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部战区空军某团多架直升机挺进陌生高原,开展超低空搜索营救训练。为高海拔、超低空、低含氧量环境下组织战场搜救积累了大量数据,提高了部队低空机动、战场生存、精准搜索能力。那么,这支从事搜救训练的空军直升机部队究竟是一支什么部队?是起什么作用的?这支部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搜救直升机,空军必备众所周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用直升机,主要装备陆军航空兵部队,目前各大战区下辖的集团军和西藏、新疆两个军区,均设置陆航旅。但实际上除了陆军外,空军也编有相当数量的直升机,这些直升机一大部分属于空降兵军,另一部分则以团为单位,归属于各大战区空军,这些直升机团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空军战机被击伤击落、飞行员跳伞逃生或迫降逃生的时候,进入交战区域,在战场上搜索救援直升机飞行员。世界强国空军都装备有搜救直升机,如俄罗斯就以米-8AMTSh武装型运输机作为搜救直升机,在叙利亚战场上多次出击,承担搜救被击落战机飞行员的任务;而美军则装备大量MH/HH-60G"铺路鹰",该机是目前世界上最知名,使用最频繁,性能最好的搜救直升机之一。
中国空军搜救直升机中国空军发展救援直升机的历史很早,上世纪60年代初,根据空军的需要,我国在直-5直升机的基础上加装了简单的救生设备,改装成直-5救援直升机。2001年发生歼-8B与EP-3相撞事件是我军救援直升机发展的一个转折,事件之中我军飞行员王伟落海,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出动了海空救援力量进行搜索,但是仍旧未能发现王伟同志,并且在搜索过程之中,也痛感现代搜索救援力量的缺乏,为此这个事件之后,中央军委决定将搜索救援作为一项专项工程来抓,发展海陆空立体的搜索救援力量。我国在直-8的基础上改装了直-8S搜索救援直升机,它在直-8的基础上加装了舱门绞车系统、光电探测系统、高频定位仪,具备更好的搜索与救援能力,主要执行海上飞行员搜索与救援以及执行医疗救护任务。新世纪初,又在直-8S基础上发展了直-8JH舰载救援直升机。以上这些搜救直升机虽然兼顾空、海军搜救、救援任务,但是主要装备海军航空兵部队。世界各国空军的搜救直升机,多由通用运输直升机改进而来,空军为此将目光瞄向了中国装备的两种通用运输直升机,米-17和直-8。空军先是主要加装备高亮度探照灯、光电吊舱、舱门绞车等,具备昼夜全天候搜索与救援能力,利用引进的米-17型直升机改装了米-17搜索救援直升机;而后,又在研制直-8K搜索救援直升机,在研制之中空军要求直-8K具备3000米以上高原搜索救援能力,以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所以直-8K换装了PT6B-67A型涡轴发动机,同时对滑油散热系统进行改进,与直-8原型机相比,PT6B-67A的功率提高30%,直升机剩余功率大幅度增加,提高直升机在高原及山区执行救援的能力。可以说,目前中国空军装备的米-17搜救型和直-8K,都具备高原作业和搜救能力。在执行搜救任务时,它们往往与空军的直-10K等武装直升机编队飞行,由后者提供战场掩护,共同完成搜救任务。
结语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有组织、规模完整的空军搜救直升机团队,装备的两型主力搜救直升机,无论高原性能还是可靠性都符合要求。但从飞机性能和机动性来看,无论是米-17还是直-8K,与美军的MH/HH-60G还存在一定差距。首先,米-17和直-8K的飞行速度分别为275千米/小时和260千米/小时,HH-60G则为360千米/小时,飞得越快,意味着救援抵达时间更短,更能保证自身安全,其480千米的作战半径也超出直-8K一百千米左右;其次,HH-60G的航电系统非常先进,安装有高精度导航雷达、机载多普勒雷达、GPS、激光陀螺惯导、前视红外成像、移动地图显示器等,能在低空超低空长时间安全飞行,米-17和直-8K的航电系统与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低空、超低空作业能力特别是夜间飞行作业能力不如HH-60G。目前中国国产直-20通用直升机正在研制试飞,将来完全可以在其基础上开发出一款综合性能优异的新一代搜救直升机,替代直-8K等现役机型,进一步提升中国空军搜救直升机装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