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很努力却依然活在底层?只是因为还没有掌握这种分析方法

昊昊聊情感 2023-10-11 08:02:05
当年在四大做咨询,从小表哥做到了大表哥,做过的项目有三位数,最后发现所有的分析都万变不离其宗。 而且就我的个人经验而言,分析能力其实跟下棋很像。 下棋一比算力深浅,二比对棋谱的理解。 对应到数据分析上,下钻上钻就是“算力”,数据分析框架就是“棋谱”。 什么是上钻下钻呢? 例如:分析这个月的业务预算没有达成的原因。 第一步下钻: 这个月业绩没达成。为什么没达成?线索不够还是转化率不行? 转化率不行。为什么转化率不行?是人效不行还是人数不够? 人效不行。为什么人效不行?是方法问题还是态度问题? 方法问题。为什么会有方法问题?所有人都不会还是部分人不会? 部分人不会。为什么有人会有人不会?人员素质问题还是培训问题? 培训问题。为什么同样培训,有些人好有些人差?找具体案例来一个一个看。 销售营销话术为什么千奇百怪?全是野路子自己摸索的? 因为没有针对话术的专门培训。问题找到了,去迭代。 第二步上钻: 为什么要讨论销售话术?因为要提升销售转化率。 为什么要提升销售转化率?因为要提升销量。 为什么要提升销量?因为公司业绩目标定得高。 为什么公司拼命追求销量?为什么不追求利润?因为要抢市场。 为什么要抢市场?因为需要拿融资规模,同时阻击对手融资。 为什么要融资?因为想快速扩大规模三年上市。 为什么要上市?因为想重塑这个行业。 为什么要重塑这个行业?因为他太原始太低效,不符合简洁优雅的审美标准,让人犯了强迫症。 通过上钻弄清楚了“为什么”要做这个分析,又通过下钻给出了具体应该如何做的解决方案。 “算力”达到这个程度就足够了。 但有了“算力”就能下赢对手吗? 那可未必。 因为“开局”很复杂,不是“算力”能够算得过来的。 所以才需要去背“棋谱”,理解其中的一些定式,按照定式走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为中局、残局比拼算力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数据分析也有棋谱,我们叫他“框架”。 这个框架要满足没有遗漏和没有重叠两个标准,向上可以把公司概括成几个指标,向下可以则可以下钻到具体案例从而让我们看到问题的细节。 解决这些细节问题本身就是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我看来,目前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数据框架有且仅有一个,那就是财务框架。 就是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这三张表到明细账以及各种财务分析的那个体系。 既然财务框架这么好,为什么过去没有被重视呢? 因为过去的情况是,业务人员负责流程,财务人员负责数据。 但是业务需要数据去定位问题对吧? 没有框架怎么办? 只能像没头苍蝇一样自己乱飞乱撞,“创造”了各种五花八门的指标,而实际上却只是在重复发明轮子,这些指标都已经被财务框架所覆盖了。 财务就好到哪里去了吗? 并没有,他们对业务插不上手,于是只能自己在那里闭门造车的摆弄报表,弄出来一堆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希望业务部门如何做的分析。 这东西你让业务买账听你的? 怎么可能。 发生这种问题其根上的原因是什么呢? 就是把流程和数据硬生生地割裂开了。 为什么要割裂开呢? 因为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流程、数据都已经足够复杂了,很少有人能够两手抓,只能进行更细致的分工。 结果就是懂流程的不懂数据,懂数据的不懂流程。 但是现在不同了,代码在管理流程方面解放了绝大部分人力,而系统又自然而然地自动生成高质量的数据。 人终于可以从流程梳理和数据收集这种繁杂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了。 解放出来的人也终于可以去干点只有人才能够干的事情了,什么事情只有人才能干呢? 设置目标,拆解目标,对比现状与目标从而发现问题,并通过迭代系统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当然,这些也是数据分析的目标。 有了框架也就有了指标体系,将各项指标进行各种比较可以找到具体问题。 怎么比较呢? 无非就是跟预算比,跟行业比,跟竞品比,环比,同比,内部排名,排名之后再看看标准差。 找到问题指标,再用去下钻寻找解决方案。 找到解决方案之后,制定计划迭代流程系统。 一整套数据分析就闭环了。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0 阅读:1

昊昊聊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