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务卿上任不到24小时,中国对他改了称呼,外交部再谈取消制裁

快看张同学 2025-02-07 09:09:04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快看张同学

美国政坛风云变幻,特朗普政府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马尔科·鲁比奥,登上了美国国务卿的宝座,这一任命不仅在美国国内引发了震动,更在中国掀起了层层涟漪。

上任不到二十四小时,中方对他的称呼发生了改变,外交部也是谈到了对于他的制裁,那么这位新上任的国务卿跟中国有着怎么样的渊源?中方对他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

鲁比奥的崛起

1月20日,美国参议院以压倒性的优势——99票支持、0票反对,确认了马尔科·鲁比奥出任国务卿,这是特朗普政府首位获得参议院确认的高级内阁官员,也标志着鲁比奥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然而对于中美关系而言,这却并非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在此之前鲁比奥早已因其在涉港、涉疆等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和频繁发声,被冠以“反华急先锋”的称号,他多次公开批评中国政府的内外政策,并积极推动对华制裁措施,这些言行在中方看来,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在鲁比奥升任国务卿之前,中方已将其列入制裁名单,制裁措施包括禁止鲁比奥入境中国,并限制他参与任何与中国企业或机构的合作。

这无疑给这位新任国务卿与中国开展正常的官方交流设置了巨大的障碍,作为一国外交部门的最高负责人,鲁比奥本应在促进中美沟通与合作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制裁的存在,他无法进行正式的访华行程,这使得本就复杂的中美关系,蒙上了一层更深的阴影。

译名之变

就在鲁比奥宣誓就职后不到24小时,一个看似微不足道却暗藏玄机的变化,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密切关注——中国官媒对鲁比奥的中文译名进行了调整。此前,中国媒体普遍使用“卢比奥”的译名,而如今却统一改为“鲁比奥”。

这一变化立即引发了外界的种种猜测。一些美国媒体认为,中方更改鲁比奥的译名,或许是在释放某种信号,暗示着可能取消对他的制裁决定,毕竟一个全新的译名,似乎也预示着一种新的开始,一种关系的重启。

然而在1月2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对这一猜测做出了回应,她表示中方并未特别注意到这一译名变更,并强调更重要的是鲁比奥的英文名字。

至于是否取消制裁,毛宁的回答更是耐人寻味,她指出中方的制裁是针对损害中国正当权益的言行,而非针对个人,换言之,制裁的依据是鲁比奥过去的言行,而并非他的姓名或身份。

这一回应既没有明确表示会取消制裁,也没有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它将球踢回了鲁比奥的脚下,暗示着如果鲁比奥想要从制裁名单中除名,就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改变中方对他的看法。

中美关系的微妙平衡

鲁比奥出任国务卿,对中美关系而言,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一方面作为美国外交部门的掌舵人,鲁比奥有责任也有义务与中国进行沟通和对话,以维护两国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他过往的反华言论和受到的中方制裁,又使得这种沟通变得异常艰难。

中方在制裁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而坚定的,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所强调的制裁针对的是损害中国权益的言行,而不是个人这意味着如果鲁比奥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就必须改变他以往的对华态度停止发表损害中国利益的言论,并采取切实的行动来修复两国之间的裂痕。

中方也表达了与美方保持高层接触的意愿,在1月21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方将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中美两国高层级官员有必要以适当方式保持接触。”

这表明,中方并非要将鲁比奥拒之门外,而是希望他能够以一个负责任的态度来处理中美关系,然而鲁比奥是否愿意改变?他是否能够顶住来自国内的政治压力,以更加务实和理性的态度与中国进行对话?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任命一位受到中国制裁的人物出任国务卿,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举动,这不禁让人怀疑,特朗普政府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一次试探,旨在测试中国的反应,并以此作为未来对华政策的调整依据。

如果中国选择取消对鲁比奥的制裁,则可能被视为一种示弱的表现,从而鼓励美方采取更加强硬的对华政策,反之如果中国坚持制裁,则可能加剧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是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政策上采取的一种强硬姿态,旨在向中国施压,迫使其在贸易、安全等问题上做出让步,通过任命鲁比奥,特朗普政府向中国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美国不会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妥协。

无论特朗普政府的真正意图如何有一点是明确的:取消制裁的主动权掌握在美方手中,中方已经明确表示制裁的依据是鲁比奥的言行,而不是他的身份如果鲁比奥希望摆脱制裁的束缚就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他的改变,而中方则没有必要为了迎合美方而主动做出让步。

鲁比奥的任命,将中美关系推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未来两国是走向合作,还是滑向对抗?这取决于双方的选择。

鲁比奥,作为美国国务卿,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他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中美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他是否能够摒弃偏见,以更加务实和理性的态度与中国进行对话,将决定着他自己的政治遗产,也关系到中美两国乃至世界的未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美关系的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但我们相信,只要双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找到共同发展的道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希望鲁比奥国务卿能够抓住机遇,做出正确的选择,为中美关系的未来,书写新的篇章。

信源:

新民晚报01-23《卢比奥更名鲁比奥,再走马上任,难道就能逃脱制裁?》

1 阅读:164
快看张同学

快看张同学

欢迎来到张同学的秘密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