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开道,遇水搭桥",这古训恰如天山山脉般横亘于新疆全境,长达1700公里,将新疆自南至北分隔,形成了天山南北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雄伟壮丽,也因其存在,使得南北两疆在经济、文化上形成了巨大的隔阂。独库公路的建设曾是连接南北的梦寐以求之事,成为穿越天山的唯一通道,给无数人留下难忘的记忆。
上个世纪70年代,国家下达了关于建设天山公路的命令,旨在打造一条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天山公路的修建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独子山到库车这段路程,崎岖险峻,横跨悬崖绝壁和冰雪覆盖的地域。科技水平有限,工程师和建设者在面对恶劣天气和复杂环境时,坚持克服各种困难,留下了奋斗的足迹。
独库公路的地形特殊,急转弯和陡坡路居多,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程。每一位成功穿越天山公路的人都可谓幸运,因为这条公路的三分之一都是悬崖绝壁,周围还有十多条河流。一不小心,就可能从路边的悬崖坠落。然而,独库公路也是一条“网红打卡公路”,沿途的那拉提、巴音布鲁克草原等美景令人陶醉。
尽管独库公路实现了天山的穿越,但受制于极端气候,每年只有四五月的时间能够通车。总长560公里的独库公路,加上通车时间有限,每次穿越都需要七个多小时的艰苦行程。为了更快且保证安全,将南疆和北疆连接起来的最佳方式就是真正的穿越,打造一条横穿天山腹部的隧道。
随着乌尉高速公路的建设,天山胜利隧道成为其“咽喉”工程,是连接南北的关键一环。天山胜利隧道总长度21.97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一旦通车,只需半个多小时即可横穿天山山脉,彻底告别过去的“翻山越岭”。
然而,天山胜利隧道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这是一项难啃的“硬骨头”,最大埋深达1112米,施工难度极大。具有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高环境保护要求和高海拔寒冷特点,使得胜利隧道的建设充满了挑战。施工过程中还需考虑到环境保护,特别是土壤的保护。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原有自然生态,隧道两端分别设置三个洞口和四个“天窗”,即竖井,以解决通风问题。
天山胜利隧道的建设团队面临重重困难,如天堑、冰冻土石,以及不可预见的坚硬土层。在这个过程中,盾构机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利器。特别为天山隧道工程设计的“天山号”和“胜利号”盾构机,是一对地下巨无霸,长282米,重2000吨,开挖直径达8.43米。它们不仅高效,而且可以根据地质条件切换掘进模式和支护方式,应对不同情况。
这种“硬岩TBM”是第一次应用于如此高难度的隧道工程,它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更在施工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地下环境,降低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在新疆,地下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过去的天山公路建设曾经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022年12月初,“胜利号”TBM在天山隧道服务隧洞中已经掘进至中点。作为乌尉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天山胜利隧道的建设为实现乌尉高速公路的畅通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也标志着天山胜利隧道工程即将迎来成功通车,为南北连接提供更加便捷和快速的通道。
天山胜利隧道的建设不仅是一项技术挑战,更是连接南北、促进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将成为新疆公路建设的又一壮丽篇章,为中国基建事业增添浓墨重彩。回顾中国近年来建设的世界级工程,如跨海大桥、高架桥、南水北调等,中国被誉为“基建狂魔”,而天山胜利隧道的建设再次展示了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卓越实力。
在中国的基建事业中,劳动者们总是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无数奇迹。天山胜利隧道的成功通车将极大地促进新疆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推动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正如“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一样,天山胜利隧道成为连接南北的纽带,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出行方式,拉近了南北的距离,架起了一座连接疆域的桥梁。
中国工人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