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军售闹剧:台独幻想破灭与两岸统一大势所趋

近期,台海局势因一系列事件再度成为焦点。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活动,对岛内“台独”势力形成有力震慑。然而,就在此时,美国的一系列动作却引发诸多争议。
长期以来,台当局妄图通过购买先进武器来“壮胆”,寻求所谓“军事依靠”。此前,台当局与美国达成军购协议,斥巨资订购一批F - 16V战机及相关后勤服务,并且全额付款。台当局满心期待这些战机能提升所谓“防御能力”,还幻想美国会在军事上为其“撑腰”。但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数年时间过去,美方交付速度极慢,至今仅交付一架,大部分战机仍被美方扣在手中。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批准向菲律宾出售一批F - 16V战斗机及相关装备。这一军售案在岛内炸开了锅,引发绿媒对台当局订购战机去向的质疑,认为美方此举是对台当局的“背后一刀”。有分析指出,美菲此次军售背后有多重考量。一方面,菲律宾当局在南海问题上紧跟美国,试图借助美国力量在南海谋取私利,此次军购可视为其对美递交的“投名状”。另一方面,美国凭借先进的战机技术,对菲律宾开出高价,一架F - 16V加上后勤保障费用远超对台出售单价,狠狠宰了菲律宾一笔。而且,有迹象表明,美国卖给菲律宾的战机很可能是原本承诺给台军的生产机型。美国通过在生产排期或库存上做手脚,将部分战机转卖菲律宾,赚取巨额差价,既稳住了菲律宾这个在南海牵制中国的棋子,又继续在台海问题上拿捏台当局。
从军事层面看,美国自身也清楚在与解放军的潜在对抗中毫无胜算。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候选人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作证时坦言,美国国防工业面对大国对抗,不具备支撑“长期冲突”的产能与速度,美军尚未做好与中国进行长期对抗的准备。美专家也指出,即便台当局拿到全部订购的F - 16V战机,也无法改变两岸军事力量对比的悬殊。在大陆整体军事实力已迈上新台阶的情况下,一旦爆发冲突,美方介入都难以取胜,台军更不可能靠这些战机“防卫到底”。这些战机在冲突初期就很可能被解放军迅速摧毁,连起飞的机会都没有。

美国对台军售,本质上是一场政治与经济算计的闹剧。美国把军售当作拿捏台当局的手段,不断从台岛攫取经济利益。为了逼迫台当局在贸易条款、产业让渡等方面让步,美方以加快或保证战机交付为诱饵。而台当局一味迎合美国“抗中”策略,不断挑战大陆红线,加剧“法理台独”行径,正中美国下怀。美国借此维持军售需求,还能将未交付的军机转手他国,赚取高额利润。从台积电在美国设厂,到美国胁迫台湾购买农产品和军事装备,再到炒作“印太地区威胁论”,美国每一步都在榨取台岛的经济和技术价值。
特朗普执政时期,更是对台军费开支提出极端要求,只要能向亚太盟友、伙伴输出军火,换取政治和经济利益,美国政府就不遗余力推动。对菲律宾也是如此,尽管菲律宾经济基础和国防预算有限,但因其地理位置重要,美国为巩固在南海的军事影响力,不惜让菲律宾支付天价军购费用,导致菲方财政吃紧。

台海形势的主导权始终掌握在大陆手中。美国再怎么忽悠台当局购买武器,也无法改变“以武拒统”是死路一条的事实。台当局在军购道路上折腾,不仅无法逆转两岸综合实力差距和历史大势,还不断将民脂民膏输送给美国。美军自己都承认没准备好和中国打长期冲突,岛内某些人妄想靠外来武器实现“台独”分裂图谋,无疑是痴人说梦。
民进党当局作为非法割据政权,在“台独”道路上执迷不悟。其挑衅行为不断升级,按照目前的趋势,迟早会引发解放军的“武统行动”,相关责任人也将受到历史的审判。台当局若真想为台湾民众谋福祉,就应看清形势,早日回到两岸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上来,这才是对台湾民众真正负责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