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半仙走霉运

冰香观察文化 2025-02-09 18:52:47

在咱这十里八乡,有个叫王二麻子的,平日里游手好闲,没啥正经营生,却给自己起了个响当当的名号王半仙。每天一大早,他就晃悠到集市上,往那显眼的地方一蹲,扯着嗓子喊:“来来来,都来瞧一瞧看一看呐!我王半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载,不管是丢了东西,还是家中有啥疑难杂症,只要找我一算,保准儿给你解决得明明白白!” 一边说,还一边摇头晃脑,双手在空中比划着各种稀奇古怪的手势,唾沫星子乱飞。

周围的乡亲们呢,都抱着膀子,围在一旁瞧热闹。有人撇撇嘴,小声嘀咕:“哼,就他?还半仙呢,我看是半吊子还差不多,谁信他这一套啊!” 也有人跟着起哄:“就是就是,这王二麻子,又在这儿吹牛皮了,也不怕闪了舌头!” 可王半仙呢,就跟没听见似的,依旧说得眉飞色舞,那架势,仿佛他真就是天上的神仙下凡。

有一天,王半仙寻思着去邻村找个朋友唠唠嗑。路过一片草地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 “咩咩” 的羊叫声,紧接着,就看见几只山羊慌里慌张地从草丛里窜出来,一头扎进了一个隐蔽的山洞里。王半仙心里纳闷,不过也没太在意,就继续赶路了。

傍晚,他到了朋友家。一进门,就瞧见朋友在院子里急得直跺脚,嘴里不停地念叨:“这可咋整啊?我家那几只羊,好端端的咋就不见了呢?这要是找不回来,我这一年的指望可就泡汤了,可不得赔个底儿掉!” 王半仙一听,心里 “咯噔” 一下,突然想起了白天看到的那几只羊。他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故作神秘地清了清嗓子,说:“兄弟,莫要着急,你这事儿啊,包在我身上!” 说着,就装模作样地掐起了手指,嘴里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羊儿到底在哪里,快显灵!” 过了好一会儿,他猛地睁开眼睛,大声说道:“我算出来了,你家的羊就在村外那片草地的山洞里,你赶紧派人去瞅瞅!”

朋友半信半疑地看着他:“二哥,你这话…… 能信吗?” 王半仙拍着胸脯保证:“你还不信我?我王半仙什么时候说过瞎话?你要是不信,去了就知道了!” 朋友没办法,只好带着几个伙计,半信半疑地朝着村外的草地走去。到了山洞前,大伙仔细一瞧,嘿,还真就看到自家的羊在里面呢,正悠哉悠哉地啃着草。朋友又惊又喜,拉着王半仙的手说:“二哥,你可真是神了!我还以为你是说着玩的,没想到真在这儿!”

当天晚上,朋友就摆了一桌好酒好菜,好好地招待了王半仙一番。酒桌上,朋友对他的 “神算” 能力赞不绝口,逢人就说:“我这二哥啊,那可是真有本事,能掐会算,以后咱们有啥事儿,都找他准没错!” 从那以后,王半仙能掐会算的名声就在这小小的村子里传开了,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

没隔多久,村里出了件大事。刘员外家传的一块玉佩突然不见了,那玉佩可是刘员外的心头宝,据说价值连城,是祖上传下来的宝贝。刘员外心疼得不行,急得在家里团团转,赶忙贴出告示,说谁要是能帮他找回玉佩,就赏银五十两。这告示一贴出去,整个村子都炸开了锅,大伙议论纷纷,可就是没人敢站出来应承这事儿。

王半仙听说了这事儿,心里直痒痒,想着:“这可是个赚大钱的好机会啊,说不定我运气好,真能找到那块玉佩呢!” 于是,他大摇大摆地来到了刘员外家。刘员外一看他这副神棍模样,心里就犯起了嘀咕,可又实在没别的办法,只好死马当活马医,好酒好菜招待了他。

酒足饭饱之后,王半仙起身在院子里溜达,消食儿的功夫,就走到了后花园的池塘边。正走着呢,突然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身子一歪,差点掉进池塘里。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抓旁边的假山,想要稳住身子。没想到,这一抓,竟然抓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他低头一看,好家伙,正是刘员外丢失的那块玉佩!王半仙心里乐开了花,可脸上却不动声色,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把玉佩藏进了袖子里。

过了一会儿,他大摇大摆地回到客厅,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双手在空中不停地比划着。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睁开眼睛,胸有成竹地说:“刘员外,你的玉佩就在后花园的假山之中,你派人去找吧,保准能找到!” 刘员外将信将疑,连忙派人去后花园查看。不一会儿,下人就拿着玉佩回来了,激动地说:“老爷,找到了找到了!真的在假山那儿!” 刘员外大喜过望,当场就拿出五十两银子,塞到王半仙手里,说:“王半仙,你可真是我的大恩人呐!要不是你,我这宝贝可就找不回来了!”

这事儿一传开,王半仙的名声一下子传遍了十里八乡,成了人人敬仰的 “活神仙”。不管是谁,只要家里有个头疼脑热、丢东西啥的,都来找他帮忙算一算。王半仙呢,每次都装模作样地掐指一算,然后随便说个地方,没想到还真有几次被他蒙对了。这下子,他的名声就更响亮了,简直是家喻户晓。

俗话说,树大招风。王半仙的名声传到了县令的耳朵里。这县令呢,最近正为一件事儿发愁,他的官印突然被盗了,这可是关乎他仕途的大事啊!县令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四处张贴告示,寻找能人异士帮忙找回官印。听说了王半仙的本事,县令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立刻派人把他请到了县衙。

王半仙一进县衙,就吓得腿肚子直打哆嗦。他心里清楚,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本事,这官印要是找不回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还得掉脑袋。回到家后,他愁眉苦脸地把事情告诉了妻子。妻子也是个机灵人,眼珠子一转,给他出了个主意。

第二天,差役来接王半仙去县衙。刚走到半路,王半仙突然脸色大变,大喊道:“不好啦!我家中厨房起火了,快回去救火啊!” 差役们一听,都愣住了,可看着王半仙那着急的样子,又不敢耽搁,只好抬着他往回跑。到了家一看,好家伙,厨房果然浓烟滚滚,火苗直往外窜。众人赶忙七手八脚地帮忙灭火,好一会儿才把火扑灭。王半仙心里暗自得意,想着:“这招还真管用,又能拖一天是一天了。”

他又叮嘱妻子一番,然后再次上路。可没走多远,王半仙又捂着肚子,脸色煞白地喊道:“哎呀,我妻子掉进河里了,快救人呐!” 差役们一听,又傻眼了,这事儿怎么一桩接着一桩啊?可人命关天,也顾不上多想,又匆匆赶回去。到了河边,只见王半仙的妻子正在河里扑腾,差役们赶紧跳下水,七手八脚地把人救了上来。

经过这两次折腾,差役们虽然觉得奇怪,但也不敢多问,继续抬着王半仙往县衙走。走着走着,路边一只猫正在追赶一只老鼠,那老鼠 “吱吱” 地叫着,四处乱窜。王半仙心烦意乱,随口嘟囔了一句:“不是猫倒霉,就是鼠遭殃。” 没想到,这话刚一出口,抬轿的两个差役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脚步也慢了下来。王半仙心里觉得不对劲,仔细观察,发现这两个差役神色慌张,额头上直冒冷汗。他心中一动,故意大声喝道:“你们两个,还不速速招来,是不是与官印被盗一事有关?”

两个差役吓得双腿一软,“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哭着说道:“王半仙,饶命啊!我们错了,我们不该偷官印……” 原来,这两个差役一时贪心,偷了官印,藏在了县衙后院的柴房里。王半仙听了,心中暗自庆幸,表面上却故作威严地说:“你们两个胆子可真不小,竟敢偷县令的官印!还不赶紧把官印交出来,争取从轻发落!”

到了县衙,王半仙在县令面前装模作样地转了几圈,然后胸有成竹地说:“大人,您的官印就在县衙后院柴房的柴堆下面,您派人去搜吧。” 县令立刻派人去搜,果然在柴堆下面找到了官印。县令对王半仙佩服得五体投地,拉着他的手说:“王半仙,你可真是我的大救星啊!要不是你,我这官可就当不成了!以后你就是我县衙的贵客,有什么事儿,尽管开口!”

王半仙靠着这歪打正着,又一次保住了自己的名声,还得到了县令的赏识。从那以后,他更是得意忘形,觉得自己真的是无所不能的神仙了。

可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就在王半仙沾沾自喜的时候,城里发生了一起命案。死者是一位富商,死状凄惨,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县令这下可犯了难,这案子可怎么破呢?他突然想起了王半仙,心想:“这王半仙连官印都能找回来,说不定他真有办法找出凶手呢。” 于是,他又派人把王半仙请到了县衙。

王半仙一听说是要他帮忙算凶手,心里叫苦不迭。他哪有这个本事啊,可又不敢违抗县令的命令,只好硬着头皮来到了县衙。站在公堂之上,王半仙双腿直打哆嗦,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县令坐在堂上,催促道:“王半仙,你快算算,这凶手到底是谁?藏在什么地方?”

王半仙心里慌得不行,脑子一片空白,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要露馅了。县令又催促了几次,王半仙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了,只好 “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哭着说:“大人,饶命啊!我说实话,我根本就不会算,之前那些都是碰巧了……” 他把之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出来,恳请县令饶命。

县令听后,气得脸色铁青,一拍桌子,大声喝道:“好你个王二麻子,竟敢欺骗本官!来人呐,给我重打五十大板!” 王半仙被打得皮开肉绽,趴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他终于为自己的虚荣和欺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从那以后,王半仙再也不敢吹嘘自己能掐会算了。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啊,还是要脚踏实地,靠自己的真本事吃饭,可不能弄虚作假,不然迟早是要栽跟头的。而这个关于假神算的故事,也在乡亲们的口中流传了下来,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时刻提醒着人们,莫要被虚荣冲昏了头脑。

0 阅读:0
冰香观察文化

冰香观察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