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拜登即将卸任之际, 他似乎并没有表现出疲态,反而在这关键时刻加大了对中国的“打压”力度。 在提出了众多对华政策之后,拜登下定决心要在自己下台之前再次出手,准备对中国芯片行业展开封锁。而这一回,我们看到拜登政府甚至提出了“两头堵”的策略,意图更是昭然若揭。
通常来说, 美国企业和中国的贸易往来是双赢的局面,然而在拜登眼里,贸易往来只是短期利益,在国家安全面前,利益选择理应置后。于是乎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调查变得严峻起来。
不仅要加强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审查,连中国的传统芯片也难逃其法眼, 拜登在近日发布的声明中就直言不讳地指出,要对中国“传统芯片”的贸易进行调查。
(一)“两头堵”是拜登的芯片大战新策略,目的明确
对于贸易的调查,主要是出于对中国制造的基础芯片的“警惕”, 虽然中国的基础芯片在技术上或许不及高端芯片先进,但在价格和性能上却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这吸引了美国不少客户的青睐。
而美国最怕的就是中国借助基础芯片来实现技术的赶超, 尤其是美国深知基础芯片在国防领域的重要性,并且联合调查局也在调查美国对中国的传统芯片交易中可能存在的价格操控或不公正贸易行为。
(二)“堵”的目标主要针对“基础芯片”,影响深远
我们知道, 美国一直以来将目标锁定在所谓的高端芯片领域,认为只有在这个领域封锁得严苛一些才能保证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绝对优势, 然而事实上,美国已对中国实施了《芯片和科学法案》的高层次封锁战略,但至今未见明显成效。
相反,中国的半导体制造能力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这也让美国意识到光靠高端芯片的封锁还不够, 还需下手更狠一点,转而针对中低端芯片进行封锁,因此 ,拜登政府对中国芯片的封锁已开始朝着“传统芯片”的方向发展。
(三)对“传统芯片”加强调查,体现美国的深虑
看来 ,美国对中国传统芯片的封锁早已开始,随着美国对中国进行调查的范围不断扩大,中国芯片企业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面对美国的“堵”,中国芯片企业该何去何从?
(四)美国为何要对中国的“传统芯片”展开调查?
①美国最怕对中国传统芯片的依赖影响国防安全
对于美国来说,依赖中国的传统芯片意味着可能会对中国的科技和制造能力产生过度依赖,这在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显得尤为危险。 美国担心,一旦在关键技术和产品上过度依赖中国,可能会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问题上处于劣势。
因此,拜登政府对中国“传统芯片”的贸易调查不仅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更是出于对国家安全和国防安全的深切忧虑。
毕竟 ,在美国的认知中,中国科技企业几乎都和国家军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美国继续依赖中国的传统芯片,就可能会被迫在关键时刻受到限制,甚至可能会成为中方的“人质”,这无疑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
②美国加大芯片封锁,防止中介国转售芯片给中国
美国所担心的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芯片的依赖,还包括中介国将美国的高端芯片转售给中国。 中介国通常是那些与美国关系密切、但又有着相对宽松的贸易政策的国家。 这些国家可能会利用其地理和政治优势,将美国的高端芯片转售给中国。
例如, 一些中东国家或东南亚国家可能会成为中介国的选择。 这些国家通常拥有相对宽松的贸易政策和丰富的资源,有可能会成为美国高端芯片的转售市场,因此,拜登政府的芯片封锁政策不仅仅是为了防止中国获得美国的高端芯片,也是为了防止这些国家借机“倒卖”美国芯片。
(五)“两头堵”会对中国芯片行业造成怎样的影响?
面对美国的“两头堵”政策,中国芯片行业的自救之路也许已经迫在眉睫, 尽管中国在传统芯片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在芯片设计和制造工艺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市场份额,但面对美国的封锁政策,仍需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
>>>在基础芯片领域,中国的竞争力非凡,市场潜力巨大
在传统芯片方面,美国的封锁政策或许会对中国芯片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芯片行业就此会陷入困境, 相反,中国在传统芯片领域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潜力。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 同时也有着丰富的人才和技术储备,这为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传统芯片市场上, 中国的消费需求将是主要驱动力之一,并且,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芯片市场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芯片企业可以借此机会开辟新的市场和业务。
>>>美国对中国的限制非但不能阻止中国崛起,反而会加速
虽然美国对中国芯片行业实施了“两头堵”的策略,试图通过增强贸易调查和实施禁令来限制中国在传统芯片领域的发展, 但从长远来看,这一策略可能并不能阻止中国的崛起,甚至可能会加速中国的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毕竟, 美国对中国的限制不仅仅是针对某一行业或产品,而是针对整个国家的技术和经济发展,如果中国能够在这些限制面前,发掘自身的优势和机会,就有可能实现更快的发展。
(六)中美芯片竞争的博弈,仍需拭目以待
在中美两国的博弈中,双方都在尽一切可能削弱对方的实力, 美国采用“两头堵”的方式来探查中国的传统芯片市场,把一个个“钉子”埋进中国芯片行业,但长远来看这对美国的利益未必是有利的,反而可能会加速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而使中国在传统芯片更加强大, 甚至在其他领域实现更快的发展。
而拜登政府的“两头堵”策略能否如预期般有效,还需拭目以待,毕竟在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下,各国都在加速研发和创新,如果中国能够抓住机会,加大对传统芯片的投资和研发力度,就有可能在未来实现更大的突破和提升。
结束语
在美国对中国传统芯片行业的调查的过程中,拜登政府的高压政策或将在短期内造成中国芯片产业的波动,但从长远来看,它可能会激励中国企业加快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步伐,或许在未来中国将会在芯片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并且,伴随科技竞争的加剧,中美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可能会受到更多限制,这可能会对两国的科技进步产生一定影响,但同时也可能会促使两国在各自的科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创新。
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美国“堵”的行为可能会引发更多国家的关注和反对,进而促进多边合作的形成,以应对摆布不公的贸易政策,美国的策略不一定能够如预期般有效,这个“钉子”未必能够钉得住中国传统芯片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