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著名学者”的郑强,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将一段演讲的文字内容发布如下:
“像北大、清华、浙大这样的学校,它是培养国家精英的、领袖人物的,是有分工的”。
“所以诺奖这件事情,中国因为太强调,现在的教授因为用‘奖’,所以做原理的少了,做基础的即使做了也没做够。为什么?做了两天基础,就把它想转成应用了,所以我们‘0 到 1’确实是很少的”。
“国外科学家发现了一个东西,你发现中国教授天天发表文章,去证实美国那个发现是正确的,可是这个现象不是我们发明的,也不是我们发现的……”。
“……像人文社科在某些方面也是基础……同样的被轻视,严重地轻视了……我们不仅仅要出诺贝尔奖,我觉得中国社会应该涌现诗人、音乐家、大文豪”。
“我们天天最推崇的,就是谁当了领导,上市公司最多。你说如果大学都去推崇这些去了怎么办?……我现在发现,用财富来衡量的比例越来越大了,很少有文化、思想这些领域的人,来引领这个大学的朝向”。
……
有着“中国教育‘郑’能量”之誉的郑强教授,因在贵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任职而声名鹊起——特别是其在各地、各媒体的慷慨激昂之演讲,因“唤醒爱国热情”之特点,从而成了一位“正能量宣讲之代表性人物”。
特别是“郑能量”教授的那句豪迈之言:“如果有一天外敌入侵,我也要带着我的学生上前线”的口号,更是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与赞扬。
不过,这话也因此言引发了一些争议——比如,有网友质问:“郑教授,你为何只言带着学生上前线?而不言带着你的儿子冲进炮火呢”云云。
不过,此后,因“被坐牢人员索钱、诬陷包养”风波后,郑教授的仕途,也就到此戛然而止了。
但退休后的这位“浓眉大眼之人”,似乎很快就发生了“突变”——比如,他刚才退休,就参加到一些电视真人秀节目中,这显然让郑教授身上,无形中多了一层浓厚的商业味。
而这一次的演讲内容中,郑教授对于中国教育的看法,显然也与他在大学为官时的表达,要明显不同了——以往在官位上,他的言语多是“正能量”的正向宣扬,这次却多是对中国大学教育的“批判”性质了!
比如,郑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的基础原理研究不够,他甚至称:包括人文社科的基础原理研究也一样不够,并呼唤涌现“诗人、音乐家、大文豪”;同时,他还对以当官、财富当作榜样,而不是用“文化、思想”衡量进行了批评。
如果对比一下近两年来,那位一夜横跳而出的“流量表演大V”——项立刚,就不难发现,郑强教授的这些话,基本上站在了项立刚一直大肆反对和攻击的对立面上。
比如,项立刚称中国科研的基础理论没有什么用,可以取消了,只有“应用科技”才重要,这恰恰与郑强的观点完全悖反了。
同时,项立刚经常言必称“下层人你不配说话”之类的污言秽语,而“权力与财富”才是其心目中的“上层人”之象征。
而中专学财会、研究生学中文的项立刚,更是将人文社科视作草芥,认为文科知识没有任何用,且更是大骂文人都是“流氓、恶棍”。
项立刚还跑到脑瘫女诗人余秀华的文字后,自以为很爽地大骂了一个“操”字,却被余秀华的回复——“你的见识,比你的那话儿还短”,一下子给反杀得身段矮了大半截!
而郑强教授退休前后的表现,很有点像目前“暂时被动隐退”的胡锡进!
老胡在《环球时报》任主编时,与他退休后的“放飞自我”,也是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当然,也有人称,退休后没了更多束缚,老胡更像是在说“人话”了。特别是退休后的老胡,开始更多地对各种社会问题敢于直言不讳批评,也开始实践“批评,也是一个人的另类赞美诗”之“另类正能量”了,这让不少人对老胡以往“骑在墙头扔飞盘”的形象,有了较大改观。
过往在大学当官的“强哥”,也一如老胡那样——基本上,都是进行无比爆棚的“正能量”演讲,但现在,他也开始频频触及教育和社会的问题了。
当然,强哥将自己所在的浙大,强行与“清华、北大”绑成“清北浙”,并称:“像北大、清华、浙大这样的学校,它是培养国家精英的、领袖人物的,是有分工的”,这个观点仍值得商榷。
毕竟,就是清北出来的大学生,也不见得都是“国家精英的、领袖人物”吧?“泯然众人矣”者,也不在少数吧?——或许,“精致的精英思维”,也一样深藏于精英人物的郑强内心深处吧?
这当然也与其“到了哪山唱哪歌”大有关系,而现在,因为有了退休后的相对自由身,郑强说话时,或就会更为“言为心声”了些吧?——所以,这才有了这“浓眉大眼的强哥”,也开始变了的桥段发生。
其实,在退休后,如此这般变化的郑强或胡锡进,明显多了一些儿人性化的可爱感——人,不能为了一时一地的既得利益,就从此永远固化了自我的灵魂,更不能让自己变得太假、太虚伪了。
但像项立刚这样的网红,为了流量追求,甚至是恶劣的骂人不断,显然就没了下限和底线,这就纯粹只是为了一个“钱”字而已矣;其更跟什么“浓眉大眼”的“正能量”,也就是八百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了!【原创评论:瑜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