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得了厌食症,怕外婆担心,硬生生把自己从75斤吃到了90斤

雨真说品质生活 2025-01-15 09:26:4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她硬生生把自己从75斤吃到了90斤。”这听起来像是励志故事,但背后却藏着一个不被大多数人了解的真相——厌食症。

厌食症,这个听起来遥远又陌生的词,其实并不罕见。它常常隐藏在那些看似健康的微笑背后,潜伏在我们对“完美身材”的追求中,甚至可能悄悄夺走一个人的生命。

厌食症:不是单纯的“不想吃饭”

很多人提到厌食症,第一反应可能是“挑食”“故意节食”,但事实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厌食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和生理疾病,医学上称为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患者通常会因为对体重和身材的极端恐惧而拒绝进食,即使体重已经低得危险,仍然认为自己“太胖”。这种扭曲的认知影响了身体健康,更对心理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伤害。

据《中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每1000人中约有0.3至0.5人患有厌食症,而女性患者占绝大多数。更令人警惕的是,厌食症的死亡率高达10%-20%,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病种之一。

而这背后,往往是“悄无声息”的挣扎,就像文章标题中的“妹妹”一样,她的经历让我们对这个疾病有了更深的感触。

从“75斤”到“90斤”,这段看似“成功”的故事

文章开头提到的“妹妹”并不是虚构的,她的故事来自我接诊的一位真实患者。

小琳(化名),今年18岁,刚上大学。她身高160厘米,体重一度跌到了75斤。家人发现她瘦得厉害,但她总能用“最近胃口不好”“学习压力大”等理由搪塞过去。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晕倒在宿舍,学校的校医才发现情况不对,建议家长带她来医院。

小琳的情况并不罕见。很多厌食症患者在早期会通过各种方式掩盖自己的问题,甚至在外人面前假装吃得很好。

在小琳的病例中,她之所以“逼”自己从75斤吃到90斤,并不是因为病情好转,而是因为她害怕外婆担心。问题是,这种“硬撑”的方式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反而让她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

厌食症是如何形成的?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一个人会发展到这种地步?难道就只是为了减肥吗?”厌食症的成因非常复杂,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

生物因素:研究发现,厌食症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家庭中有其他成员患有饮食障碍,患者的发病风险会增加。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的紊乱也可能影响食欲和情绪。

心理因素:厌食症患者通常是性格内向、追求完美的人。他们对失败和批评极其敏感,容易因外界评价而感到自卑。这种对“控制感”的渴望,常常通过控制体重来体现。小琳在治疗过程中就提到,她觉得自己“只有瘦下来,才是值得被喜欢的”。

社会因素:不得不说,现代社会对“瘦”的过度推崇是厌食症的重要推手。各种媒体广告、明星形象无一不在强化“瘦就是美”的观念。尤其是对于青少年,他们的自我认知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你以为只是“瘦”?其实后果很严重

厌食症是“吃不下饭”那么简单,它对身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危害:

营养不良:长期缺乏营养会导致全身器官功能下降,最明显的是皮肤干燥、脱发、免疫力下降。

内分泌紊乱:女性患者常出现闭经,男性患者则可能出现性功能下降。研究表明,长期内分泌失调甚至会导致不孕不育。

心血管问题:由于体内脂肪储备不足,心脏无法正常工作,可能出现心率过慢、低血压等问题。

心理问题:厌食症患者常伴随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自残或自杀倾向。

以小琳为例,她在75斤时心率低到每分钟50次,血压也只有70/40mmHg,医生告诉她家人,如果再拖下去,可能会发生心脏骤停。

厌食症能治好吗?关键在于“心”

厌食症的治疗不像感冒发烧,有药就能治好。它需要心理干预和身体治疗相结合,并且需要患者和家人的共同努力。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厌食症康复的核心。认知行为疗法(CBT)被广泛应用于厌食症的治疗中,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和饮食行为。

营养干预: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逐步恢复体重。但需要注意的是,体重增加并不等于病好了,心理问题解决才是关键。

药物治疗:对于伴有严重抑郁或焦虑的患者,可以使用抗抑郁药物辅助治疗。但药物只是辅助,不能取代心理治疗。

家人支持:家庭在患者的康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理解和包容,而不是责备和强迫,才能让患者感到安全和被接纳。

别再说“多吃点就好了”

很多人对厌食症的误解,往往来自于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厌食症不是矫情,更不是“想不开”,而是一种需要专业治疗的疾病。如果你身边有人出现类似症状,请不要劝他们“多吃点”,而是鼓励他们寻求专业帮助。

小琳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在接受了半年多的心理治疗和营养干预后,她的体重终于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心理状态也逐渐稳定下来。她告诉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和自己的心“和解”,而这需要一个过程。

如何预防厌食症?

培养健康的审美观:不要盲目追求“纸片人”身材,健康才是最美的。

重视心理健康:一旦发现自己或身边人对体重和饮食过于执着,及时寻求心理咨询。

学会自我接纳:每个人的体型都是独一无二的,与其追求完美,不如学会欣赏自己的不完美。

家庭教育要科学:父母应避免对孩子的外貌进行负面评价,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而是成绩和外表。

厌食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无知和忽视。就像小琳的经历告诉我们的,爱与支持是治愈的良药,而真正的健康,永远是“瘦下来”那么简单。

参考文献:

1. 《中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2. 《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中华精神科杂志

3. 《饮食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

0 阅读:152
雨真说品质生活

雨真说品质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