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和通宝,老子对小子的“背刺”

玩钱币的小唐 2024-05-03 09:31:28

重和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北宋徽宗赵佶重和元年即公元1118年铸造,铸行时间不满3个月。面文“重和通宝”对读,有篆、隶两种书体,钱文篆书者少于隶书。

那么,为什么是重和通宝,是老子对小子的“背刺”呢?按理说背刺,也应该是徽宗最后一个年号宣和啊,其实不然。重和年间,钦宗他老子,我们的赵佶哥哥干的事,才是真的背刺啊。

重和通宝隶书

先说回重和通宝,重和通宝铸造精美,仅见一种版式,因铸造期限极短,加之南北宋交替时期,战乱频繁,故此钱量少难觅,是北宋钱的名誉品之一。

近年来陆续发现小型重和通宝,类似于私铸币。此币的特点是普遍尺寸较小,钱体轻薄,文字软弱,铜质较差。

重和通宝篆书

重和元年,宋金立下攻辽盟约。重和二年,宋江领导梁山泊起义爆发。

“重和”为北宋徽宗第六个年号,这个时期,正值北宋外患最严重的时期,昏庸无能的宋徽宗,一面对北方外族侵略者奴颜婢膝,一面对广大的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重”而不“和”。

又加之其行用时间极短,因战乱朝代更换等各种原因,存世极少,因此其经济价值亦很高。“重和通宝”钱在形制上独有特色;面上布置,除文字大小一致,上下左右互相对称外,连空白也成斜线对称。结构宽博,构思缜密;钱文笔画匀称,与轮廓浑然一体,规整精致。足见铸工精良,匠心独运。

就钱文而言,也有其独特的地方。首先,无论篆书还是隶书,都保其方正风格。且隶书于平直之中见圆润,篆书于圆润之中显平直。隶书隶“贝”开足,篆书圆“贝”开足,二部首把“八”两笔写成这种形式,突出地表明了方正和稳健。

其次,笔画流利多姿,韵致生动。比起“崇宁通宝”等“瘦金体”,更加显得俊逸潇洒。

宋徽宗自公元1101年登基至1125年退位,在位24年,共铸了“建国”、“圣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等年号钱。在这些年号钱中,“重和”年号使用最短,其珍罕显而易见。

其次,“重和”年号在北宋历史上不寻常的经历,也表明了“重和通宝”不寻常的价值。

据史载,宋徽宗“政和”(1111年——1117年)年间,政治操纵在蔡京、童贯等人手中。他们结党营私,荼毒生灵。徽宗在奸臣的唆使下,不仅对北方的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还在江南搜刮奇花异石,金银财富,用“花石纲”运往京城。由于宋王朝对劳动人民的搜刮无孔不入,在河北、山东形成了以宋江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队伍,声势浩大:“横行河朔,转掠十郡”,使北宋几万名官兵不敢接近。

眼看“政和”不和,徽宗于1118年11月改“政和”为“重和”。但是农民起义军对宋王朝政局的威胁却越来越大,“重和”实际上“重”而“不和”。

于是,徽宗不得不于1119年2月又改“重和”为“宣和”,以加紧对农民起义军进行镇压。

正是因为重和年间,徽宗毫无反省,使得之前的恶果更加积重难返,造成了后面的大宋,已经难以为继,即使改变了年号,也改变不了北宋走向灭亡的结果。由此可见,“重和”时间虽短,却为北宋王朝的灭亡埋下了“内患”的种子,为北宋的灭亡写上了凝重的一笔。

0 阅读:24

玩钱币的小唐

简介:为大家介绍中国钱币收藏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