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06—1909年,德国建筑师恩斯特·伯施曼便穿越中国14个省区,对当时的建筑进行了全面考察,并拍摄了大量的照片。本文摘录部分文字和图片,带你领略伯施曼镜头里的中国古建之美。
城墙
作为建筑领域的重要主题,围墙在中国的运用远超其他国家。围墙处于封闭区域或者建筑群的外部,而城墙正是这一主题的终极形式。
北京的长城。初建于公元前5世纪,现存建筑主要建于15、16世纪
山东胶州的外城墙
陕西西安府北城门及相关建筑的外侧视图
山东济南府城门旁边的石桥与敌楼
北京正阳门(又名“前门”,内城南垣的中门)的城楼
北京崇文门城楼内侧的雪景。崇文门又名哈德门,为内城南垣的东门,城楼重修于1920—1921年
大门
形形色色的门建筑背后显然蕴含着中国人重要的价值观,其内容与在建筑群外构筑围墙的理念密不可分。
在诸如皇宫、皇陵、规模上乘的寺庙或皇家园林等宏大的建筑群中,往往接连设置多重大门,并且有规划地形成等级差异,从而在抵达内部气派非凡或神圣至极的景象前,实现层层递进的效果。
北京紫禁城内的三座琉璃门。门以砖石砌筑,斗拱楣饰及屋瓦皆为琉璃材质
明十三陵长陵的陵门。陵墓主人为永乐皇帝,逝世于1424年
山东泰安府(泰山)的南天门。此处直接通往泰山顶峰
北京黑龙潭龙王庙内的阶梯
四川青城山宫观的小门
殿堂
中国建筑艺术诚然多姿多彩,式样繁复,然而最引人注目且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殿堂。
简单的基本轮廓配上立柱和屋顶而得到的殿堂式样适用于下至茅舍上至宫殿的一切房屋,还不容置疑地成为了中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东陵惠陵的隆恩殿
山西五台山显通寺大佛殿的正视图。前置抱厦
江苏苏州府玄妙观的三清殿
北京颐和园内的楼阁
北京西山戒台寺的千佛阁
北京雍和宫的万福阁
亭子
与所有其他高度成熟的建筑类似,亭子别致外形的产生自然也建立在中国人对它的立意和用途的心理预设之上。
这种心理预设讲求天人合一,它是中国人的性格所在,也是各种艺术造型的创作源泉。
北京景山上五座亭子中的三座
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上的亭式建筑——佛香阁
山东济南府大明湖的水心亭
▲浙江杭州西湖边的船埠。从该亭两侧均能看到水中相隔不远的三座灯塔中的两座。三潭映月
上海湖心亭的茶楼
广西桂林府福州会馆前广场东南角上的文昌阁
湖北武昌府的亭式楼阁——黄鹤楼
楼阁
亭子的形式继续演进,出现了明显向高处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层数增加和用于供奉神像两个方面。
人们之所以建造高层建筑物,是因为它们优于似庞然大物般的建筑,既可作为城市或自然环境中的地标,也可为八方来客和附近居民提供精神寄托。
北京的钟楼和鼓楼
北京钟楼的南视图
陕西西安府的鼓楼
四川成都府周边村庄的城楼
湖北宜昌府的文昌阁
宝塔
“宝塔”(Pagode)一词并非发源于中国,而是来自印度语,并在欧洲人的影响下用于指代中国的佛塔。最为常用的中文表达是“塔”或者“宝塔”。
“宝”字特指这些塔楼最初也是最常见的用途,即除了纯粹作为佛教教义的标志,它也是盛放佛陀或高僧遗骨舍利的容器。
河南河南府白马寺的天宁寺方塔。约建于公元500年
陕西西安府的大雁塔。为方形级塔,初建于公元652年,现存建筑建于公元701—705年,高约60米
广东广州的花塔。为八角层塔,外带回廊。初建于公元500年,现存式样大约建于明代
上海的龙华塔。为八角层塔,初建于公元247年,现存式样建于1411年
北京玉泉山的五彩琉璃塔,大约建于18世纪初
北京天宁寺塔的外观
北京天宁寺塔基座的局部视图
北京八里庄塔的基座和塔身。此塔建于1576—1578年,以砖、陶和灰泥为材料
妮妮美
郭沫若这死老头不瞎搞,北京还会保存更加多古建筑
华悦 回复 08-23 04:15
你丫的就会说实话[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沙叮鱼 回复 08-25 14:57
郭执着挖坟,不管后果的。有人说是想找什么书
华悦
中国所有东西都是歪果仁想侵略占有的原因,因为华夏历史源远流长,这是他们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