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旭华的讲话里,感受中国的自信!

敬亭山听语 2025-02-20 18:48:36

黄旭华老先生是中国首艘核潜艇的总设计师,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共和国勋章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他在介绍我们第一代自己研制的核潜艇的性能时,他说,

1、美国核潜艇的功率是1.3万匹马力,我们比他大,大多少,没有说。

2、美国核潜艇的水下最高航速仅仅是23节,我们比他快,这一点黄老用了仅仅两个字,说明了我们的比他快的多。

3、美国核潜艇的极限下潜深度是230米,我们比他深,深多少,没有说。

4、美国核潜艇最长的航行支持力记录是83天零4小时,并且返航的时候,有几个官兵是用担架抬下来的。当然,这已经是当时最高的潜艇航行记录了。

我们的呢,当然比他长,长多少呢?黄老说,我们的成绩是90个昼夜,足足比他长至少7天,也就是164个小时,我们的水平是创世界航行最长记录的水平。并且我们的官兵返航的时候,所有的参航官兵都是精神焕发,神采奕奕,都是雄赳赳气昂昂地从潜艇跑到码头上,没有一人是用担架抬下来的。

黄老介绍中国的核潜艇的性能,有些数据可能要保密,所以不能说的很清,但是从黄老的语气里,从黄老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核潜艇的先进性,安全性,实战性,可以感受到中国人的自信。

这种自信来源于我们无数的科技工作者默默无闻的奉献,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他们用真实的经历证明了为什么是中国?中国为什么行的课题。

这种自信是我们对外交往的底气之源,是我们发展进取的动力之源,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信心之源。

黄老不仅是一个设计者,更是一个实践者,在核潜艇的研制过程中,在许多的试验科目中,黄老亲自登艇,现场指导。特别是深潜试验,黄老不畏凶险,亲身感受,到一线,到试验艇上,到下潜深度,收集资料,信息,解决各种应急问题。

黄老于2025年2月6日,离开了我们,但他给我们留下的大国重器,航行在祖国的各个海域,航行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守护着祖国的海疆,守卫着祖国的安全。

黄老还给我们留下了,他那种隐姓埋名30年,默默耕耘,自力更生,独立自主,敢于创新,勇于奋斗,白手起家,潜心钻研,忠诚国家的精神。

中华民族要想实现伟大复兴,就需要更多的像黄老那样的人默默无语的奉献,让我们向黄老致敬,向黄老学习,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做出应有的贡献。

0 阅读:1
敬亭山听语

敬亭山听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