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科举文男主嫡母后》
作者:珊瑚与夏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7eb94ddd7b1d52ea225c300572b8be0.jpg)
简介:
一朝穿越,林初微成了科举文男主的反派嫡母,在做出一系列针对男主陆峥的作死行为后,最终落得被休弃的凄惨下场。
且刚穿来不久的林初微就被人告知,她那远在泉州的便宜爹爹趁火打劫,在她上花轿之前,敲诈了夫婿陆今安三万两白银。
林初微:……
已经可以预见远嫁后的艰难生活。
好在养子陆峥是科举文男主,终日与书本为伴,对府中诸事毫无兴趣;夫婿陆今安远在京城钻营夺嫡大计,一年都不见得回来一次,更不会找她麻烦。
按着书中设定,她的丈夫和便宜儿子都是世所罕见的才貌双全,一个杀伐果断,手腕卓绝;一个智力超群,厚积薄发。
这样的极品男主配置不是她此等凡人能随便消受得起的,远离主角团是每个炮灰女配应有的职业素养。
林初微为人从不打无把握之仗,积极存钱准备后路的同时早早写下和离书,根据实际情况每日增增减减。
正值皇帝年迈立储之际,朝堂内外总有风波,家里一直还算风平浪静,直到有一天,她那长达三页的和离书被发现了……
精彩节选:
林初微再次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置身在一处古色古香的喜房当中,触目所及的床幔、窗纸和龙凤花烛都是一片喜庆的红色。
素月听到动静走上前来,对着初微关切道:“夫人醒了?可感觉好些了吗?”
初微的头还是有些晕眩,胸口似是堵着棉花一般闷得厉害,但比起拜堂时晕倒的那会儿的情况来说,的确是好了一些。
她艰难地点了点头,对着素月问道:“我是怎么来了这里的?”
绯月端着刚沏好的温水过来,一脸忧心道:“您病得太厉害,跟姑爷拜堂时候就晕过去了,是奴婢和素月姐姐扶着您拜完了堂,又把您送了回来,您一觉就睡到了现在……”
“真是吓死奴婢了。”素月也道,“看您这会儿醒了之后,奴婢的心还跳得厉害呢。府上老夫人刚刚遣嬷嬷来说,等您醒来以后,会请大夫过来给您瞧瞧,奴婢过会儿就去禀报。”
这两人是从林家带来的婢女,自幼就跟在小姐身边的,此时的关心也是十二分的真情实感。
这几日实在折腾得够呛,初微开口,声音都有些沙哑:“大概就是晕船,再加上有些水土不服,没什么大碍。”
素月松了口气:“那就好。”
初微就着绯月的手喝了几口水,刚要起身发现又是一阵天旋地转,便认命般地躺了回去。
“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姑娘。”素月道,“刚刚过了巳时。”
初微点头。
眼下已经过了新妇请安的时辰,待要起床想来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
“身上还是乏得很,容我再歇会儿,你们也别守着我了,去找些吃的东西垫垫。”
“是。”素月应道,“我和绯月就在外间候着,有事您只管叫我们就好。”
整整睡过一天一夜后,此时的初微人已经不困了,只是身上有些没有力气。
此时两个婢女都去了外间,只余了她一个人,也是难得的清静时刻。
十天之前,原身在乘船途中不慎落水,高烧不退,彼时车祸遇难的初微便穿了过来。
这是林家大小姐第一次走水路出门,从泉州到青州整整半个多月的时间,不是为了游玩或者探亲,而是为了嫁人。
她要嫁的是当朝最年轻的实权三品,当今圣上跟前的红人,礼部侍郎陆今安。
陆家是青州颇负盛名的世家,有家产,有底蕴,祖上曾出过两位一品大员,父亲曾官拜正二品左都御史,后来因公殉职,谥号“忠毅”。
但其实初微知道,除此之外,陆今安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科举文《青云之上》男主角陆铮的养父,文中杀伐果断、手腕卓绝的高位权臣,几乎是男主外挂一般的所在。
在原文当中,男主陆铮智力超群,厚积薄发,虽然科考过程当中也有波折,但仍旧一路青云直上,最后拿到了殿试状元的好成绩,顺利走上官场。
幸运的是,她看过了这本书。
不幸的是,因为原文太长,当时的她只读了大半,还没看到结局就穿越了。
但不看到结局不影响她的角色。
她所穿成的是原文中初期的反派角色之一,男主角陆铮的养母林氏。
在原文当中,她因为丈夫不喜,养子的不亲近而心生怨怼,后来在外人和下人的挑唆下,做了一系列针对男主陆铮的事情。
在两人成婚的第三年后,忍无可忍的陆今安跟她提出了和离。
当时发生车祸的一瞬间,林初微突然明白了那个词语“灵魂出窍”的感觉。
她原本以为自己会就此告别人世间,没想到会突然穿越到这个世界。
她穿越过来被救醒后,也拥有了原身的全部记忆。
原身的父亲只是八品小吏,祖父曾经官至四品,在朝中也有些地位,但却早早亡故。
陆今安根正苗红,父亲是曾是宫中皇子的先生,自己又是五皇子的伴读,自幼在宫中长大,深得天子信赖,按理说是不会娶这样一个八品小吏之女。
但凡事总有意外。
书中也交待得清楚。
皇帝膝下的永嘉公主一直很喜欢陆今安,有想要招他为驸马的想法,但因为她和三皇子都是德妃所生,三皇子又和五皇子向来不对付,五皇子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陆今安自己也有顾虑,因为大皇子在夺嫡一事中早已出局,身为太子的二皇子又在多年前被废,三皇子母家势大,觉得自己已将太子之位揣进了怀中,行事日渐高调嚣张,早晚出事,所以陆今安不愿和三皇子的胞妹扯上任何关系。
但公主和德妃那边摆明了看中了他,京城的世家闺秀再是看好于他,陆今安也不敢随意求娶,这么做摆明了就是表示,这家姑娘在陆家看来比公主还好,我宁愿娶了她也不愿娶永嘉公主,是明晃晃打脸的行径。
陆今安这么一拖就把年纪拖过了二十四岁,而事件爆发点就在就在几个月前的贵妃生辰宴上,永嘉公主借着酒劲要求父皇给自己和陆今安赐婚,五皇子则竭力反对,最后兄妹两个在席间为了陆今安的婚事吵起来了。
幸而贵妃一向勤俭不喜奢华排场,这次的生日也只是在自己的宫中设了一个私宴,过来参加的人也都是亲近之人,没丢人丢到外头去。
皇帝最后出来和稀泥,将两人各打五十大板,先是批评了永嘉这几年的行事张扬,又骂了五皇子为人不见长进,而后将陆今安叫了进来。
皇帝对子女还算有慈父之心,对陆今安这个臣子却没那么客气,就差指着鼻子骂他祸水了,让他赶紧回去想法子娶门亲事。
陆今安回到青州跟祖母商议,陆老夫人很快就给他出了个主意。
大概十几年前,祖父曾在诚郡王家宴上,遇到了一个幼年时关系极好的同窗,两人多年未见,一见面差点“执手相看泪眼”,几杯之后又一时上了口,口头给两家孩子定了娃娃亲。
当时在宴会上的人不少,满屋子都是朝中大员,说起来也都算是人证,况且这位郡王还是永嘉公主的长辈,说出来的话也能令公主信服。
如此一来,陆今安就是遵循家中祖父遗愿娶了林初微,谁都说不出什么来。
所以陆今安在和祖母商议之后,才会定下了娶初微过门。
这桩婚姻里本就充满了无奈和交易,加上陆今安这个人恃才傲物,冷心冷情,对周围人要求很高,对枕边人想来尤甚,纵观全文没有任何一个女性角色能够走进他的心里。
何况剧情就在那里摆着,等三年之后陆今安避过风头,大概率还是会跟她和离。
初微觉得,如果她注定会是这么一个结局,那就不要打无把握之仗,也该提前置办一些产业,等到离开时候也能从容一些。
宁寿堂内,一个青衣婢女快步走进来,对着上首身着深棕绣金葫芦双福的褙子的老夫人报道:“二爷来了。”
陆老夫人应道:“让他进来。”
陆今安的父亲十几年前因公殉职,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又受了父亲早逝的影响,三年之前也故去了,家中唯一能商量事情的长辈也只有祖母了。
陆老夫人对这个孙儿一向慈爱,听说陆今安要过来,一早就安排了他喜欢的茶水和点心。
陆今安给陆老夫人请安过后,便在祖母示意之下落座。
陆老妇人对着孙儿温声询问道:“可定好什么时候回京了?”
陆今安道:“大概就是三天后。”
青州距离京城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陆今安如今身居要职,婚假原本就没几天,基本来来回回都在路上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陆老夫人轻叹一声,道,“你收拾妥当后就回京吧,不必挂心家中之事。
陆今安点了点头,用了口茶水后复又开口问道:“听说三姑母走的时候,闹得有些不太愉快,究竟怎么回事?”
上前来给陆今安换茶的赵嬷嬷道:“三姑太太嘴碎,当着满屋子宾客的面,直言新娘子在拜堂时候晕倒这事不吉利,老夫人不待见她也是常理儿。”
“是本该让她歇息几日的,又怕误了吉时,所以才着急拜堂……这事倒也不能怨到新妇头上。”老夫人对着陆今安道,“不过我听陆简和全茂说,在她上花轿之前,她的父亲强要了三万两白银,才耽搁了这两天的功夫,可有此事?”
陆今安道:“确有此事。”
“我还听说,即便林家得了三万两银子,交到她手里的却是一文没有,都要留着给继母所生的两个幼弟娶亲。这民间有句俗语,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这事跟她也无关,你别怨她。”
短短一会儿谈话功夫,老夫人就强调了两遍“不要怨她”,倒也不是对这个孙媳心中有多满意,只是觉得事情已经发生了,再追究下去也没什么意义,想要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维持家中体面。
陆今安也认可这个观点:“孙儿知道。”
一旁的赵嬷嬷却忍不住打岔道。
“那林氏不过泉州小吏之女,能嫁到咱们府上已是高攀,要不是永嘉公主这么横插一杠子,哪里就能轮到他们家?偏生林家行事还这样不讲究,早议定了的事情,临嫁之前公然加价……”
实在是让人看不上。
“除了她也再无旁人。”陆今安口气稍显严肃道,“嬷嬷以后也别说这话了。”
皇帝都发话让他娶亲了,他就不能抗旨,况且林家为了这事的确也承担了风险,别说林老爷张口要了三万两,就算加到了五万两,该给还是要给。
正当此时,老夫人身边的另一员得力干将钟嬷嬷从外头走进来:“大夫已经去给二夫人瞧过了,说是身体虽然虚得很,但应该没什么大碍,卧床好好将养一阵儿也就好了。”
“那就好。”若是林氏一嫁过来就出了事,少不得陆今安要背上“克妻”的骂名,陆老夫人松了口气,道:“我这里没事了,你去看看你媳妇吧。”
陆今安起身:“是,孙儿告退。”
成婚当天,林初微晕倒在了喜堂之上,还是丫鬟扶着她拜堂完毕后回了房间,后来掀盖头合卺酒等步骤也通通省略。
拜堂之时,林初微还盖着盖头,大家只能看到她的身形,并不能看清面容。
这还是陆今安第一次看到这位结发妻子的真容。
她面容清丽,五官精致,虽然此时紧闭着眼睛,面色也有些苍白,但依然可以看得出是个难得的清秀佳人。
素月对着陆今安行礼:“二爷,大夫说我们姑娘病得有些厉害,需得好生将养几日,今日怕是不能去老夫人那里敬茶了。”
陆今安虽然没有晕船的经历,但从前念书时就听同窗说起,晕船之人最是难受,且轻易不得缓解,有些甚至能把胆汁都吐出来。
她曾在出发之前不慎落水,加上晕船和长途跋涉的水土不服,的确需要休养很长时间。
“无妨。”陆今安道,“祖母一向开明,不会计较这些。”
临走之前,陆今安再次看了一眼床上的羸弱美人,仿佛出门稍稍一站就要被风吹坏似的,又对着两个婢女叮嘱道:“照顾好你家你主子。”
两人连声应了下来。
陆今安离开正屋之后,出门没走多远就遇到了自己膝下的养子陆峥。
陆峥对着陆今安行了一礼,主动解释自己来意:“今儿一早过来了正院拜见夫人,嬷嬷说她身体抱恙,怕是要过会儿才能清醒,所以这会儿过来看看。”
陆峥今年刚满十岁,往常这个时辰都是在书院念书的,这次是因为父亲成婚才特意同先生请了两天假。
陆今安道:“她如今身子不好,若过了病气给你反而不能安心,等她身子好些你再过来也是一样。”
陆峥垂首应道:“父亲说得是。”
距离上次陆今安回府又过去了小半年的时间,府中诸事有祖母和长嫂打理,一切都井井有条,他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这个儿子。
“近来在家中可好?”
陆峥答道:“一切都好。”
陆今安也知道,陆老夫人当初竭力反对他收养这个孩子,后来也是实在拗不过他才应下来。
祖母的态度都摆在那里了,大哥大嫂自然也不会对这个孩子过多上心。
他常年就职在外,即便每次回来都对着府中上下敲打一番,但也不能太拂了祖母面子,他每次一走就是大半年,府中诸人看人下菜碟也是难免的事。
虽然陆峥每次都说“一切都好”,但陆今安知道,他在府上一定没有少受委屈。
他本意想让这孩子做个富贵闲人,一辈子护他周全,奈何陆峥天性聪颖又好学,让他莫要读书科考的话实在说不出口,便也只能随着去了。
但适当的建议还是要有的。
陆今安道:“听宋先生说,你勤学苦读,甚为用功,我心中欣慰。只是一样,咱们这样的人家,不必只奔着科举出仕这一条路子走,若是用功太过,亏了身子,反而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是。”陆峥应道,“儿子谨遵父亲教诲。”
这两个都是平日里都是不喜言谈的人,简单交流过几句之后就再没什么好说的,又走了一段路就分道扬镳了。
大概是老夫人发话的缘故,这几日一直没有人来正院打扰初微,听绯月说,之前陆今安曾经来过两次,正好她都在睡觉,也就没见到他。
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天之后,初微身上终于有了一些力气,觉得总闷在屋子里也不是个事儿,想要出门走走。
素月是初微过逝的母亲给她挑的丫鬟,虽然只有十七岁的年纪,但已然很有大人的样子:“姑娘要么在房里歇着不出门,若是出门就要先去给老夫人请安,否则让旁人看着也不成规矩。”
初微点头。
她主要就是有些晕船加上水土不服,歇了这几日身体好多了。
既然已经嫁了过来,总不能一辈子躲着不去请安,早晚都要去的。
整日闷在屋里反而容易闷出病来。
说话之间,老夫人身边的赵嬷嬷走了进来,对着初微道,“老奴给少夫人请安,二爷今儿就准备启程回去了。老夫人发话,若是二夫人身子方便,就一道儿过去宁寿堂见见。”
绯月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姑娘您能起身吗?要不要再歇两日?”
听说在两人成婚那天就有个姑母在那里闹,说这样的新娘子不吉利,宾客也都在窃窃私语。
初微虽然昏睡过去并不知道这些事情,但是绯月两个这几天都听了不少,大户人家一向在意这些东西,她有些怕就这么过去老夫人会为难她。
初微心中倒是没有多少波澜。
她也算是经历过了生死的人,如今再世为人,又是在自己可以预知结局的书中的世界,心中反而平静了不少。
这个世界的女子没有工作,毕生的主业就是伺候公婆和丈夫,只有熬到日后子女成器,自己也成了老夫人之后,才能够实现真正的“退休”。
而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和离也是退休的一种,离开这个本无血缘关系的家庭,日后什么都不用再管,什么人的感受都不必顾及,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未尝不是一种好事。
初微安抚性地拍了拍绯月的手背,示意她不必担心。
“好,我跟嬷嬷一起过去。”
陆家人口相对简单,因为要给陆今安送行,所以家中诸人来得齐全。
陆今安的祖母陆老夫人、大哥大嫂,未出阁的小妹和父亲的两个姨娘都在。
初微上前,在嬷嬷的指引下一一见过。
陆老夫人大概五十岁出头,是那种有些严肃刻板的世家老夫人形象,五官端正耐看,年轻时候大概也是个标致美人。
陆家大哥陆进之生得不错,说话也和气,只是少了几分年轻人的意气风发,想来这几年过得并不算顺遂。
陆家大嫂王姒看着似乎比大哥年长几岁,看着也是很会来事儿的年轻妇人,一早就陪在老夫人身边说笑,妙语连珠之间逗乐老夫人好几回,又道膝下哥儿前几日受了风,这次不能出来拜见小婶,改日再带去正院给初微赔罪。
陆家小妹陆琳琅生得标志,人也腼腆,红着脸上来跟初微见礼,规矩退到了一边。
两位姨娘老夫人都无意介绍,初微也只能暂且无视,等日后再做了解。
初微收受了老夫人和大嫂的礼,又给小妹陆琳琅送了备好的红封。
初微刚坐下没一会儿,又有婢女带着一个小公子走了进来。
“这是峥哥儿,今安的养子。”老夫人道,“峥儿,还不快过来拜见母亲。”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科举文男主陆峥了。
初微听到介绍,险些端不稳手上茶盏。
此时的陆峥还不是一路过关斩将斩获魁首的开挂男主,只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和初微前世的小侄子一般大,眉眼还有几分相似。
初微的嫂嫂是银行管理层经理,哥哥做外贸时常不着家,侄子在妈妈家里长大,而初微的高中和大学都是通校,跟小朋友感情也最好。
原文中的陆峥是疏离而冷淡的性格,初微上来就做这么一个十岁少年的养母,原本对这段关系没什么信心,觉得这孩子定然不好相处,此时代入自家孩子后,反而多了几分亲近之感。
陆峥上前给初微行礼:“拜见母亲。”
初微连忙起身上前,把陆峥扶了起来,又从素月手中接过红包递到了陆峥手中。
如此,家中众人初微算是全部见完,除了她那拜过天地的夫婿陆今安。
老夫人此时才后知后觉对着身边婢女问道:“春雨,二爷呢?怎么还没过来?”
那婢女回道:“卫家老爷来了,说是有要事跟二爷相商,现下怕是还在书房。”
正在此时,陆今安身边小厮来报,说二爷今日在前头和卫大人用膳,老夫人不必等他开餐。
陆老夫人笑着摇头道:“原本就是为他准备的送行宴,他倒好,又去忙公事了,倒把咱们给撂在了这里,好歹还算知道遣个人过来说了一声。也罢,不必等他,咱们先吃便好。”
初微如今是“体弱多病”的人设,不必事事奔前,只等众人落座之后才蹭去了桌边,在老夫人空着的左手边位子坐了下来。
古人一向以左为尊,按理说老夫人左手边是小辈当中最尊贵的位置。
初微记得,在小说原文当中,陆今安的这位大哥并非正室所生,且考了十几年仍只是个秀才,后来也基本放弃了科考这条道路,帮着家中打理一些产业,所以这夫妻两人在陆家地位难免会低一些。
初微猜着,这个位置大抵是留给陆今安的,只是今天陆今安不在,所以也就便宜她坐在了这里。
既来之,则安之,反正她是个再过几年就要离开的人,也不必做成王姒那样的完美孙媳形象,初微稍稍谦让了两下,便安稳坐了下来。
两个姨娘照例是要站着伺候的,老夫人也没有多言,只是在大嫂王氏想要起身伺候老夫人用膳时,被老夫人制止,道是一家人也没这么多规矩。
大嫂王姒本来也是虚让一下,祖母不让她伺候,她也就坐了下来,边用膳边观察坐在自己对面的新弟媳。
王姒也知道,二弟曾在京中为官多年,京中好些世家都对他极其看好,不光宫中德妃所出的永嘉公主,还有好些郡主郡君也有意招婿,她也一直好奇二弟会娶一个什么样的显赫贵女回来,没想到竟是这样一个家世平平的姑娘。
听说林初微娘家父亲严苛,继母刻薄,她自己又是个泉州小门小户的姑娘,王姒原想着,初微嫁到陆家这样的人家难免畏缩。
可她并非如此。
可能大病初愈的缘故,初微行动有些慢半拍,却并未露怯,有种难得的落落大方和恰到好处的不卑不亢。
虽然第一次来家里陪着太婆婆用饭,话也不多,但却不是一味的讨好逢迎,反而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无畏心态,让王姒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前院书房内,陆今安上一秒还在礼数周到地送卫大人出门,下一秒等卫大人出门之后,他的眼神就彻底冷了下来。
五皇子和三皇子二人这几年纷争不断,就在三个月前,五皇子母家最得力的一个表哥被三皇子参了一本,折了进去。
这位表哥原本帮着五皇子做了好些不上台面的差事,如今他人进去了,又一时找不到接盘的人,他手中的大半活计就交到了陆今安的手里。
陆今安心里最是不耐烦这些事情,想要同五皇子切割却又不能。
他的父亲曾做过五皇子的先生,他则是五皇子从前上书房的伴读,若是现在选择和五皇子一系切割,难免被扣上“心狠背主”的帽子,就常理而言,没有一个上位者会愿意用这样绝情狠心的人,除非他打算做一个孤臣。
但古往今来,孤臣的亲眷大都没有好下场的,他还有这么一大家子亲人,所以不能去赌,只能把五皇子交代的差事应付下来。
宁寿堂内,初微等人将将用膳完毕,就听得婢女来报,二爷来了。
陆老夫人微笑道:“你媳妇一早赶来给你送行,等了你这半日,可算来了。”
陆今安也在第一时间注意到了坐在祖母身边的红衣女子。
他们虽为夫妻,但实际上并未见过几面。
前几天她病得厉害,每次他去正院都在昏睡,这还是他第一次对上她的目光。
陆今安的婚假也不是白歇的,成婚第二日就去了城郊帮五皇子外祖办了两件私事,回来之后又帮着五皇子打点地方势力和官员,这几日都在忙进忙出,连给她诊脉的大夫都是祖母帮着请来的。
陆今安自认这个丈夫做得并不算好,既没有在新婚妻子床前嘘寒问暖,也没有伺候汤药,甚至因为回家太晚,为了方便又怕打扰于她,直接歇在了书房。
就连祖母都看不下去了,对于他这几日的行为颇有微词,但林初微的眼光却是实实在在的平静,看向自己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的怨念和不满,如同桃花源里面的一束光,内里有一番安宁别致的天地。
对上她眸子的的一瞬间,陆今安有种久违的心底深处的宁静,这几日因着五皇子和地方势力纠缠而烦躁的心绪也跟着平静了下来。
陆今安坐下来,陪众人说了会儿话,贴身随从兼护卫陆简走了进来,道是行李已经收拾妥当,可以启程了。
陆今安点头,目光再次看向初微:“那我走了。”
初微正在盯着陆峥衣角花纹在看,判断着科举文第一男主喜好,没有注意到陆今安这个人,更没有听到他对自己说的话。
陆今安略微有些尴尬,但很快调整了过来,转头对着祖母拜别。
陆老夫人也注意到了孙儿的动作,对着初微点名道:“我这两日身子不好,吹不得风,初微你去送送吧。”
初微不知道古代送人是怎么个流程,听到点名后反射性地放下茶盏起身,跟着陆今安出门。
不得不说,原文作者对于这对父子实在偏爱,陆峥不过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眉眼已经出落的极为出众,陆今安更是一副绝好的皮囊,长身玉立,一表人才,气质和颜值都是顶尖水准,也难怪是京中皇子皇女都喜欢的类型。
两人虽为夫妻,这些日子却没说上一句话,一看就是相当不熟。
陆今安和初微并肩出门,一路无话,去到廊上后才道:“你身子弱,回屋里歇着就好,等我闲了再回来看你。”
初微点头,考虑到身边还有好些嬷嬷随从,便也礼尚往来的添了一句:“好,二爷一路多加小心。”
两人分道扬镳后,陆今安想起陆简的话,林家老爷不待见这个发妻的女儿,只给了两千两银子傍身,转身对送他出门的乳母周嬷嬷道:“去账上支一万两银子,算在我花销上。”
周嬷嬷点头:“二爷取银子做什么?”
“你到时拿了银。给夫人送去。”
这是打算给夫人填充私库了,周嬷嬷也没想到这位爷上来便这样大的手笔,愣过之后点头应了下来。
陆今安又道:“林氏年纪小,又是初来乍到,更兼我这些年在京中忙碌,不在家中,还望嬷嬷多多看顾。”
周嬷嬷迅速做出判断,这个阴差阳错娶回家来的妻子,二爷心中还是满意的。
她郑重点头:“是,奴婢一定看顾好夫人,二爷一路顺风。”
陆今安离开后,宁寿堂这边也散了。
王姒回到房间,乳母郭嬷嬷递上一盏新茶,“听说二爷要走,今儿二夫人可去了?夫人瞧着她人如何?”
陆老夫人虽然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但依然老当益壮,现如今的陆家还是陆老夫人当家,这两年陆陆续续让渡了很小一部分权力给王姒,几处无关紧要的地方如今都是由她在管。
如果老夫人也看重二夫人,有意让她掌家的话,大夫人王姒不管是地位还是利益都要受损,所以郭嬷嬷才会有此一问。
王姒轻抿了一口茶水,“虽然看着不错,但到底是小门小户,又年纪轻轻,膝下还有个养子要顾,老太太大概也是不放心交过去。”
说起陆今安的那个养子,王姒心中就有气。
她的孩子虽然出生晚,今年刚刚两岁,但本该该是正经的陆家长孙,谁知几年前,这个小叔子不声不响的,竟然领养了一个孩子回来。
老夫人乍听此事也十分不高兴,不想白养一个没有亲缘的孩子,更怕耽误了小叔子的姻缘。
但自从公爹过逝后,这个家能够靠着的也只有陆今安一人,虽然这个小叔子一直在京中打拼,甚少回来,但还是当之无愧的家主。
陆老夫人到底还是拗不过陆今安,把这事给应了下来,如此一来,陆峥便占了长孙名额。
所以虽然那孩子不怎么说话也很少出门,一直在屋子里念书,没有想要跟堂兄弟争高低的姿态,但是王姒还是看到他就不免来气。
“还有一事,夫人可听说了?”郭嬷嬷道,“那二夫人的娘家虽是福建的小门小户,但胃口却大得很,上花轿之前问二爷要了三万两白银。”
“三万两?”王姒瞪大了眼睛,喉咙像是被掐住,半晌才回过神来,“那陆今安也给了?”
“自然是给了的,否则怕是吉时也要误了。”郭嬷嬷一看王姒这样子就知道对方气得不轻,忙转了话头安慰道,“家里银子都是二爷挣来的,横竖跟咱们也没干系不是?您放宽心。”
就算那些银钱都是陆今安的私产,不是那官中的银子,可留在陆今安手里将来就有惠及他们一家的可能,送去给了林家就半点也无了。
她这个小叔子最是精于算计,从不做赔本的买卖,这会儿会拿出三万两娶这么个媳妇,还是高嫁过来毫无助力的媳妇,王姒实在是不能理解。
“这事老夫人知道了吗?”
“不晓得。”郭嬷嬷摇头道,“但也没听上房的人说老夫人发脾气的事。”
言下之意老夫人近来情绪一直还算稳定。
“祖母这几日都在忙二弟的婚事,大抵也没空管这些小事,等明儿我再去陪她说话不迟。”王姒心中已有了主意,“只是不知我这弟妹,刚嫁过来就独守空闺,是何滋味。”
正院里,初微一想到陆今安回了京城,而且小半年内不会再回青州就一身的轻松。
就原文当中描写陆今安的作风和行事来看,如果不是男主角外挂一般的父亲,整个就是一全文最大反派,想到要跟这样一个人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初微就有些压力。
她也没成想陆今安这么快就走了,而且走得这样的干净利落,以后整个正院的一方天地就都是她的地盘。
她刚刚穿越过来,意识和身体融合不是很好,绯月守夜的时候也说她梦里会说胡话,如此反而最好。
陆今安离开的当晚,初微睡了一个安稳觉,第二日清晨起得也比前几日更早了些。
素月知道初微体弱,早起不能饮茶,帮她梳洗完毕后,又递上了一杯蜂蜜水:“奴婢方才让芬儿去问过了,大夫人、二姑娘和几位姨娘的早膳都是请安完毕后,在老夫人那边的宁寿堂用的,姑娘今日身上如何?可否也要去老夫人那边用膳?”
初微昨天已经去宁寿堂请安过了,今天不去的理由也只有身体变坏。
她经历了两世为人,更加有些相信玄学的力量,对于身体的事情尤其想要谨慎对待,自然不会为了不去请安这等小事来咒自己得病。
而陆家好歹也是大户人家,一旦说了身体不好又要请大夫熬药,闹得人仰马翻。
这个年代的药草都是山上采集来的,基本不存在人工养殖情况,作用效果明显的同时味道也是苦涩至极,属于喝一次不想喝第二次的情况。
综上,初微觉得,这会儿去往宁寿堂请安,大家一起吃个热闹早饭才是最优选择。
“那正好。”初微道,“我们也一起过去。”
宁寿堂内,陆老夫人看着初微瘦削的肩头和苍白的面庞,不由微微摇头。
这个孙媳从泉州嫁过来,娘家离得远,本人身子又弱,更兼如今陆今安不在家中,自己不是婆母,只是个太婆母……陆老夫人体面了一辈子,并不想临到老了被人说自己苛待孙媳妇。
想到这里,陆老夫人心下已经有了主意,对着初微微笑道:“你身子不好,吹不得风,我知道你的孝心,等日后养好了,再来请安也是一样。”
初微谦让了两句,见老夫人一脸坚定,也就客气应了下来:“多谢祖母体谅。”
陆老夫人心中早有了安排:“我已同你大嫂说了,在正院设了小厨房开火,你明日不必过来用膳了,这样也更便宜一些。”
初微记得原文当中,老夫人也算是家中重要人物,比她这个炮灰配角着墨更多。
这位老夫人并不喜欢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男主,是以一个相对严苛的权威长辈形象出现的,也给男主科考之路制造了不少障碍。
今日的陆老夫人能够这般贴心好说话,也是初微没有想到的。
她再次起身感谢了陆老夫人。
说话之间,陆琳琅和两个姨娘都来请安了,陆大哥随后也跟着过来,请安之后退去了前院。
陆峥也是请安过后匆匆离场,本来要说一起用早膳的大嫂却一直没有来。
今天老夫人这边的早膳有八道热炒,四道小菜,四样精致的糕饼面点,外加一份莲子百合红豆粥。
府里厨子手艺很不错,很是讲究色香味和营养搭配,菜的分量也足,味道比初微前世吃过的大部分价格不菲的工艺菜私房菜都要好得多,可见陆家生活水准相当在线。
初微穿越后的这具身体脾胃算不得好,只用了半个花卷半碗粥和些许小菜就已经七成饱了。
饱餐过了一顿之后,初微出门,迎面遇到了早上用膳缺席的大嫂王氏,还是依着礼节打了个招呼。
王姒今日一早过来请安,旁敲侧击地同老夫人说了那事。
老夫人大概一早就跟陆今安通过气了,不光没有气林家趁火打劫,敲诈了三万两白银,反而气她拿这事乱说,让她管束下人,莫要胡乱说话。
随后老夫人又提出来,要重启正院小厨房,不用林初微早上再来请安,以后早膳也在自己院子里吃,吩咐她去给这个弟妹做一番安排。
王姒为着求表现,大早上的连饭都没吃,就去安排小厨房之事,心中不免愤懑。
她当初即便怀着身孕也都是来给祖母请安的,到了六个月之后才有了小厨房的待遇。
林氏刚刚嫁过来,没带多少嫁妆,不曾诞育子嗣,也没给家里做过任何贡献,她凭什么!
纵然王姒此时有千百个不满,但是老夫人的吩咐也不能不听,毕竟管家大权在太婆婆手里,跟她对着干半点好处也无。
虽然这会儿按着太婆婆的吩咐办好了事,但她还是不免一肚子火,见了初微这幅事不关己的样子更是火大。
“弟妹好福气,刚进门没几日,祖母就为你另设小厨房,又免了请安。不过弟妹原本就与旁儿个不同,出嫁时候就比旁人金贵,三万两白银娶回来的,也难怪如此。”
初微听了这话瞬间怔住。
原文里面只是说,在她过来之前,林父敲诈了陆今安一笔银子,并没有写出具体数字,初微也没想到,会是这么的一大笔……
按着这个世界的物价,一两银子差不多相当于后世一千块的购买力,也就是她从前所在世界的三千万。
这事林家做得的确过分,完全可以上当地新闻热搜的那种。
初微不知道的是,陆今安此时给林家银钱只是权宜之计,日后都会连本带利给她要回来,此时的她只觉得这样离谱的条件陆今安都能答应,的确不是个一般人。
初微甚至觉得,这个便宜夫婿和文中人设有点割裂,不像文中能谋善断的心机权臣,有点像人傻钱多的地主家儿子。
如今陆今安去异地的工作了,老夫人把她的请安也免了,她远嫁过来,没什么朋友闺蜜说话,也就彻底闲下来了。
除了宿命的结局在那里摆着,更有这三万两银子的坎儿在这里放着。
这要是她家里人娶个媳妇被讹三千万,她也一定不会给亲家什么好脸色,甚至对这个女生及家人的人品产生深深的怀疑。
所以初微心中断定,老夫人和陆今安表面上看着再怎么和气,心中终归对她和林家都是不满的,她远嫁后的日子只怕会越来越艰难。
初微回到房中,默默取出文房四宝,准备整合一下个人嫁妆和财产 ,提前起草一份和离书。
正院西南角的倒座房内,郭嬷嬷提着两盒点心敲门走了进来,递给周嬷嬷身边服侍的丫头薰儿。
“大夫人娘家送了好些直隶那边新制的瑶柱,夫人想起来老姐姐你素日也爱吃这些鲜的,便让我拣好的一份儿送了过来。”
周嬷嬷笑着示意薰儿将礼物收下:“多谢,你家主子有心了。”
“咱们老姐妹多年,我也不跟你说虚的。大夫人为人一向妥帖周全,有什么自然忘不了老姐姐。”郭嬷嬷道,“只是一样,她那娘家小兄弟念书的事,还烦请你多盯着些。”
王姒娘家也是青州本地人,父亲去年升职去到保定府为官,带着家中妻儿一并去了直隶。
依着王家现如今的情况,在本地找一处不错的私塾念书并不算难,但人都到了这个份儿上了,就总想着更进一步,加上保定离得京城又近,就起了托陆今安安排去京城官学念书的心思。
之前王姒已经为着这事来找过陆今安一次,陆今安虽然答应了,但一直没有再给反馈,王姒怕多提及此事反而招致陆今安反感,所以想让周嬷嬷帮着提一嘴。
如今陆今安是陆家当之无愧的家主,周嬷嬷作为陆今安的乳母,也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掌管着二房的大小事务,自然水涨船高。
如今她在府中的地位低于老夫人,但要认真论起来,应该还是略高于大夫人王氏的。
毕竟她能在家主那里说上话,大夫人可说不上。
这也是王姒愿意让郭嬷嬷放低身段来讨好的原因。
周嬷嬷也知道自家少爷的性格,对大哥大嫂一家虽然没多少感情,但念着一家人的情分,也一直还算照顾,能帮则帮。既然应承下来的事就一定会办,便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熏儿送郭嬷嬷离开后,回来对着干娘周嬷嬷一脸羡慕。在她看来,做下人能混到周嬷嬷这个份儿上,能让旁的主子都礼敬三分,也不枉了一生了。
她笑着对干娘奉承道:“大夫人娘家送来的吃食都先想着要给您送过来,您前半生操劳,后半生就是享福的命。”
“你懂什么?”周嬷嬷一脸正色道,“为主子办事,哪里又有清闲一说?”
礼物该收照收,差事该办还是要办。
周嬷嬷还在思考陆今安临走前说的话。
如何“照顾好”这位新夫人。
想要让一个女人在夫家立起来,主要的实施途径有三个,一个是子嗣,一个是夫君的爱重,一个是掌家的权利。
前两个因为陆今安去了京城,一时半会儿回不来,都不太能行。
老夫人老当益壮,又有大夫人帮衬,一时半会儿也没辙。
即便能干如她,也没办法帮上这位病恹恹的二夫人什么,只能偶尔帮着行个方便。
今早听说了老夫人要重设正院小厨房的事,正好这会儿过去看一眼,也好给新夫人卖个好。
周嬷嬷去到正院小厨房查探了一番,见里面一切收拾停当,锅碗瓢盆和各类器皿也备得齐全,食材都是从大厨房取用过来的,也没有以次充好。
虽然大夫人做这事时多少带了一些怨气,但好歹不算敷衍。
周嬷嬷敲打了厨房领头的仆妇几句后,又顺便去正房看望新夫人。
新夫人林氏五官姣好,身形窈窕,比她想象当中更加娴静温雅,还带着几分书卷气,就外表来看,跟少爷倒也相配。
周嬷嬷想起方才进屋的时候,二夫人手上正拿着账本在那里奋笔疾书,一看就是一心向学的女子。
他们二爷最是喜欢这类喜好做学问的女子,想来新夫人的用功方向还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