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镇100个适龄儿童95个去县城上学,乡镇学校出路何在

小凝说娱娱乐 2025-04-19 09:14:57

▲ 闻喜县阳隅中心小学,师生在路灯下加装了椅子,方便休息。这是改造校园的成果之一。(南方周末记者 杜寒三 / 摄)

“村小聚集了最后一批没有能力离开农村的弱势家庭孩子。”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说,过去农村学校只有一个单一的目标,通过应试教育让学生走出大山。一个农村孩子有可能最后留在山里,也可能留在山外,“但都要走向未来,不能用应试教育的观念去规范学校。”

随着城镇化进程,乡村学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明显减少。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善槐援引了一组数据,2012年到2022年中国义务教育城镇化率由68%增至83.47%,农村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减少2006.2万人。

2025年4月12日至13日,以“探寻乡村学校活力密码”为主题的乡村教育振兴大会在山西省闻喜县举行。乡村教育的定位是什么?与城市学校比,办学优势在哪里?与会学者、学校校长和一线教师展开讨论。

1 “最大问题是生源不断减少”

闻喜县薛店镇中心学校一年级教室只摆着3张课桌。

这是一所服务7个行政村的中心学校,全校只有61个学生。其中人数最少的一年级,只招到了3个学生。

学生人数不足100人的村小学,被称为乡村小规模学校。近年来,不少地方乡村小规模学校遭到撤并。

根据地方教育局公开数据,安徽省怀远县在2021到2023年撤并了77所小规模学校,分流在编教师约400人、学生约4000名。湖北省荆门市拟在2023到2025年,撤并27所小规模学校(教学点)。

薛店镇中心学校校长赵鲁平说,为迎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验收,现在他的学校硬件设施跟县城学校没有太大差别,“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源不断减少”。

虽然他所在的学校目前只有61个学生,但有教师21人,因此实行了小班教学模式。在他看来,这能让教师更好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024年的重要考试中,学校成绩在全县所有学校中排名第六,在农村学校中排名第一。

尽管如此,生源减少仍然让部分家长认为学校学习氛围不够浓厚,跟风将孩子送到县城就读。2024年他摸了个底,全镇满6周岁的适龄入学儿童有100个。其中到邻镇上学的有2个,自己的学校只招到3个学生,剩下的95个学生都在城里上学。

他召开了家长会,希望家长能了解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学情况。但有家长同他说,“我也知道农村学校现在不差,但我就是想让孩子在县城上学,让他的同学是城里的学生。”

赵鲁平回忆,在全县教育大会上,教体局一位领导说,“我们不能改变学生流失这个方向,但可以通过做工作,减少流失的速度。”

学校附设幼儿园,他想了个办法,考虑今后只收幼儿的生活费,不再收取其他费用,以吸引更多幼儿生源。“目前在邻镇上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多,如果幼儿园都没在我们学校上,一年级很有可能也不在我们这儿上了。”

2 打破刻板印象

面对流失的生源,办好乡村教育更显必要。

河南省延津县中魏邱小学校长左战伟刚到任时,学校只有两个年级的教学点,后来慢慢开设了更多年级,目前已有两届毕业生。但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吸引学生的并不是学校成绩,评价一个学校好不好,应该看“小孩下课了,玩得高不高兴。放学了,脸上有没有笑容”。

“农村教育一定是落后的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执行主任赵玉池提出了这个问题。

用他的话说,以过去传统的标准看待农村教育,第一印象是落后和低质量的。但农村教育也有很多闪光点和值得城市教育学习之处,“如果把农村教育始终摆在追赶者的位置,永远是追赶者,始终达不到传统标准下城市教育的条件。”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范家小学校长张平原,也持相近观点,他认为应该打破对乡村学校的刻板印象。一个大规模的学校,如果不进行严格管理,很容易出现问题。但严格管理下又导致学生的活动和交流不充分。

他举例说,入班即静、入座即学等管理制度违背了教育规律。而农村学校有适宜的学校规模,同时相对“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反而给孩子提供了比较自由的成长空间。他打了个比方,孩子趴在地上看蚂蚁跑来跑去,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观察,“不要过多地去干预”。

在他看来,办好乡村教育应该以儿童成长的适宜度为质量标准,“不要去跟城里的孩子比。该睡觉的时候就睡觉,该锻炼的时候就出去锻炼。”

乡村教育如何才能充满活力?

刘善槐认为,农村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应该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变为教育优势,“农村教育必须彰显农村的底色,这样才会更有生命力”。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原教育局副局长吴丽明举了个例子,当地盛产毛竹。有所农村学校的学生,用毛竹自制乐器。尽管乐器音准不行,晴天和雨天声音都不一样,但学生对这种乐器仍有特殊感情。

吴丽明说,应该从农村孩子的真实生活出发,“我对乡村学校的愿景是,每个孩子早上醒来的时候,总能找到一个理由想去学校。”

0 阅读:6
小凝说娱娱乐

小凝说娱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