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市场再度受宠,跟随马未都一起探寻无锡美味!

美食研习社 2025-03-17 17:18:17

清晨六点,无锡市开始从夜色中苏醒,稻香市场的摊贩们正在忙碌地准备着新一天的生意。

马未都,这位文化大咖,穿梭在市场里,与摊主们聊着家常,品尝着一碗碗热乎乎的小馄饨。

有人说稻香市场不过是个老菜场,真的有那么好吃吗?

今天,我们就跟着马未都的步伐,一起走进这个地方。

稻香市场的地理位置

稻香市场夹在水秀新村和稻香新村中间,是无锡的一个老菜场。

这儿虽然不是非常现代化,但摊位整齐干净,人气小店遍布其间。

很多无锡本地人,尤其是附近新村的居民,都是这里的老顾客。

这种熟客关系不是简单的口头卖卖东西,而是多年的信任和陪伴。

每一位摊主和买菜的人都有故事,菜市场成了无锡人生活中无法替代的一部分。

早市的清晨活力

清晨时分,市场里涌动的人群中,最常见的就是拄着拐杖的阿公阿婆们,他们早起赶来买菜。

无锡人有种特殊的习惯——必须要买早上的猪肉,因为最新鲜。“早上的猪肉最新鲜”,这是老一辈常说的话。

年纪大的阿婆们还能教你挑蔬菜,她们有着一套自己独特的信仰,认为“老清空早的蔬菜好挑”。

这时候,馄饨摊、包子铺也开始忙碌起来,蒸锅里冒出的热气直扑眼前。

早餐美食推荐

说到吃的,稻香市场是无锡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美食圣地。

无锡人对馄饨有着特殊的情感,一碗泡泡馄饨皮薄肉鲜,莹润的汤头让人只需闻一闻就心情大好。

一勺肉馅、一张薄皮,加上师傅飞快地捏合动作,小馄饨下锅煮熟,葱花香菜最后一撒,一碗热乎乎的小馄饨就端上桌了。

这时,旁边锅贴摊的香味也开始吸引食客的目光。

小董锅贴外皮金黄,咬上一口“嘎吱”脆响,里面鲜甜的肉汁让人停不下来。

无锡的早餐记忆不仅仅有馄饨和锅贴,还有各种样式的包子。

豆沙包、菜包,都是无锡人爱的早餐。

豆沙包的馅料是纯素豆沙,有颗粒感,一口咬下去能感受到慢慢充盈的甜蜜。

早晨在稻香市场,包子的蒸汽、油条的酥脆声、香浓的牛奶味飘散,构成了无锡的独特早市画面。

无人能拒绝这些简单却温暖的滋味。

无锡人的早晨记忆

当第一屉包子笼盖被“哗”地打开,热气腾腾包子香味弥漫开来,无锡人的早晨记忆一下子就被唤醒了。

无锡人喜欢叫包子为“馒头”,虽然来自外地的人可能会误解,但这种叫法早已深入人心。

素包馅料是传统的无锡做法,里面有面筋、豆腐干、黑木耳、青菜等,刚蒸好的菜包渗出黄澄澄的菜油,鲜美中带着一丝甜意。

每个无锡人都有要吃这些白胖可爱“馒头”的早晨记忆,它们就像家庭温暖的象征,填满了人们的胃和心。

生活的烟火气

在稻香市场里不仅能找到各式各样的早餐,还能买到中午和晚上所需的食材。

每天的早市,锅贴、豆沙包、咸豆浆、林氏酒酿等各种小吃让人目不暇接。

小时候常吃的蜂蜜小面包和蜜三刀也在某个角落等着与食客重逢。

一趟早市,满足的不只是味蕾,还有对旧时光的温柔怀念。

正如马未都所说,“有吃有喝、吃饱睡足,幸福生活莫过于此。”稻香市场的每一口美食都带着浓浓的烟火气,每一句吆喝都透着无锡人对生活的热爱。

市井间走街串巷不仅是为了吃得饱,更是为了过上温暖踏实的日子。

结尾:早晨在稻香市场,你不仅仅是买菜吃饭,更是融入生活的烟火气。

这些无锡市井间的小摊,是很多人幸福的来源。

它们让我们记得,无论生活多忙碌,内心里那份爱和温暖一直都在。

如果你有推荐的菜场美食,请在评论区分享吧,也许会有更多人发现属于他们的幸福滋味。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