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中国开始加关税报复,招招往特朗普总统的肺管子上面戳

谈数码过千里 2025-02-06 16:09:08
前沿导读

据媒体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的报道表示,在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后不久,中国公布了一系列针对美国的报复措施,引发了人们对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更广泛的贸易战的担忧。

中国财政部表示,从 2 月 10 日开始,将对从美国进口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征收 15% 的额外关税,并对美国原油、农业机械和某些汽车征收 10% 的额外关税。

在公开的声明中,中国再次重申,美国征收 10% 的额外关税“严重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是在破坏正常的双边经济贸易活动“。

关税的影响

中国此次对美国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政策,具有很强的精准性。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公告,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这些商品大多是美国的优势产业产品,加征关税将直接影响美国相关产业的出口竞争力。

例如,中国是美国煤炭的重要出口市场之一,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的煤炭约占美国对外煤炭出口总量的12.8%。加征关税后,美国煤炭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将显著提高,其市场份额可能会被其他国家的煤炭所取代。

在关税上面进行竞争的方案由来已久,2017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到375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美国政府认为,贸易逆差是美国经济问题的表现之一,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减少贸易逆差。然而,贸易逆差是由两国经济结构、产业分工和国际竞争力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单纯通过加征关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在中国制造业日益强盛的时期,美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钢铁、铝等产业,面临着来自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压力。

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美国政府采取了加征关税的措施。

例如,2018年3月,美国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涉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经济体。此外,美国还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加征关税,试图遏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如对华为、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企业的产品进行限制。

美国试图通过加征关税,迫使中国接受其提出的贸易规则,从而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占据主导权。例如,美国在《美加墨自贸协定》中设置“毒丸条款”,限制与“非市场经济”国家签署协定,这一条款被认为是对中国的针对性措施。

自从2018年美国增加关税之后,标志着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正式开始。此后,双方互加关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2019年5月,美国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提高到25%,中国随即宣布对6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

互相增加关税,这对于彼此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提升作用,甚至在美国早期的关税增加之后,中国对其进行了大量劝说告诫,但美国政府强制性的态度表示自己要一条路走到黑。

加征关税直接导致的就是进口商品价格上升,美国消费者不得不为日常消费品、服装、电子产品等支付更高价格,购买力受到削弱。据彼得森基金会研究,这轮关税可能导致美国GDP减少2000亿美元,并使2025年每个美国家庭的税负增加约830美元。

关税的提高,还增加了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尤其是依赖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企业。例如,美国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制造业企业,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零部件,加征关税后成本大幅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

而且许多美国企业较为依赖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加征关税导致供应链中断风险增加。企业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寻找其他供货渠道,增加了运营成本和不确定性。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21年1月曾发布一项研究,指出特朗普上个任期的贸易政策使美国损失了24.5万个工作岗位。加征关税会继续导致美国企业的成本上升、生产规模缩小,进而减少了群众的就业机会。

中国反制裁

美国的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等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对这些商品加征关税,可能导致相关产业的供应链中断或调整。

一些依赖美国进口零部件的中国企业可能会面临原材料短缺或成本上升的问题,需要寻找其他供应商或调整生产计划。同时,美国企业也可能受到冲击,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可能会下降,进而影响其全球产业链布局。

中国对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等商品加征关税,导致这些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例如,中国对美国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后,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年度均价将超过国内接收站出货价格,成本倒挂将十分严重,中国进口商可能会减少或停止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

与此同时,加征关税促使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一方面,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加快多元化市场布局,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

中国根据国内产业发展和供需情况变化,调整进口关税税率税目。2025年,中国降低了部分高端原材料的进口关税,如环烯烃聚合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有助于优化产业链供给,促进医疗器械、电子元件等领域的技术升级。

加征关税对中国经济在短期内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如GDP增速放缓、出口承压、制造业投资增速下降和就业压力增加等。但从长期来看,也将促使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进口结构,推动自主创新,提升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0 阅读:182
谈数码过千里

谈数码过千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