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30万,回乡办理父亲的后事无人搭理,母亲一番话让我豁然开朗

谈天鉴夕朝 2024-03-31 20:30:36

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父母最想要的不是金钱,而是子女的陪伴,可惜等我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晚了。

我叫陈硕,出生在河南一个贫困县下面的农村。

我出生的时候计划生育正严,家里没钱交罚款,再加上我也是个男孩,所以父母就没有想要第二个孩子的事。

小时候我们家虽然穷,但是我的生活过得还算滋润,就我一个孩子,压力不大。

再加上父母对我十分宠爱,我想要的能买的都买给我,除此之外我还是一群同龄人里最早上学的那个。

在别人家还在犹犹豫豫要不要掏学费让孩子上这个学的时候,我父母就已经把我送到了学校里去。

记得开学那天父亲把我送到学校门口,他说:“我和你妈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你不一样,儿子啊,你这一辈子能不能过好就在学校里,在书里。”

父亲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即使那时候还小但我却牢牢的把这句话记住了。

小学的时候大家都是以玩为主,放学回到家小书包一甩就是出去玩,我跟他们不一样,我回到家就是写作业,啥时候写完了啥时候说玩的事。

这也让我成了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我这样的表现父母当然高兴,他们也有面子。

我小学的时候基本上一个学期都有好几个奖状,给我们家堂屋的墙上都贴满了。

等我升了初中,学校也从老家农村搬到了镇上,那时候去一趟镇上非常远,只能骑着自行车去,所以我们这群上初中的只能住宿,等放假才能回家一趟。

开学还是父亲送我去的,一辆自行车装上行李坐上俩人已经是极限了,母亲就是想去也没办法。

说实话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去镇上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次是我考了全班第一,还被校长表扬了。

父亲高兴的很,我们俩当时怎么去的镇上我已经记不清了。

我只记得父亲在镇上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说是奖励我的,回去的时候父亲就骑着新买的自行车带着我从镇上回到了村里。

这次开学的路上,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次父亲带我回家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很让人安心。

父亲在路上一直跟我说着要我好好学习,这些话虽然我都听了好多遍了,不过我还是耐心的回应着父亲。

路上遇到好多周边村庄送孩子上学的,每次打招呼别人说我成绩的事,父亲的嘴角就笑的不行。

刚进初中的时候,我的成绩不显眼了,小学的时候只是周边几个村庄的孩子,初中基本上镇子下属的村庄都有孩子来上学,那么多人竞争,我在其中不算拔尖。

当时年少轻狂,看到自己不是第一那就拼命学拼命赶,最后在初三的时候才赶上来,重新回到了成绩第一梯队。

就这样我成功的进入了县城里最好的高中,说来也是,我们这个县虽然是贫困县,但是教育这方面很厉害。

我考上的县城一高那可是远近闻名,我们市里都有县城一高的分校。

我能考上这么厉害的学校,父母自然少不了高兴,父亲甚至想请全村人过来吃饭,弄个升学宴啥的,最后被我劝住了,约定好等我考上大学再办。

到了县城一高才知道,我这个中考成绩在里面也就是中规中矩。

我以为还像初中一样,自己努力学努力赶就能超过前面的那些人,但是到了高三我的成绩还是在全校一二百名徘徊。

好在父母知道县城一高的学生都是优秀的不行,所以也没给我太大的学习压力。

高三那年,我看自己的成绩不是拔尖的,心里憋着一股劲,想要在高考中一鸣惊人,我是天天学,上个厕所都要带本书看着。

等到了高考考场,我做试卷的时候可以说是十分顺利,基本很少有难题。

那时候的我总觉得肯定一鸣惊人,结果成绩出来我才发现,做题顺利这都是我自己的心理作用,成绩虽然不差,但在全校也只是前一百名。

最终我进入了一所211院校,跟父亲约定好的升学宴也如期举办,升学宴从开始到结束,父亲的嘴角就没有落下来过。

进入大学之后的我,瞬间就感觉学习压力减轻了不少,虽然周围人都是天之骄子吧,不过大学的时候已经不再是看死学习的时候了。

我学的是法学专业,每天就是背各种法律法规,其他时间上上课,玩玩游戏啥的。

在大学的四年,父母一直每个月按时给我打生活费,那时候我脑子里都是学习,毕业找个好工作,不能让父母再那么辛苦,基本很少过问家里的情况,一门心思扑在背法律法规上。

努力也算有成果,毕业的时候我成绩优秀,成功的进入了一家北京的一家律所当实习生。

记得那时候刚毕业没有钱,租不起房子,可是那所律所是业界有名的,我不想放弃这次机会,最后是父母给了我一笔钱付的房租。

实习的那段时间还是父母给的生活费,好在我工作努力,成功的转正留在了律所里。

第一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我把房租和自己的生活费留下,其他的钱都给了父母,是时候让我回报他们了。

那时候我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赚更多的钱,我想在北京买一套房子,把父母接过来居住,想给父母养老,顺便让他们也看看首都的风光。

所以我工作起来简直不要命,一直忙于工作也导致我跟父母的联系很少。

一个月只有发工资我把钱转给父母的时候打个电话,但聊不了几句我就因为工作要挂断电话了。

律所放假的时候我就在出租屋里研究以前的案子,想着提升自己,别人出去玩的时候我还是在所里研究案子。

工作五年了,跟我一块进律所的同事都把车买了,而我还在攒钱住在出租屋里。

五年的时间我只有第一年回家过年了,其他时间都在北京没有回去。

因为过年期间律所需要有人留职,给的工资很高,别人都不愿意干,只有我这个想买房的拼命三郎留下来,加上过年期间的工资,我也算是年薪三十万的人了。

那时候我不觉得有啥,我这是想赶紧赚钱赶紧把父母接过来享福,我这也是孝顺父母啊。

再说了我每个月都给家里打钱,让父母在老家过得舒舒服服的,这也是孝顺啊。

直到那一天的到来,那天我正跟往常一样在律所里跟进一个案子,母亲的电话打来了,我接通之后说:“妈,咋了,没啥事就挂了吧,我这边忙的很。”

结果没想到母亲说父亲脑出血住院了,医生说情况很危险,让我回来见父亲最后一面。

我当时一听脑袋“嗡”地一声,我买了最近的机票飞到市里。

下飞机后直接打出租回村里,紧赶慢赶最后还是晚了,等我到医院的时候看到是被白床单掩盖的父亲。

父亲的葬礼按照习俗是土葬,葬礼当天村里的人见到我基本上都不愿意搭理我。

那时候我心情不好也没在意,等到把父亲的后事安顿好之后,我在村里又待了几天,可是我发现还是没人愿意搭理我,我主动上前搭话别人也是爱搭不理的。

这让我有点懵了,直到我回到家跟母亲说了这件事。

母亲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工作这六年来,你见过你父亲几次?”

说实话我工作六年,只有第一年回家过年了,其他时间都没回来,这六年来跟父母见面好像就停留在第一年回来的时候,后面五年基本没见过。

母亲的问题让我羞愧难当,母亲又说:当初你实习没钱,是你父亲满村借钱给你打的生活费,你父亲以你为豪啊,这么些年在村里没少吹你,可你这么些年回来过吗?

村里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不要这个家了。你父亲在医院弥留之际,嘴里一直念叨着你的名字,到死都想见你最后一面,你们爷俩四五年没见过面了,结果你父亲最后还是没见到你。

就你这样,别说你每个月往家里打几千块了,就算往家里打几万块村里人也不待见你,我们这跟没你这个儿子有啥区别。

我和你父亲要的是你那一个月的几千块钱吗?我们要的是你能多陪陪我们,早知道当初就不供你读书了,别那么有出息在家种地我们还能天天见面。

母亲的这一番话让我幡然醒悟,那时候的我只知道赚钱买房,却忘了问父母想要什么。

我以为给父母优越的生活条件就是孝顺,实际并不是这样,父母最想要的是做子女的陪伴,而不是冰冷的金钱。

明白之后的我给律所老板打了个电话,我决定辞职了,北京的房价太高了,原本我还能再攒一攒,但是现在没时间了,我不想父亲的悲剧再上演。

所以我决定在河南省内找个城市买房子,把母亲接过去给她老人家养老。

我在律所那几年的努力被老板看在了眼里,所以他给我介绍了一个河南省内的律所。

我的工作有了着落之后就买了房,虽然只付了首付,还有一些贷款,但是我实现了把母亲接到身边的愿望。

就这样我一边工作一边陪伴母亲,父亲那边我也会抽出时间会老家祭拜,父亲生前我们不能常见面,现在不能在跟以前一样了。

我的改变也被村里的人看在了眼里,我回去祭拜父亲的时候他们也不再不搭理我了。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模样,可是我知道我欠缺父亲的那份陪伴没法回到从前,我只能把这些弥补在母亲的身上。

0 阅读:1

谈天鉴夕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