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百万秦军三年消亡的背后原因

燕飞说剧 2023-03-10 12:06:01

公元前209年秋,一个大雨连绵之日,九百民夫途径大泽乡时为大雨所阻,无法如期到达渔阳戍边,按秦法应当判处死刑,走投无路之下两个领头之人决定掀起乱世的序幕,喊出了时代最强音——王侯将相宁有种!

两个领头人正是陈胜与吴广,他们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成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开端。

一时间风起云涌,响应者无数,边鄙戍卒、村野匹夫无不劫掠官府、杀戮官吏,六国贵族、郡城大户纷纷散尽家财、募兵造反,反抗者遍布社会各个阶层,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推翻暴秦。

公元前207年,仅仅在始皇帝离世三年后,曾经横扫六国,席卷八荒的大秦帝国彻底消亡。

后世的人们时常会感到疑惑,大秦曾经的虎狼之师哪去了?秦军面对六国正规军尚且能够摧枯拉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为何会彻底葬送在农民起义之中?

秦军强盛之缘由

千年之后的我们可以从张仪的话中得知秦国的强大。

“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挚之士,科头,贯颐奋戟者,王不可胜计也。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后,蹄间三寻者,不可称数也。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张仪吓唬韩王的话确实有着夸大的部分,然而从中却能够分析出当时人们眼中秦军的强大之处。

第一,秦军人数众多。秦国的士兵主要源于雍州、巴蜀、汉中、关中等地,这些地区都是秦国的统治核心地区。

在奖励耕战的一系列措施之下,秦始皇时期,秦国统治地区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人口也随之增加,这为秦国提供了大量的兵役人口。

第二,秦军的军需精良且充裕,所谓战车千辆,战马万匹都是形容秦国物资充盈,军容盛大。

《云梦秦简》中记载,秦国各地都设置了许多大粮仓,“栋阳二万石一积,咸阳十万石一积,其出入禾,增积如律令”,直到秦朝灭亡,刘邦进军灞上时这些粮仓内还存有大量积粮。

不仅如此,秦军的装备也远胜于敌人,秦国武器的设计思路是“一寸长一寸强”,出土的秦剑长度大多在80厘米以上,而出土的六国武器大多在60到70厘米之间。

在战场之上,士兵挥舞更长的兵刃能够更加有效的杀伤敌军,同时秦国统一了武器生产标准,得以大规模生产武器装备,秦简《工律》记载“为计,不同程者毋同出”,在法律上规范了生产。

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秦法严格规定了监督追责体系,每一件制式装备,从它的生产工匠到负责仓储的保管。

从项目的负责人再到中央的总监制,所有经手以及负责过这件装备的人都要在上面留下实名记录,以便日后追究责任,一旦制造出不合格的器械,就会受到秦法严厉的打击。

第三,秦军人人奋勇争先,作战勇猛。得益于秦国施行的二十级军功爵制,大秦的子民们向往着在沙场建功立业,以此获得爵位以及赏赐,成为大秦帝国之中的统治阶级。

《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伍千石”。

不仅如此,除了爵位上的提升,士卒在战场上得一甲首还可以得到“益田一顷,益宅九亩”。

如此丰厚的奖励使得秦军甚至有时会因为争抢敌军甲首而自相残杀,虎狼之名也是六国见此等野蛮行径而传出的,这样的军队六国岂能不畏之如虎?

最后,秦军的军事思想也深受墨家的影响,墨子离世后,墨家分裂为三派,其中相里氏之墨就成了后来的秦墨,在秦灭六国之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墨家的“非攻之攻”本质上并非指一味的防御,而是积极的防守反击,在防守之中寻找机会一举击溃敌军。

伊阙之战中,韩国相邀魏国一起进攻国内空虚的秦国,韩魏两国分别派出暴鸢、公孙喜两位宿将各自统领本国精锐袭击秦国。

此时秦国忙于应付巴蜀之地发生的叛乱,仓促之间能够抵御两国联军的部队不及对方的一半,因此秦国选择在伊阙这块易守难攻的地方固守壁垒,以逸待劳。

白起观察到两国联军貌合神离,没能形成掎角之势相互守望,在固守阵地的基础上派遣疑兵牵制韩国军队,暗中率领主力迂回包抄,闪击魏军。

击破魏军之后与此前的疑兵一同杀出,大破韩军,一战摧毁韩魏二十四万联军。

此后白起领导的长平之战以及王翦的灭楚之战,虽然都是主动入侵敌国,但进入地方国境之后都运用了防守反击的军事思想,攻防结合,牢牢把控着战场的节奏,可见秦军之强。

盛极而衰,秦军没落

扫平六国之后,天下还尚未真正归于一统,始皇帝胸中仍然激荡着天下一统的惊涛骇浪,大手一挥,一道道政令自咸阳而出,天下万民也随之而动,修长城,修驰道,修运河。

秦国一扫六国之后,环顾四周,南方还有百越之地未曾彻底臣服,因此集合七国之力三征岭南,虽然最后成功将百越之地纳入版图,却也使得秦军伤亡惨重。

之后又因为谶语所说“亡秦者胡也”,始皇帝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北上抗击匈奴,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匈奴溃逃,边疆安宁,再一次打出了虎狼之师的风采,然而背后却付出了无数秦军将士以及征夫的生命。

始皇帝死后,胡亥在李斯以及赵高的扶持之下继位,公子扶苏被害,天下人心动荡。

此后胡亥更是重用赵高,杀戮宗室,12个亲兄弟以及10个亲姐妹都被以随意诬陷的罪名诛杀,《李斯列传》这样记载“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

更有甚者,之后胡亥荒废朝政,耽于享乐,不愿如同古时候的尧舜禹那样为了治理国家而劳心劳力,因此责问丞相李斯。

李斯惶恐之下向胡亥献上了独断专权、酷法治民的治国方法,原本就十分严苛的秦法在胡亥的统治下更是堪称残暴。

天下经历了长久的战乱,人们希望能够休养生息,从前公子扶苏十分仁厚,始皇帝虽然因他的政见不与自己相同,时常触怒自己而斥责惩罚他,但天下人都知道皇位将来是公子扶苏的,人们都期盼着扶苏继位之后为天下带来安定。

然而胡亥逼死扶苏,施行更为残暴的统治,天下百姓苦不堪言,秦朝在这样的统治之下丧失了民心,不止此前的六国百姓,如今秦地百姓也不满于秦朝的统治。

《韩非子》里记载着这样一句话,“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大秦一统天下之后本有机会通过扶苏的上位来转变治国体制以及思想,然而沙丘之变打断了之一趋势,昏庸残暴的胡亥完全不具备领导秦朝改革的魄力与能力,进一步动摇了大秦的统治基础。

从前能够刺激百姓争相入伍、奋勇杀敌的二十级军功爵制在纷乱的战国时代结束之后也渐渐不适应于新的时代,没有高额的报酬,百姓源源不断前来投军的景象也再也见不到了。

从前的秦军擅长打大规模会战,无论是伊阙之战、长平之战还是王翦的灭楚灭楚,会战双方都是集结了大量的兵力,正面真刀真枪的对拼。

然而到了秦末农民大起义之时,天下烽烟四起,叛军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即使后来秦军消灭了陈胜建立的张楚政权也完全无法遏制其他叛军的扩张。

秦军十分难以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进行打击,往往陷入疲于奔命的救援状态之下。

曾经防守反击的军事思想也彻底失灵,叛军的军事素质普遍低下,但他们如野草一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往往秦军剿灭一批叛军离开之后,另一股叛军又在同一个地方冒了出来,他们往往不会主动进攻秦军,但却积极攻击守备空虚的郡县,杀戮秦朝的官吏,使得秦朝对于地方的掌控极为薄弱。

如此一来,曾经带甲百万的虎狼之师也渐渐消磨,不得人心的统治又让百姓恨之入骨,不适应新环境的军功爵制又能有何作为?

刀剑锋利,仓廪丰足,可百姓苦不堪言,又靠谁来打仗?

结语

《史记·高祖本纪》曾记载,刘邦攻入关中,进军灞上之时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享军士。

秦地的百姓们已经当了数百年的秦人了,却能如此欢迎攻灭自己祖国的沛公,这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吗?

虎狼之师,说到底也只是一个个渴望过上好日子的百姓组成,当大秦帝国的统治者们只顾自己享乐而视百姓如草芥之时,这些卑微如尘土之人又岂会为之卖命?

0 阅读:149

燕飞说剧

简介: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