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对话钟薛高林盛:没有一家企业是被冤枉死的

晓波说说说 2024-05-13 03:56:26

“你成长太快了,你的团队管理、风险意识、企业文化的构建都会被速度所掩盖。”

——吴晓波

文 / 巴九灵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面对创业过程中经典的大起大落,林盛可能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特例。

2018年刚创立雪糕品牌钟薛高,他的背后就站满了所有明星投资机构,其他创业者费劲心机、想要得到的天使轮、Pre-A轮、A轮从来不是林盛需要头疼的问题。

投资人的钱投进来,很快又从公司里看到了回报,成立半年后,2018年双11期间40分钟卖出5万支,获得天猫冰品类目第一;一年后,钟薛高营收过亿,然后是4亿、8亿,资本与钟薛高的故事成为一时投资界佳话。

正如吴老师所言,2018年、2019年任何一个与新国货有关的论坛、产业大会,如果没有钟薛高镇场,是不完整的。

而林盛本人,符合一个成功创业者的标准模版,“目标远大”“匠心”“做难而正确的事,其他自然水到渠成”。

小巴对于林盛的第一印象,便是如此。彼时他站在台上,明明是在介绍全国最炙手可热的新消费品牌,但他的语气总是淡淡的,像个世外高人——要做“中国人的雪糕”,所以取名钟薛高,要做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最好的雪糕,要没有任何添加剂,所以远赴荷兰全球食品和农业排名第一的大学取经等等。

这与昨夜来到直播间的他有明显不同。

昨晚,是吴晓波频道十周年系列直播的最后一场——残酷创业专场,作为最后一位嘉宾,在《孤勇者》的BGM中,林盛的出现将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我还以为你不会来。”吴老师说道。

“为什么不?”那一刻,那个倔强的林盛似乎又回来了。

但他的背还是弯了点,讲话的语气还是淡淡的,但少了些莽撞,一时忍不住说一些得罪人的话时,声音会变得更轻。

再提钟薛高创业史,依然还是那些熟悉的细节和故事,但也多了不少“忆往昔”的唏嘘。

讲完辉煌的头四年,吴老师看着他,说:“没有经历风雨,一定没有见过彩虹,所以我不相信这样的奇迹,那样的奇迹也不值得我们羡慕。”

林盛低了低头,轻声说:“是”,像个做错事的大孩子。

“没有想到会有人去烧雪糕”

昨晚,林盛拿来了三张照片来标记他的“昨天”“今天”“明天”。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第二张。

那是2022年的6月17日,因为疫情而已经数月没聚的团队在西塘的一个茶馆里谈了个通宵,天发白后,他们拍了张合照,每个人都在笑。

这一年,林盛和钟薛高将2022年的业绩目标定到了19个亿,相比前一年,翻了一倍多。

十天后,形势急转直下,先见彩虹的林盛终于见识到了风雨的力量。

一个名为“钟薛高31度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的新闻突然冲上了热搜,几天后,有网友用火去烧钟薛高,发现“钟薛高的雪糕烧不化”。

图源:网络

“为什么有人没事要去烧雪糕?”林盛和团队用“懵了”来形容当时的心情。

但既然消费者问了,企业自然有答疑解惑的责任,钟薛高随后从物理学、化学(配方)角度进行了回应。

或许是这些年来,林盛已经解释了太多次,在现场,他十分顺溜但又长篇累牍地又复述了一遍:

“从物理学出发,我们打火机或者喷枪任何的骤然高温东西去接触冰或者雪的时候,接触的表面会迅速液化然后再汽化,汽化之后反而让热的传递变慢,即化得更慢。”

“从化学的角度来讲,钟薛高因为蛋白质含量高,遇到高温会碳化,而不是化成水,同时碳化表层会发黑,还有蛋白质燃烧的刺鼻臭气都会出来。”

“被烧的产品是我们的明星产品,实际上恰恰是因为我们在蛋白含量单支或者百克含量经常是5、6、7,也就是说完完全全是用料用的更加扎实,因此烧起来的反应更大。”

讲完他无奈地说:“你看我解释这件事起码需要三分钟,但受众往往听不完,更多人只接受三个字‘烧不化’。”

因为“烧不化”,所以钟薛高是皮带、是饲料做的观点,在社交媒体中击鼓传花,越来越有市场。

在吴老师看来,广告人出身的林盛在这件事上,输得有一些莫名其妙。

“从传播学角度,假设你回应说全世界最好的雪糕烧出来都是一样的,这句话能不能讲?”吴老师问。

林盛犹豫了,他说,我个人层面“可以讲”,但企业层面不行,“因为为了证明自己不能把其他品牌也拉下水。”

“可你在讲一件事呀,全世界最好的雪糕烧出来都是一样的,这不比讲物理化学更明白么?这句话能不能讲?”吴老师感到费解,语调都变高了。

林盛欲言又止。“所以现在你的企业只剩下70人了。”吴老师摇头叹道。

2022年的夏天炎热,但钟薛高的财务报表却冰冷如霜,2022年全年销量增长不足50%。

钟薛高的雪糕烧化的很慢,但业绩却烧得很快。

“把价格打在了包装上”

在残酷创业的设定下,出来混,总归要还。

2018年到2021年期间,上天没有给钟薛高出过一道难题,2022年以后,难题则是一道接着一道,“烧不化的雪糕”是一道,“雪糕刺客”是另一道。

所谓雪糕刺客,指隐藏在冰柜里面,看着其貌不扬,却会在消费者准备结账的时候,用价格刺消费者一下的雪糕。

“雪糕刺客”的话题启动于2021年,自出道以来,钟薛高的定价处于中高水平,因此得名“雪糕中的爱马仕”。

那是个“XX中的爱马仕”泛滥的年代,钟薛高13元的基础定价,以及最贵66元的产品,打破了多年来国产雪糕便宜低价的心智,因此,钟薛高几乎成了“雪糕刺客”的代名词。

由于雪糕行业多年来有不明码标价的行业惯例,以便于不同的经销商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有相对自由的定价权,从某种意义上说,钟薛高成了这种“不透明”行规的受害者。

“雪糕刺客”风波后,钟薛高成了业内第一个在包装上明码标价的品牌。

图源:网络

“这是一件得罪人的事儿。但我们心里觉得,经销商渠道我们可以想办法弥补,但我们希望让用户看到我们的诚意。”

距离“雪糕刺客”风波已经过去了3年,但甚少有人关注到钟薛高在包装上的迭代,在互联网的时代,舆论的浪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其破坏力和后劲却很大。

当“雪糕刺客”这一不亲民的形象在消费者心中种下了因,又很快与“烧不化事件”交叠,钟薛高的品牌声誉一落千丈。

业绩的失意最后传导成了人员的缩编,最高峰时2000名员工的钟薛高如今只剩下70人,依然还在灾后重建。

没有一家企业是被冤枉死的

然而,在逐一解释和分析后,面对林盛口中的“冤枉”和委屈,吴老师还是犀利地指出:“三四十年以来,我研究过成千上万的案例,没有一家企业是被冤枉死的。”

面对这位《大败局》作者的“审视”,林盛吸了一口气,毫不避讳地承认了自己在经营企业时的三个错误。

◎ 第一个是缺少风险意识。创办企业的那些年里,公司每年都在高速增长,每年都制定了最高目标,然后用它匹配人力、财务和资源,而团队每年都完成了既定目标,自然觉得无所不能。但目标之外、看不见的东西叫做风险,林盛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反向去思考这些问题。

◎ 第二个是管理。钟薛高的扩张速度太快了,三年时间里从几十个人扩张到千人。而这其中绝大多数是销售团队,且为异地扩张。一家企业太过年轻,就难以形成强悍的企业文化时,这时当98%的员工叫不出名字时,“天高皇帝远”,沟通将会是个大问题。

◎ 第三个是林盛至今还没有找到正确答案的,那就是没能在一个自媒体日渐发达的时代面对外围舆论。

尽管从2019年起,林盛就提醒团队不要傲慢,但面对行业和交际场上的赞扬声,团队还是松懈了。结果令林盛和他的团队没想到的是,当怀疑危机出现后,曾经夸你的人立马变成了骂你的人。

当时钟薛高的做法是赶紧找了专家进行自证——当一个人或企业越想证明清白时,互联网的旁观者就越是喜欢看热闹,洋洋得意地看你“无能的狂怒”,结果传播得更大。这就是典型的“自证陷阱”。

事实上,林盛也在现场复盘道:“当一万个人说你不对的时候,真的意味就着你的产品不好吗?”

吴老师经常说,在今天中国的商业世界中,速度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诅咒。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是既擅长踩油门,又能及时踩刹车的双向艺术家。

“你成长太快了,你的团队管理、风险意识、企业文化的构建都会被速度所掩盖。”吴老师总结道。

还在路上,卖红薯也要还钱

即便犯了错误,路途依旧漫长。在被问及未来如何打算时,林盛说:“我们还在路上,你曾经在山顶,现在走在泥泞里,但还是要好好去走,哪怕走得难,走得慢也要走。”

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对谈里,我们依然能看到这样一个创业者,努力往路的尽头前进。有一个细节是,林盛一直在说钟薛高是这个国家最好的雪糕,他相信哪怕生产一百根雪糕,也要确保是最好的。他提到在2018年,被问到想要把钟薛高做成什么样子时,他说“希望有人说自己是吃钟薛高长大的”。

说完这些话的时候,林盛很平静,眼里却似乎闪烁着泪光。

一提“未来”,另一个绕不开的争议随即出现:因为限高坐上绿皮火车的林盛,这么一位“特殊”的嘉宾,仍然不断地在被“围观”和“紧盯”,在我们直播间的评论里,不出意料地出现了“快还钱”的声音。

对此,林盛说:“如果怀疑产品就好好做产品,如果怀疑没有好好还供应商的钱,我们就一分一分一点一点去还,无论是卖雪糕、卖红薯,要去认账。”在未来的日子里,林盛考虑研发新的产品,甚至直播带货。

吴老师曾写道:“一个国家的商业进步,永远需要敢死队、地下室、车库、简陋的厂棚和行军床。”

或许在今天还缺不了一张绿皮火车的车票。只要还在路上。

创业无比残酷,其实对于每一个创业者,不管是二十岁,还是六十岁,林盛有一句话或许能够激励着我们,正如他始终坚信自己创业最大的底气是有能够做出最好的产品:

“如果你平常把自己是当金子一样看待,麻烦不管什么环境下都要用金子一样去要求自己。今天晴天,你要像金子一样发光去做事,今天下雨,你也要像金子一样发光去做事。”

乌云总会散去

在最后交换礼物的环节,林盛带来了用竹编篮子盛着的钟薛高。吴老师收礼后,将雪糕抛向了观众席,台下一片尖叫。过了一会儿有人拍了一张照片传给我们——在那支宽大的素色可降解的雪糕棒上,依稀印着一句话:乌云总会散去。

是的,乌云总会散去,愿终有一日可见彩虹。

本篇作者 | 巴九灵 | 责任编辑 | 徐涛

主编 | 何梦飞 | 图源 | VCG

0 阅读:6

晓波说说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