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前中国外交部的工作人员杨军,因涉嫌间谍罪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这一判决,引起了国际社会,尤其是美西方国家的震动。
一个本应拥有光明前景的外交官,为何会走上背叛国家的间谍之路?
而澳大利亚方面对这一判决表示“愤怒”,我国又是如何回应的?
很多罪犯,都有一种“自我显示型犯罪心理”。
他们喜欢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故意留下一些“破绽”,作为一种“炫耀”。
还有一些罪犯,他们在长期内心的焦虑和对被发现的恐惧下,也可能表现出自我暴露的倾向。
2019年,我国国家安全局就逮捕了这样一名间谍。
不知是出于炫耀的心理,还是因为过于焦虑而借小说自我催眠,他居然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写了一部名为《致命》的系列小说。
结果,因为小说中的内容太过逼真,描写太过细致,最终暴露了自己的间谍身份。
杨军,又名杨恒均,曾是中国外交部的一员,后入澳大利亚籍,并从事间谍活动。
2019年1月,因涉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杨军被北京市国家安全局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并接受审查。
时至2024年2月5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杨军间谍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
杨军因犯有间谍罪,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
实际上,关于杨军的众多报道,对其生平的描述大都语焉不详。
除了学术领域外,杨军还拥有多重身份:
他是间谍小说的创作者、知名博主,同时还是一位“民主倡导者”,是“西方民主”的忠实拥护者。
杨军的公开履历显示,他曾在外交部任职,随后转战海南省政府负责招商工作,后又到香港经营旅行社。
之后他远赴美国成为智库研究员,最终移民澳大利亚。
在成为澳洲公民后不久,杨军开始尝试写作。
他以“谍战”为题材,创作了以谍战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三部曲——《致命弱点》、《致命武器》和《致命追杀》。
而这些部作品的问世,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他的真实身份。
1965年,杨军出生在湖北省的一个小地方。
父亲是乡村学校的校长,母亲在医院工作。
出生在普通家庭的杨军,却有着不普通的理想。
他从小就很擅长学习,成绩优秀,一心想要离开家,考到大城市去读书。
在所有科目中,杨军最喜欢的就是英语。
在当时的小县城里,会说英语的人屈指可数。
但杨军却能靠着父亲为他找来的几本英语书籍,自学成才。
在高中阶段,杨军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最终成功考入上海知名的复旦大学。
在挑选专业时,他选择了国际政治专业。
对于小地方长大的杨军而言,复旦大学宛如一个全新的天地,大城市上海的一切都令他陶醉。
在这里,他还遇到一位美国同学——佩恩。
佩恩不仅是哈佛大学派来的交换学生,还有一个秘密身份:美国派入我国刺探情报的间谍。
在佩恩眼里,单纯懵懂、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杨军,显然是一个理想的渗透目标。
随后的日子里,佩恩对杨军非常热情,总是给他许多帮助。
两人共同学习、生活,关系日益亲密,成为了好朋友。
在佩恩的影响下,杨军对美国的憧憬向往愈发强烈。
1987年,杨军从复旦大学顺利毕业。
凭借优异的成绩、出众的口才,他一毕业就成功进入外交部工作。
但不久后,缺乏国家使命感的杨军就发现,自己对外交工作不太感兴趣,也难以胜任。
1989年,他通过内部调动离开了北京,前往海南,结束了外交部生涯。
那时的海南高速发展,吸引了许多外商。
凭借着过去的外交经验和一口流利的英语,杨军投身招商引资的工作,结识了不少海外商人和官员。
杨军能力出色,工作认真,在在海南的工作越来越顺利,还在这里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不久后,他又把目光投向了经济繁荣的香港。
杨军对自己的能力和英语优势很有自信,他认为自己在香港肯定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于是,他辞去了政府的工作,加入了一家香港公司,担任高管。
“民主小贩”按理说,凭杨军的能力,无论在哪里工作,都应该能拥有一片光明的前程。
然而,老同学佩恩的一通电话,却搅乱了他原本安稳的日子。
接到佩恩邀请他赴美相聚的电话后,杨军利用职务便利,打着招商引资的幌子,前往美国。
在美国游玩的同时,杨军也毫不犹豫地接下了佩恩给他的“重要使命”,成为了一名间谍。
1997年香港回归后,杨军表面上进入了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从事国际战略研究。
实际上,他是以此为掩护,接受间谍的秘密培训。
1999年,杨军携妻儿移民澳大利亚,并加入澳籍。
在此期间,他虽以国际问题研究为主业,但也不断涉足旅游与贸易领域。
随着互联网在国内逐渐兴起,杨军就开始利用互联网“渗透思想”。
为此,他给自己取了“杨恒均”这个新名字,混迹各大论坛。
大概是因为从事过外交工作,杨军很懂得发言的“艺术”。
与那些喜欢直接站队的反动分子不同,杨军常常借由时事新闻发表评论,所言真假参半。
他不会发表过激言论,偶尔还会说些“公道话”,使他在网民那里收获了不少好感。
他还经常会摆出一副批评美国的姿态,实则还是含沙射影地抨击我国,鼓吹美国的某些制度。
归根结底,就是要混淆公众视听,然后借机极力宣扬西方的那一套“民主制度”。
比起那些明牌的“自由派”,杨军这样的人,更容易忽悠民众,影响力也更大。
杨恒均这个名字,也就成了早期互联网“公知”代表。
杨军并非第一个利用经济、学术交往,在我国从事间谍活动的“公知”。
步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面临的境外间谍情报活动日益猖獗。
这些间谍机构频繁通过学术研讨、民间交流等名义,企图浑水摸鱼,窃取我国机密信息,进行思想渗透。
2019年,当杨军接受审查之际,澳大利亚媒体就趁机大肆渲染炒作。
同年4月,杨军的妻子袁小靓呼吁澳大利亚政府向中国施压,要求释放杨军,并表达了对澳政府的失望。
澳大利亚国会情报委员会主席哈斯蒂,也恬不知耻地“帮腔”,声称:“所有澳大利亚人都应支持杨军……杨军作为澳公民被捕,意味着所有澳大利亚人被捕。”
2024年2月,北京法院以间谍罪判处杨军死缓。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内塞对此表示“愤慨”,并誓言,要继续为杨军的获释而努力。
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态度明确:“中国法院充分保障了杨军的各项诉讼权利,尊重并落实了澳方的领事权利,包括探视和获得通知等,并允许澳方旁听案件宣判。”
“中国是法治国家,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办案。我们敦促澳方切实尊重中国的司法主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杨军》
环球网《澳籍人员因涉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被采取措施》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假装在伦敦
缓个屁,直接五马分尸
陈信宏
这个满嘴沫子的也查查吧
miao呜
“杨军被北京市国家安全局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并接受审查”不应该是“接受调查”吧?我认为应该是“受到调查”,或者是“被查”!“接受”≠“受到”!
窥荷-
为什么不可以立即执行?
咚子君
,,他是外国人,恐怕在我国还有很多这样的人
人之初xd
啥人你们都留着!!!
Magic_gulu
杀,东方的躯壳,西方的
蘑菇酱
一个前途无量的人,却走上了间谍的死路
?x1ao
现在已经取消实行了吗?
Feixi
不爱国的能人高人,能力越強对国家危害越大。
鹏少
他写间谍小说被过安发现了[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渚寒烟淡
杀, 东方的 皮囊,西方的狗
全世界都2起来,
间谍不止他一个吧,普遍的查一遍,看看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