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无意刷到一个片段。
白百何和佟大为饰演的《我们的婚姻》,一个本来985高材生的姑娘沈慧星20多岁放弃了高薪工作结婚生子,当了6年的家庭主妇。
这6年来她从买房子、装修、搬家等等,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儿全部都由她一个人前后忙活,生活快把她打磨成“包工头”了。
而她的老公在家十指不沾阳春水,孩子上几年级,哪个班,什么时候开学,家里东西等等一无所知。
结果呢,老公经常傲慢地嫌弃老婆在家Out了,当老公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他在家显摆:
你没上过班你不懂,你老公就是活生生的好男人指南,我全凭一己之力,带着咱们全家实现了消费升级。
我全凭一己之力,也就是他老婆没有为家庭做出任何贡献,功劳全部在老公身上了。
沈慧星的愤怒和委屈是:
她跟老公同样高学历,但是她放弃了事业,为了照顾孩子和家,她舍掉了自己的梦想,牺牲了这么多,却换来老公觉得她是吃闲饭,被社会淘汰,没有价值的女人。
为家庭做出了牺牲,却被另外一半视为吃白饭之人,对于一个全职妈妈来说这是多么大的委屈。
剧中,有一个全职妈妈说了这么一段肺腑之言:
全职妈妈的痛点就是:
自己没收入,只能伸手找老公要钱,花在孩子身上的钱还好说,要是花在自己身上的钱,那就得找点儿借口,要是把钱花在娘家人的身上,那简直跟伸手要钱的乞丐没两样。
这个妈妈为了能给娘家父母谋取旅游的机会,她故意找机会练瑜伽摔坏腿,然后把名额让给自己娘家父母。
看的我真的觉得好心酸。
我的学员中,就有一个全职妈妈,在婚姻中太憋屈了。
这个妈妈在家照顾2个孩子和瘫痪在床的婆婆,老公在外创业,但是每一次老公把各种应酬的钱都留出来了,唯独不给家里留下富余的开销。
每一次孩子吃喝需要花钱,这个妈妈找老公要钱的时候,老公就发脾气:你只知道要钱要钱,赚钱多难你知道吗?
因为家庭开销需要花钱,两口子没少争吵。
这个妈妈心里憋屈的时候,就给我哭着发语音:
涔汐老师,我给孩子要点儿生活费咋这么难啊?做女人咋这么难啊?
我想工作,但是孩子怎么办?可是我在家里照顾孩子,我怎么赚钱呢,我多么希望我可以在职场上叱咤风云,我随意支配我的钱财,我买我想要的一切,我再也不想过抠抠索索伸手要钱的日子了。
以下我的分析,希望大家看下去:
其实,婚姻就好比开公司。
一个公司里,有财务部门、人事部门、行政部门、销售部门、产品研发部门等等,你不能说卖出产品的销售部门是为企业做贡献,而产品研发、人事、行政、财务部门功劳就是0 吧。
夫妻双方其实就相当于开公司的合伙人,在外赚钱的就相当于销售部门,但是如果没有产品的研发、生产、人事、财务等等在后勤做保障,你一个销售部门能创造业绩吗?
同样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应该明白:
家庭并不存在谁养着谁,而是互利共生。
比如公婆生病了,没有妻子的照顾,丈夫能安心上班吗?
如果孩子需要人照顾,没有妻子,丈夫能出差吗?
如果妻子无法照顾后方,家庭是不是需要额外支付一份费用给保姆呢?而这个“保姆费”是不是照顾家庭的一方省下来了呢?
所以一个全职妈妈或者全职爸爸,等于替对方承担了本该他也需要承担的家庭责任,才能保全对方全力以赴地在职场上打拼。
我们再来谈谈职场:
不管是在投资界,还是在职场提拔人当管理者,有一些潜在的标准那就是:
夫妻是否和谐,家庭是否和谐?
投资人他们这么回答:
我们投资投的是人,如果一个创业者有不稳定不和谐的婚姻,我们很可能放弃投资。
因为这些投资人见证过,太多企业老板因为离婚,导致企业股权归属的问题,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问题,企业名声的问题,最后企业土崩瓦解的案例了。
同样,不管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我见过不少领导提拔人有一个标准:
家庭是否和谐,因为家庭和谐之人,他才有更多精力和心思干事业。
其实,这也间接说明了:
照顾家庭的一方,在伴侣事业的道路上,真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一个能够在事业上混得风生水起之人,背后一定有一个帮他打理好后方的贤内助,等于你的功勋章上有对方一半的功劳。
在婚姻中,其实学会尊重另外一半,恰恰是在尊重我们自己。
一个能把家庭经营好的人,说明他懂感恩和包容,他懂得体谅和理解,只有相互包容、体谅、理解和感恩,并且尊重对方价值的婚姻,才能长久。
当你站在开公司的角度去看待婚姻的时候,你才能看清双方的价值。
作者简介:张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头发虽长见识不短,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职场的认知大坑,欢迎关注@我是涔汐,一个让你增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