁娘子最终妥协见“三方会谈”计谋不成的英国,又在1983年的会谈中,提出了“主权换治权”的要求。
根据英国提出的这个方案,英国将承认中国名义上对香港享有的主权,以此换取英国对香港的治理。
见英国仍不愿放弃对香港的统治,1983年9月,邓小平通过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让他转告撒切尔夫人:希望英国能尽早改变主权换治权的想法,否则中国将会单方面宣布对香港问题处理的结果。
经过数次激烈的谈判交锋,英国几乎毫无“见缝插针”的余地。无奈之下,撒切尔夫人只好在1983年的第五、第六轮的谈判中,做出明确的让步:英国将不会再寻求对香港实行任何形式的管治,也不会寻求对香港的共治。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英国承诺:将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归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5年5月27日,《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为确保香港的稳定与和平,中英两国还将《联合声明》交由联合国保管。
1997年7月1日,时隔近百年之后,香港终于重返中国的怀抱,历经风雨的华夏大地,最终洗去了自己身上近代的历史屈辱。
但遗憾的是,为香港回归做出巨大努力的历史伟人邓小平,却在这一年的2月19日病逝,享年93岁。
邓小平去世后,每当撒切尔夫人回忆起她与邓小平在1982年的那场交锋时,总不禁感慨道:“邓小平是一个难缠的外交谈判家,也是一个打不倒的矮个子!”
时至今日,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摔倒的那一幕,依旧被英国的各大网站保留。
1997年失去香港殖民地,也标志着英国“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彻底结束。每当英国人谈到,为什么他们会在20世纪失去香港时,总有人会说:“因为那一年的铁娘子,碰到了比自己还坚硬的人。”
参考资料:
广州日报:2015-09-28:邓小平香港问题谈判“吓倒”撒切尔 称打仗不怕死
人民网:2013-04-09:中英谈判剑拔弩张:撒切尔夫人盛气凌人激怒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