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2次围台?解放军71机25舰齐出动,台少将:台军已被抓住要害

阿哲聊一聊 2025-04-04 21:04:15
解放军密集演训震慑“台独”,台军疲态尽显“武统”阴影渐近

近期,解放军在台湾岛周边海空域展开一系列高强度军事演训活动,引发各方高度关注。这一系列动作被外界视作对“台独”势力的有力震慑,同时也让台军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解放军密集演训,展现强大战力

解放军在短时间内连续开展大规模联合演训。多军种协同作战,涵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在台湾岛周边构建起严密的军事威慑网络。

演训内容丰富且具有针对性,包括海空战备警巡、夺取综合制权、对海对陆打击以及要域要道封控等关键科目。在东海和台湾海峡相关海域,还重点进行了查证识别、警告驱离、拦截扣押以及模拟远程火力实弹射击等演练,对台重要港口、能源设施等关键目标实施精准打击模拟,充分展示了解放军的作战能力和决心。

从兵力投入来看,规模庞大。大量军机、军舰参与行动,海警船也积极配合,在台海周边执行相关任务。山东号航空母舰现身台湾东南方海域,其战略位置的选择,彰显了解放军远洋部署能力的显著提升,进一步扩大了战略纵深,给“台独”势力带来巨大心理压力。

这一系列演训并非孤立行动,而是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前期演训侧重于常态化“围台”,体现解放军对台海的全天候、全方位动态管控;后续演训则更加具体,模拟“武统”初期作战模式,强化远程精准攻击、封锁要道以及拦截扣押等战术演练。这种由外而内、逐步压缩台湾战略纵深的做法,实战意味浓厚,为可能的大规模登岛作战做好充分准备。

在作战体系构建上,解放军实现立体化、多层次化。除了传统的海、空作战部署,火箭军和海警力量也深度参与。火箭军能够有效压制台军主要防空和海防点,海警则负责拦截扣押、管控海域航道,将军事与准军事行动有机结合,极大提升了演习的实战效果和威慑力。

台军疲于应对,内部问题凸显

面对解放军的密集演训,台军显得力不从心。台退役少将栗正杰指出,岛内民众对解放军演训已逐渐习惯,社会氛围看似平静,实则隐藏着危机。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状态,导致民众对解放军演训的警惕性降低,对台军的士气和募兵目标造成负面影响。

台军虽启动“立即备战操演”,但基层官兵面临巨大压力。解放军演训频繁,使得台军需全员待命,精神高度紧张。刚结束一次操演准备补休,新的演训又接踵而至,官兵休假计划被迫取消或顺延。反复折腾让基层官兵身心俱疲,人困马乏。

以“洗黄油”事件为例,台军许多步枪库存时涂有黄油防锈防腐,一旦需要动用,必须先进行清理。解放军军演让台军紧急动员大量后备军人临时清理库存步枪,引发基层官兵不满。

台军内部本就对民进党当局将台军当作“台独”炮灰的做法心存不满,如今高强度演训和无休止待命更是让矛盾激化。在志愿役人数不足、征兵困难的情况下,基层官兵疲于应付,而民进党当局为推进“以武拒统”,频繁出台紧急应变政策,反复折腾台军,导致年轻人对参军更加抵触。解放军持续施压,“台独”末日将至

解放军通过常态化演训,实现了多重目标。一方面,积累了近乎实战的训练经验,提升了对海空域综合作战、远程精准打击、信息化指挥体系的协同能力;另一方面,对台军施加长期且渐进的压力,使其无法轻易降低战备等级。

为防范解放军可能的斩首行动或大规模登陆,台军只能保持高度戒备。这种“不间断施压”战略,正逐渐消耗台军的战斗力和意志力。

从民进党当局角度看,“台独”之路已越走越窄。赖清德大肆破坏两岸关系,导致冲突升温,却无力安抚岛内军心、提振士气。岛内部分人追求所谓“维持现状”,而非赖清德的“以武拒统”,因为“以武拒统”意味着流血冲突,他们不敢承担这样的后果。

随着赖清德当局在两岸问题上愈发挑衅,大陆的军事反制行动也将不断升级。解放军的演训活动是对“台独”势力的严正警告,也是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捍卫。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台独”势力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武统”的曙光正逐渐照亮台湾海峡。

0 阅读:66
阿哲聊一聊

阿哲聊一聊

阿哲那些事可以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