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清三个朝代恩科录取范围

爱读书的人 2023-02-24 20:42:11

科举始于隋炀帝时代,原意是提拔寒门学子来报效朝廷同时对抗朝廷内部的门阀氏族,等到了唐朝后,那时候的门阀制度还是有很高的权利,那时候的科举基本大多是贵族子弟得到了,寒门子弟通过科举制度很难出头。等到了宋代后,得益于唐朝末期对门阀和贵族的屠杀,这时候的科举基本是平民的天下。宋朝一直对文人很恩遇,所以宋代是科举制度发扬光大的朝代之一,后面的明清两个朝代科举基本成为了录取人才的正规途径。想通过科举当官需要通过院试、乡试、会试才可以榜上有名。但是历史上每年很多文人都会落榜,为了增加部分的人员特意增加恩科来增加部分的名额。

恩科就是科举制度中于正常的科举考试之外皇帝开恩特设的一次科举考试来取士。在宋代的时候恩科不同于明清的定义。首先宋太祖和宋太宗先后赏赐参加省试、殿试落地十五次、十次以上者“同进士出身”,等到了宋真宗的时候特许多次省试或者殿试落榜的超龄举人,在殿试的时候由礼部另立名册在奏给皇帝,参加附试,也称“特奏名”。这也算是恩科的开始,也是为了给这些年龄太大的老人一个机会。

等到了明清两个朝代,恩科是皇帝开恩在开科取士的一次考试。开恩基本都是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或者太子之类过生日为了普天同庆从而的开设的考试,让这些文人都沐浴皇室的恩典。科举制度基本传承了上千年,但是每年只有数百人才可以当官,多数的文人不得已从头再来,可以通过科举制度让施展自己抱负的太少了。

清朝267年加上恩科才录取进士25000人左右,古代的科举制度真的是太艰难了。能够通过科举成为当官的人都是当时的人才,可惜大多数都默默无闻,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只有几人而已。

0 阅读:14

爱读书的人

简介:喜欢历史和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