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冷冻人展文莲,计划30年后复活,如今丈夫已有新欢

洛风阐社会 2024-10-17 22:15:16

2017年5月8日的凌晨,癌症患者展文莲在病房内失去了呼吸和心跳。

随即几位医生将她放入了-196℃的液氮容器中,成为了中国首例“生命延续”的冷冻人。

丈夫桂军民满怀悲痛的与遗体进行了告别,并和妻子默默许下约定,30年后,凭借发达的医疗技术,将她再度“复活”,两人再续前缘。

可转眼间还不到5年,桂军民的身边就出现了另一个异性的身影,两人在一起如胶似漆。

那么这个陌生的女人是谁?桂军民还能否遵守他和妻子的“三十之约”呢?

妻子肺癌晚期

2016年,展文莲本来只是想去医院做个常规检查。

拿到结果后,医生却反常的将她拦下,严肃的表情和"肺癌晚期"的诊断如同晴天霹雳,让展文莲一时难以接受。

"不可能,一定是搞错了。"展文莲喃喃自语,眼神中充满了不可置信。

她拉着妹妹的手,匆匆离开了医院。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辗转多家医院复查,希望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可每一次诊断都无情地印证了最初的判断。

丈夫桂军民得知消息后,手不住地颤抖,看到妻子展文莲苍白的脸庞,他的心如刀绞。

为了不影响妻子的心情,桂军民握住她的手,努力挤出一个微笑,试图掩饰内心的痛苦,可是展文莲比他想象的坚强。

尽管身体每况愈下,展文莲依然保持乐观,在好转的日子里,她会提议出门旅游。

有时是附近的公园散步,有时是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

桂军民看着妻子坚强的样子,心中既心疼又敬佩,他总是默默地陪伴在妻子身边,细心照顾她的一切需求。

日子就这么过着,展文莲的身体也没有再恶化,他们以为自己会是上天眷顾的那一个。

2016年12月22日,原本平静的夜晚突然被打破,展文莲突发脑出血,被紧急送往医院。

检查结果令人绝望:癌症已经转移到脑部,而且已经有三个多月了。

随着病情加重,展文莲的身体开始出现耐药性,迅速衰竭。

最后的一个月里,她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昏睡状态,很少清醒。

桂军民日夜守在病床前,每当看到妻子痛苦的样子,他的心就如同被刀割一般。

桂军民常常在妻子熟睡时轻轻抚摸她的头发,眼中满是心疼和爱意。

他们是青梅竹马的恋人,一起走过了青春岁月,共同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

此刻,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妻子,桂军民回想起他们相识、相恋的点点滴滴。

那些曾经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如今却显得如此遥远而珍贵。

桂军民握着展文莲的手,轻声呢喃:"莲莲,我们一起熬过了那么多难关,这次也一定能挺过去的,对吗?"

回应他的只有病房里机器的滴答声。

他无法想象,如果妻子真的离开了,自己的生活该如何继续。

那个曾经充满欢笑的家,将会变得多么空荡而寂寞。

从没接触过的冷冻技术

2017年初,一缕希望之光悄然照进了桂军民的生活。

通过病房主任类维富,他了解到了人体冷冻技术的可能性,这个信息如同一根救命稻草,让桂军民看到了挽留妻子的机会。

多年的朝夕相处,桂军民和展文莲之间的感情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爱情,更像是血脉相连的亲情。

他无法接受妻子就此消失的事实,渴望能为她保留一线复活的希望。

"即使失败,也是为科学做贡献。"桂军民这样安慰自己。

他想起妻子生前曾表示过器官捐献的意愿,相信她也会支持这个决定。

带着这个想法,桂军民开始与银丰研究院的团队频繁接触。

他仔细询问每一个细节,努力理解这项前沿技术的原理和风险。

为了亲眼见证整个过程,他还亲自前往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考察了3-4次。

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桂军民召集了儿子和妻子的弟弟妹妹们商议。

家庭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最终大部分人表示支持。

尽管有人持保留态度,但都尊重桂军民的决定。

最关键的是展文莲的意见。

尽管她已经很少清醒,但在一个难得的清醒时刻,桂军民小心翼翼地向她解释了这个计划。

展文莲虚弱地握了握丈夫的手,用这种无声的方式表达了她的同意。

当展文莲临床死亡后,银丰研究团队立即开始了处理过程。

55小时后,展文莲的体温稳定在零下190度以下。

桂军民看着妻子被厚厚的睡袋包裹,小心翼翼地放入金属舱,再装入液氮罐。

这个过程中,他的心情复杂难言,既有对未知的恐惧,又有对未来的期待。

"30年后,我们会再见的。"桂军民轻声说道,仿佛在向沉睡的妻子许下承诺。

如果那时候医学技术已经能够解决展文莲的病情,理论上就可以对她进行复温治疗,只是这项技术在世界上都还没有成功的案例。

展文莲能否真的醒来,仍是一个未知的问题。

希望渺茫的等待

因为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这同样意味着昂贵的支持费用,光是环境搭建就要花费近700万,更不要说之后每年还需5万元维护费。

幸好,这笔巨额开支大部分来自银丰生命科学公益基金会的资助,这可减轻了不少桂军民的负担。

但如果合同到期之后,想要续费恐怕还是需要自己承担。

妻子离开后,桂军民的生活仿佛失去了重心。

他经常一个人在沙发上睡觉,那是他和展文莲曾经依偎在一起看电视的地方。

每当夜深人静,他闭上眼睛,与妻子的点点滴滴就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

他们的第一次约会、结婚典礼、一起旅行的欢乐时光,每一幕都清晰如昨。

这些回忆既是慰藉,又是思念的来源,让他无法真正释怀。

刚去世的时候,桂军民经常去银丰研究院看望妻子。

尽管知道她处于深度冷冻状态,看不到、听不到,但他仍坚持这个习惯。

他会轻声向妻子诉说这个月发生的事情,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仿佛她只是暂时睡着了一样。

桂军民始终坚信,妻子只是生命被按了暂停键,并未真正离开。

这个信念支撑着他度过一个又一个孤独的日夜。

他努力保持着家里的一切,就像展文莲还在身边一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意识到,即使是最深刻的感情,在缺少日常陪伴的情况下也难以维系。

生活还在继续,但桂军民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融入周围的世界。

朋友们的关心和劝慰,家人的支持和鼓励,都似乎无法填补内心的空洞。

他开始思考,是否应该学着重新生活,同时又担心这样会辜负了妻子的期待。

在希望与现实之间,在坚持与放手之间,桂军民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挣扎。

妻子是自己的白月光

在桂军民的心里,展文莲始终是那个无可替代的白月光。

她的善良和热心肠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共同的生活。

每当回忆起妻子,桂军民的眼中总会闪烁着温柔的光芒。

展文莲生前热衷公益事业,这让桂军民深感自豪。

每年开学季,她都会组织捐书活动,亲自将一箱箱书本送到学校。

桂军民还记得妻子脸上洋溢的笑容,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她不仅关心教育,更是一位热心的志愿者。

在老人院,她耐心地陪老人聊天、读报;在孤儿院,她温柔地拥抱每一个孩子,给予他们母爱般的关怀。

然而,自从展文莲被冷冻后,长久的孤独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慢慢笼罩了桂军民的生活。

他感觉自己在迅速衰老,镜子里的男人眼角多了皱纹,头发也悄然变白。

2022年6月,在朋友的介绍下,桂军民认识了新的伴侣。

对于伴侣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那就是必须理解自己对于妻子的感情,也能够接受自己的心中展文莲依旧留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起初,他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愧疚,但新伴侣的理解和包容,让他逐渐卸下心防。

这份体谅让桂军民感到温暖,也让他看到了重新开始的可能。

尽管开始了新的生活,但桂军民从未忘记展文莲,他仍然期待着有能够和妻子重逢的时候。

桂军民常常感慨,生命的轨迹有时难以预料。

他感激命运给了他第二次机会,同时也深深懂得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他努力平衡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在新的人生阶段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意义。

低温保存遗体至今仍是一项充满争议的科技尝试,这项技术也引发了诸多伦理、法律和科学争议。

对于此项研究,一切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这才是最大的意义。

参考资料:

【1】人民网 中国青年报:《中青报:不要拿“死而复生”炒作人体低温保存》

【2】新华网:《国内首例人体冷冻:按下生命的暂停键》

【3】澎湃新闻:《中国首例人体冷冻术:等待妻子复活的四年里,我感觉自己老了》

【4】中国日报网:《中国首例人体低温保存满1年 “生命延续”有何意义?》

0 阅读:2

洛风阐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