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香港好就是“港吹”吗?

思聪谈社会 2023-07-25 22:38:01
老詹小注: 德民兄到香港探亲,发了一篇文章, 讲述他在香港吃面的故事。 文章发表以后,有读者送老李一顶桂冠:港吹。 老李是港吹吗?当然不是的。 老李再撰一文《同胞毕竟是同胞》, 写得朴实中肯,心平气和。 给老李戴帽者,不妨看看。 同胞毕竟是同胞 ——香港琐事 青龙刀 青龙刀笔记 前天,我在公号里发篇短文《香港排队吃碗面》,承蒙国枢抬爱,在其公号《码字工匠老詹》转发,引起反响。读者留言几十条,有一条留言送我一顶“桂冠”——“港吹”。留言的朋友显然不太了解我,在下写的几千篇“大块头”和“豆腐干”中,有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是献给内地的,只给香港一两朵。香港没去过几次,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想吹也吹出花来,何况,谁也没给我两块港币!既然成了“港吹”,吹吧!今天继续吹,写点香港琐事。日前去香港,行前听说飞机上出过点事,有位香港空姐用英语说了句难听话,内地乘客有意见。北京哥们温馨提示:“老爷子,你一不会英语,二不会粤语,普通话也不标准,土里土气退休老头,去了不怕受气——你又不是个受得了气的人!”我说:“共和国公民,合法证件,吃饭掏饭钱,住店掏店钱,乘车掏车钱,凭啥给我气受?我不气他们,不错了!”在港六七天,人家没给我一点气受,我也没给人家一点气受,以礼相待,相敬如宾,轻松愉快。告别香港,说点琐事。一、问路。想到附近小公园逛逛,走错路,问港人。他指路后还领走到十字街,看我不会走叉了,才放心。二、电梯。香港电梯多,一进去,互相点点头,微微笑,打个招呼,人多时,欠身让让。有次我乘错了电梯,出电梯摸迷了。没办法,掏出酒店房卡问一位港人,他领我改乘电梯,出电梯后又指路。我连说谢谢,他友好一笑,挥手拜拜。三、照相。登上太平山顶,请一位港人帮忙照相留念。他说我选的地方逆光,背景也非最佳,领我到另外一个地方,顶着烈日,连拍好几张,让我选。四、吃饭。上了一盘子蟹,服务员帮忙用剪刀剪虾壳,我示意先给年轻人吃。她说:“您是老前辈,先给您。”不小心,我的筷子掉地上,伸手去捡,她看我弯腰不方便,顺手捡起来,换一双,递给我。饭馆服务员“老江湖”了,不会看不出我是内地来的“表叔”,但结账时,她还欠身说谢谢。大概就是这些琐事。回北京后,老哥们说:“您运气好,没碰到那种自以为高人一等,歧视内地人的假洋鬼子。”“假洋鬼子”肯定有,但不是港人之主流,会越来越少;只要内地越来越好,内地人素质越来越高。内地人在香港,确实有被歧视的。别跟假洋鬼子一般见识,他们不配。咱们也不必怀有“被歧视”心态,人家没歧视也以为歧视了。只要自尊、自信、自强,过上好日子,何来歧视?何惧歧视?何况,同胞毕竟是同胞。
0 阅读:21
思聪谈社会

思聪谈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