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二野第18军及各师师长、政委都有谁?后来结局如何?

孤云看过去 2024-06-22 19:21:39

二野第18军是由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20旅和豫皖苏军区的部队组成的。

第1纵队到1949年分成两部队,其中的两个旅(第1旅和第2旅)和豫皖苏军区独立旅组建成了二野第16军,另一个旅(第20旅)和豫皖苏军区组建成18军。接下来就和大家说说:1949年,二野第18军及各师师长、政委都有谁?后来结局如何?

第18军军部

军长:张国华

张国华是江西永新人。1929年,年纪还不到15岁的他,就奔赴井冈山参加了王佐、袁文才的部队,后来成为红一军团第2师6团团支书,参加了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经过“抗大”学习的张国华分配到115师政治部战士剧社社长,由于他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很快就调任直属政治部主任并随部进入晋冀鲁豫抗日第一线,他先后任八路军115师黄河支队政委,115师教导第4旅政委、中共冀鲁豫区第九(直南豫北)地委书记和第九军分区政委,第1纵队、第7纵队副政委,豫皖苏军区司令员,二野第18军军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张国华先后任西藏军区司令员,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政协主席,成都军区政委,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2年2月21日因病在成都逝世,享年58岁。

政委:谭冠三

谭冠三是湖南耒阳人,1901年生,1926年参加革命,后相继参加了秋收起义和湘南起义,曾任红3军第9师第25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1军团1师2团政治处主任等,参加了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谭冠三随程子华开赴冀中地区,先后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冀中军区一分区政委兼七支队政委、南进支队政委,冀中纵队政治部主任,中共豫皖苏八地委书记兼豫皖苏军区八分区政委,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第18军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西藏军区政委,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政协主席,最高院第一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5年12月6日在成都逝世,享年84岁。

副军长:昌炳桂

昌炳桂是江西安福人,1911年生。人们对昌炳桂的印象不深,主要是他的后来的军衔太低,仅授大校。其实昌炳桂参加革命时间挺早的,他在1930年就参加了红军,红军时期的最高职务是中央独立第1团的团长。抗战开始后,他先后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6团参谋长129师第2纵队副参谋长,第2纵队兼冀鲁豫军区教导第7旅副旅长,冀鲁豫军区五分区(鲁西南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7纵队参谋长,第7纵队第19旅旅长,中原地区鄂豫军区副司令员,鄂豫军区参谋长兼教导第1旅旅长、独立1旅旅长,第二野战军第19军副军长。

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军区支持司令部司令员,西藏军区第三副司令员,陕西省军区副参谋长。至于他为何仅授大校?原因和16军军长尹先炳类似。1978年7月12日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67岁。

第18军副政委有两位,分别是王幼平和王其梅

王幼平是山东桓台人,1910年生,1931年底随二十六路军在宁都起义后加入红军,曾任瑞金新编师秘书长、建黎泰警备区新编团团长兼政委等,参加了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他被派往鲁西北组织抗日武装,先后任中共鲁西北特委委员、军事部长兼10支队政治部主任,129师先遣纵队政治部主任,129师新8旅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代理政委,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城工部部长,豫皖苏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第二野战军18军副政委、五兵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调外交部工作,先后出使罗马尼亚、挪威、柬埔寨、古巴、越南、马来西亚和苏联等国,曾任外交部副部长,1995年3月28日去世,享年85岁。

王其梅是湖南桃源人,1913年生,早年因反抗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他在北平求学时参加了革命,不久被组织派往张家口参加抗日同盟军起义,后在冯玉祥部从事兵运工作。为了革命,他曾两度被捕入狱,出狱后被派往河南西华县管理学校以当老师为名继续从事革命工作,曾任西华县县委书记、中心县委书记、特委宣传部部长等职。抗战全面爆发后,他主持开办抗战训练班并组建抗战武装,其领导的西华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6支队睢杞太独立第3营后任营长。从此,也开始了他的军政工作生涯,他先后任新四军第4师33团政委,水东地区军委书记兼独立团政委,河南四军分区副政委兼地委副书记,豫西桐柏军分区政委兼地委书记,冀鲁豫六分区副政委,冀鲁豫六分区和豫皖苏五分区司令员、政委,开封市特别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二野18军53师政委,18军副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昌都地区分工委书记、先遣支队司令员兼政委,西藏军区副政委,中共西藏委员会书记、政协副主席、西藏军区副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7年8月15日去世,享年54岁。

参谋长:陈明义

陈明义是河南商城人,1917年生,1931年参加红军,曾任六霍县独立营政委,川陕省政治保卫局侦察队队长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先后任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作战参谋,太行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晋冀豫先遭支队参谋长,新编第4旅参谋长,冀南军区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冀鲁豫军区五分区副司令员,冀南军区参谋长,豫皖苏军区参谋长,第二野战军18军参谋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进藏后方部队司令员兼政委,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2年5月24日在成都逝世,享年85岁。

政治部主任:郭影秋

郭影秋是江苏铜山人,1909年生,早期从事教学工作,1935年入党并从事地下工作,抗战全面爆发后,他投笔从戎,在微山湖一带发动组织抗日,先后任湖西军分区司令员,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第18军政治部主任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郭影秋先后任川南行署副主任、主任,云南省长兼省委书记,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职,是我国知名的教育家。1985年10月29日去世,享年76岁。

后勤部部长由夏仲远担任。夏仲远1938年参加革命,曾在抗大任教员,豫皖苏地区专员,18军后勤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川南行署民政厅厅长,西藏工委财委副书记,三线建设101工程指挥部指挥长等职。

第18军下辖有三个师,分别为第52师,第53师和第54师。第52师

师长:吴忠

吴忠是四川苍溪人,1921年生。12岁参加红军,曾任红30军第90师268团政治处干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先后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排长、副连长,绥东游击大队任大队长,115师晋西独立支队第2团连长,教导第3旅8团营长,鲁西地区昆张支队支队长,冀鲁豫军区八分区第5团团长,晋冀鲁豫军区第7纵队20旅58团团长,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20旅旅长,第18军五十二师师长。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志愿军第12军31师师长,机械化师师长、军长,北京卫戍区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2月26日在海南逝世,享年69岁。

师政委:刘振国

刘振国是湖北孝感人,13岁参加红军,曾任红25军连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先后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8团营教导员,冀鲁豫支队第2大队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政治处主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直属工作部部长,冀鲁豫军区一分区政治部主任,六分区第10团政委,九分区政治部主任,独立第4旅政委,晋冀鲁豫军区第7纵队21旅政委,第二野战军18军52师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18军政治部主任,西藏军区政治部主任,贵州省军区副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6月22日在成都逝世,享年80岁。

第53师

师长:金绍山

金绍山是湖北大悟人,1915年生,15岁参加红军,曾任红25军连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先后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8团连指导员、第687团营教导员、营长、副团长,八路军第二纵队新2旅4团副团长,冀鲁豫军区四分区政治部主任,特务团政委,六分区政治部主任、司令员,豫鲁苏军区独立旅旅长,第二野战军18军53师师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西藏军区后方部队司令员, 西藏军区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6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42岁。

师政委:王其梅

后升任18军副政委,生平事迹见前文。

第54师

师长:魏洪亮

魏洪亮是江西赣州兴国人,15岁参加红军,曾任红一军团第1师13团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先后任冀中军区第33大队政委,第23团团长,九分区政委、司令员,冀中军区独立第8旅旅长,第二野战军18军54师师长,赣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南军区工程兵政治部主任,广州军区炮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5月24日在保定逝世,享年75岁。

师政委:罗野岗

罗野岗是四川新都人,1914年生,1932年在上海从事秘密工作,曾三次被捕入狱,抗战全面爆发后才被组织营救出狱,出狱后奔赴延安,先后任抗大第一分校2团政治处主任,第一分校政治部民运科科长、独立团政委、干部队政委,中共滨海区一地委宣传部部长,中共鲁南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山东军区警备第8旅副政委,鲁南军区一分区副政委,鲁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7师政委、第二野战军18军54师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空军第七航空学校、第六航空学校政委,空军工程部副部长兼修理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1年01月26日去世,享年67岁。

参考资料:《第二野战军》(中共党史出版社)

0 阅读:60

孤云看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