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位于雄奇苍凉的甘肃省,现归酒泉市管辖。
这里曾开采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油田,比著名油城黑龙江大庆早了20年。
油田成功开发之后,玉门大力发展重工业。
彼时政府在此地设置了石油管理局,小小城市一时间风光无两。
可谁又能料想到,如今的玉门人口骤减。
曾经人来人往的老城区变得萧条冷清。
常住人口纷纷外撤,90平的房子,花费1万就可轻松到手。
旧日辉煌的城市像风化的墙皮衰败剥落,资源枯竭城市的伤痛如何诉说?
玉门能否找寻新的出路?
玉门的辉煌1939年,在甘肃省西北部的玉门老君庙旁,发生了一件彻底改变中国石油工业命运的大事。
那天,和往常一样,钻井现场的工人们来来往往,机器的轰鸣震耳欲聋,突然间,施工现场传来一阵异样,只见井口竟然流淌出了股股黑色的液体。
就这样,中国第一口油井诞生了,它被亲切地命名为"老君庙一号井"。
消息一经传开,顿时引起全国上下的振奋。
一时间,这个默默无闻的西北小镇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随着更多油井的开凿,玉门油田的产量迅速攀升,很快就以惊人的速度占据了全国石油产量的95%以上。
它就像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进入20世纪50年代,玉门油田的重要性更是与日俱增。
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石油生产基地,更像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和研究所。
这里承担着"三大四出"的重任: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先进的钻井设备,忙碌的石油工人,还有朝气蓬勃的年轻学生。
他们在这片热土上学习、实践、研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说到玉门的人才,有一个人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 王进喜。
这个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正是从玉门这片热土上走向全国的。
从1939年到20世纪80年代,玉门油田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辉煌岁月。
然而,繁荣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机,可惜的是,玉门最终还是没能延续它的辉煌。
玉门的败落80年代,是玉门这座小城最辉煌的时期。
那时候,城市人口节节攀升,没几年常住人口就达到了13.5万。
如果你要是那时候站在街上,准能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得东倒西歪。
城里应有尽有,大超市、电影院、公园一应俱全,跟大城市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可好景不长啊,到了1995年,玉门油田的命运急转直下。
那年,6万多名职工和家属,开始收拾行李,慢慢离开这片生活了几十年的热土。
人才对于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下子走了这么多人,城市怎么可能不受影响,慢慢地,玉门就萎靡不振了。
如今再去玉门老城区看看,常住人口只剩下可怜巴巴的1.5到2万人。
街道上冷清得很,连个人影都难找。
曾经热闹非凡的"石油路",现在只剩下几个零星的小店,老板们整天无所事事地坐在门口打瞌睡。
房子呢,空置的比比皆是,大都门窗紧闭,落满灰尘。
年轻人都走光了,留下的多是些老年人,无法支撑起玉门发展的重任。
而变化最明显的还要属玉门的房价。
你可能不敢相信,在玉门,70到90平米的房子,才卖1到6万元。
这价格,在北上广深连个厕所都买不到!最便宜的房子,甚至只要100元一平米。
有人劝房东将价格再定高一些,不然连房子买水泥的钱都收不回来。
但是,没办法,就这样仍有不少房子空置,根本就卖不出去。
说到这儿,你肯定想问,玉门怎么会变成这样啊?答案其实简单得很:还是因为石油。
败落原因玉门这座城市,可以说是把命都押在石油上了。
你想想,城里60%以上的财政收入都来自石油及相关产业,这不就跟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样吗?
要是这个篮子翻了,那可就全完蛋了。
90年代开始,玉门的好日子就慢慢到头了。
因为资源枯竭,油田的产量开始直线下降。
而且以前浅层的油都挖完了,剩下的都在深处,挖起来费劲不说,成本还高,开采难度日益增加。
再加上经济效益下滑,挖出来的油卖不上好价钱,这不就亏本了嘛。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国企改革又来了。一下子,大批工人被裁员下岗。
曾经热闹非凡的油田,逐渐变得冷清了,那些曾经24小时不停运转的钻井平台,很多都停工了。
油田周边的小饭馆、小商店也纷纷关门歇业,因为失业的工人们已经没有多余的钱消费了。
更要命的是,城里53家地方支柱企业也跟着倒了大霉,一个接一个地亏损、破产。
结果呢?70%的人失业了。
一个城市里有七成的人没工作,那得多可怕啊!
街头巷尾经常能看到三三两两的中年人坐在一起,愁眉苦脸地讨论着生计问题,可是哪有那么多岗位。
年轻人不得已只能选择离开这座城市,去外地寻找新的机会。
连人都留不住,想要发展谈何容易。
难道曾经的石油之城真的要走向没落了吗?面对这样的困境,玉门人没有放弃。他们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未来的出路在经历了一段艰难的转型期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成为了他们的新选择。
如今走进玉门的工业园区,你会发现这里的景象已经大不相同。
曾经随处可见的石油钻井平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崭新的厂房。
厂房里,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组装风机叶片、风轮和塔筒。
这些巨大的设备零件,将被运往全国各地的风电场,为绿色能源的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玉门已经有13家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
在其中一家工厂里,50岁的张师傅正在指导年轻工人操作设备。
他告诉徒弟:"以前我在油田干了20多年,没想到现在还能学会制造风机零件。虽然工作性质变了,但我们为国家能源事业做贡献的初心没变。"
国家的政策支持,为玉门的转型提供了机会。
当地政府积极引进新项目,努力扩大产业规模。
现在,玉门正在形成年产360万重量箱平板玻璃、120万重量箱光热超白玻璃等产业规模。
这些数字,让人看到了希望。
除了新能源产业,玉门还在老城区工业园引入化工企业。
2024年1月,一个投资410亿元的高性能硅氟新材料一体化项目落户玉门。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城市都沸腾了。
这个项目预计每年可实现400亿元以上的销售收入,还能带动9000多人就业。
这对玉门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玉门再次拥有了自己的支柱产业,势必会吸引更多人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一扫往日颓败的景象。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玉门必将重现昔日的辉煌!
参考资料:【1】每日甘肃:《新中国石油之城倾力打造中国未来化工之都——浙江巨化硅氟新材料项目落地玉门侧记》
【2】第一财经:《探访中国第一座“弃城”:房价看心情》
【3】新京报:《玉门:不再“一油独大”的日子》
【4】中国新闻网:《玉门:绿色新能源 “风”“光”无限好》
【5】时代周报:《“中国房价最低的城市”:100元/平,房子不如白菜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