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0年代诗坛,群星闪耀,海子、江河、舒婷等诗人均在那一时刻,展现才华,但在这众多诗人中,顾城却又是较为特殊的一个,他虽有负面角度,却始终不乏那一抹对生命特有的感觉。
大多熟悉顾城的读者,都会认为他是一个非常纯粹的诗人,可是这位纯粹的人却做出了一件很人费解的事,那便是残忍杀妻后自杀。
21年后,他的情人临终留下一句遗言,却颇有古怪之色。
其实顾城会发生这种事件,主要是跟两个女人有关系,一个是她的原配,叫谢烨,一个是她的情人英儿,原名李英,这是一个不太复杂但却很狗血的三角恋,准确来说还有另外一个男人。
如果想要理清,就要的一段段的来,首先是原配关系,顾城和谢烨两人相识与交通工具有关,那是1979年,正值七月,23岁的顾城在一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火车上,遇到了21岁的谢烨。
当时的顾城已经成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而谢烨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因此两人颇有共同语言,一路上相聊甚欢,可惜交谈无尾,但火车有头啊,这次相遇伴随着火车到站而渐渐走向尾声。
在临别之际,谢烨将家里的地址告诉给了顾城,两人的关系也并没有随着列车消失而结束,反倒是伴随着多封书信不断发展,最终两人正式确定了关系。
可惜所有事情,都不会发展的一帆风顺,谢烨和顾城当时的感情是没有问题,但顾城本人并没有得到自己未来岳父岳母的承认。至于原因,一方面,因为顾城的诗人身份,他的职业收入并不固定。
另一方面,谢烨父母二人对顾城的性格不太满意,感觉有一些特殊,因此就不太支持两人的恋情开花结果,不得不说如果谢烨提早知道未来的结果,她应该会感叹一句,不听老人言,是真吃亏。
当然,此时的谢烨不会想那么多,她想的是奔赴爱情,再加上顾城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那便是棺材,好家伙,顾城表示你不答应,我就躺在里面不出来。
谢烨的母亲一看,连棺材都出来了,都开始怀疑顾城的精神问题,这二老为了女儿的终身幸福也是煞费苦心,顾城也是偏执的很,居然直接找了精神科医生诊断。
诊断结果正常无比,谢烨的父母亲也拗不过自己的女儿,无奈答应了婚事,两人也终于修成正果,可是这甜蜜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原因是另一个女人到来了。
列车上的情缘已经过去,诗会上的相识即将到来,此时的英儿是北大中文系的学生,她与顾城在一次诗会上正式相识,但英儿认识的,并不是只有顾城一个人,还有另一个男人,他的名字叫刘湛秋。
这两个男人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个他们都是诗人,第二个他们都是有妇之夫,但又有一个不同点,那就是对待英儿的态度,顾城明显更加认真,而刘湛秋却表示,我不可能因为你离婚,也不可能给你名分。
在这次诗会后,英儿同时享受着被两个男人喜爱的感觉,但明显英儿颇倾向于刘湛秋。
1988年,顾城离开中国,来到了新西兰,他在这里讲述的是中国古典文学,由于顾城并不太喜欢城市之中的复杂,便来到了激流岛追逐自由。
此时,英儿也在,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阶段的英儿已经和刘湛秋在一起了,但谢烨并没有反对她和顾城的关系,甚至还一力的促进两人达成关系。
其实谢烨作为原配,应该阻止这种事情发生,她不仅没有阻止,反倒是选择了促进和纵容,这本身就不太正确,再加上顾城的为人,或许从这一刻起二人的悲剧已然注定。
因为英儿和顾城在一起之后,非常青睐英儿,谢烨自然就成为了这种外遇关系的牺牲品,但她并没有太在意,此时谢烨的心中所想,很难去想清楚。
谢烨是一方面,没有及时止损,阻止这段关系确实有她的问题,但此时的顾城也是有很大问题的,这种问题体现在英儿出走之后;是的,你没看错,这个英儿跑了。
据说,英儿卷走了顾城和谢烨所有值钱的物品,这件事并不确定,但确定的是英儿和一个外国老头结婚了,至于原因,只是为了那一张国外的绿卡。
至于合不合适,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英儿这面是完事了,立刻顾城出现了问题,可能是红颜知己跑了,让他接受不了了,他开始对自己的妻子家暴。
果然,家暴这一话题从那个时期就开始了,但谢烨顾城二人获得今天的结果,两个人都逃不掉,一方面是顾城,他那极为偏执的性格让他接受不了英儿的离开。
另一方面则是谢烨的一味忍让,毕竟在谢烨的心里,顾城那层诗人的光环非常耀眼,她大多数所做之事,都是顺着顾城的意思,两人这种相处模式过了十四年。
从这里也就能看出,谢烨能答应顾城和英儿在一起的原因了,那就是长期的谦让和容忍,让她感觉顺着顾城的意思走,是一种理所应当,否则一个正常女人怎么能忍耐自己丈夫跟别的女人在一起厮守。
这并不科学,也并不现实,可惜这一极其不正常的景象便发生于此,但人的忍耐总是有限度,谢烨的爆发点就出现在顾城家暴之后,那时的她实在是忍受不了顾城了,于是便提出了离婚。
此时两人的矛盾已然激化,再加上谢烨提出离婚,顾城忍无可忍,拿起斧头将妻子砍倒,注意此时的谢烨还没死,顾城看到此番场景后,慌忙留下遗书四封,上吊自杀了,他的妻子也因为救治不及去世。
至于这个英儿,她曾和刘湛秋结婚,后与他离婚跑到悉尼,但过了一阵子两人又再次结合...
直到顾城死后21年,在病房上摇摇欲坠的英儿,给刘湛秋留下了那句:“我感觉还好,什么痛苦都没有”的古怪遗言,随之去世。
这句话或许只是表示她死的洒脱,或许是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原谅了害死顾城和谢烨的自己,不管怎么样,她的这句话,都没有明确表示歉意。
这里说一句,顾城到底是因为性格,做出惨剧,还是因为英儿,出现这一悲惨结局,值当吗?这里就看您怎么想这个问题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里面充斥着悲剧,顾城偏执,英儿自私,至于谢烨,她成为了顾城诗人光环的牺牲品,沦为了诗的活祭品,并没有及时修正顾城,最终牺牲了自己的一生幸福,或许悲剧的发生就是悲剧本身,仅此而已。
对顾城及其悲剧,您还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