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时光屿
“你们说爱我,其实都是假的!”
这是最近一次女儿和我吵架后,她对我说的话。
女儿今年上高二。小升初时,她以全校第一的身份,考进重点中学;初升高时,她是全市第二,顺利进入重点高中的实验班。
从小到大,她都是我的骄傲。但自从上了高中,她的成绩逐步下滑,我们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变化。
几乎每次考试出分后的夜晚,都是我们争吵的开端,这次期中考试也不例外。
看到她的排名跌到了全校68名,创了历史新低,我没忍住体内的熊熊怒火,指责她在“假认真”,让她给我一个合理解释。
可女儿却迟迟不说话,我更生气了:“我知道原因是什么,是你以前好的学习习惯都没了,现在连作业都写不完;
是你的心里充满了负能量,抱怨上课节奏快,吐槽班级气氛不好,心态不正怎么能学好?”
“我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还得看你脸色,好吃好喝伺候你,你就拿这个成绩来敷衍我,你太让我失望了!”
我发泄完了,可再看女儿,她满脸泪水,说出了开头的那句话。
我的心都要碎了。
曾经我们像闺蜜一样聊天,她无条件地信任我,对我提的意见欣然接受,可是如今……
朋友建议我,可以试着修复和女儿之间的关系。
我开始变着花样给女儿做早餐,可是她总是情绪不高,吃不下什么;
我关心她在学校的日常,可她总是简单回答,没有太多的表达欲望;
我知道,虽然我们恢复了日常交流,可彼此的心依然相距很远。如何恢复和女儿之间的亲密感,成了我的一个心病。
偶然一次机会,我得知一位高中老同学现在是大学的心理老师,就迫不及待地找他咨询。
他告诉我,孩子在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那些和孩子一直关系亲密的父母,始终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发力方向”。
他接着问了我3个问题,回答完我也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我始终没能走进孩子内心。
第一个问题:你为孩子的付出,哪方面最让你感到自豪?
我脱口而出,当然是陪伴。
女儿每天上学、放学,周末的培优课,都是我接送;校外活动、研学旅游我也都陪在身边。从小到大,我没离开她超过3天。
本想着老同学会赞叹我的付出,可他却问我,“现在你还这样陪,效果好吗?”
这句话一下子把我拉回现实:频繁吵架、沟通不畅,我们的关系很早之前就改变了。
想起前不久,女儿本打算自己去逛商场,我执意要陪着。我看她买了喜欢的动漫周边,玩了刺激的VR游戏,过得很开心,觉得自己的陪伴就是她最好的助力。
没想到,女儿回家后认真给我提了个请求:“妈妈,你以后不用陪我了,你也去做点喜欢的事情不是更好吗?”
我没好气地说:“陪你看你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没嫌无聊,你倒嫌我多余了。”
我觉得丢了面子,摔门而出。
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小时候越陪越亲,长大后却越陪越让她烦呢?
老同学没说什么,给我分享了心理咨询师王立宁提到过的一个故事。
因为爸爸是边防军人,男孩每年只能见到他两次,一次是夏天,爸爸休假回家,一次是冬天,妈妈带他去探亲。
父子俩每年只能相处不到30天,在常人的想象中,父子关系恐怕很疏离。然而,在男孩15岁时,爸爸转业回家,他们之间毫无隔阂。原因就在于,爸爸十几年来坚持做了一件事:每周给家里写信,从未间断。
信件成了他们家日常沟通的载体,每当男孩有话要和爸爸说,妈妈会逐字写进信里,第二周他就会收到爸爸的专属回信。在信里,爸爸回应他的每一个需求,解答他的各种疑问,鼓励他一点一滴地进步。
男孩感慨,虽然爸爸不在他身边,却没有错过他的任何一次成长。
听完这个故事,我对“陪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孩子喜欢的东西,也是他们心灵的一部分,父母了解得越多,就越能真正看清孩子。
一个东西能吸引到孩子,必定有某个点触动他们。只有父母用开放的心态看待孩子,才能和他们有更多更深层次的链接。
回想到过去,我对女儿一直是最原始的身体陪伴。
她爱好的东西我不想去了解,她喜欢听的歌我认为是“靡靡之音”。那些都是女儿的心灵寄托,而我却否定和不屑一顾,这样又怎么能和孩子“靠近”呢?
我需要做的,是转变心态:和女儿聊聊,这首歌的旋律很特别,你听后是什么感受?那个动漫人物是谁,他的身世是怎么样的?
通过这个简单的动作,女儿会感受到父母对她是感兴趣的,是在意她的,这样的陪伴才是贴心的,这样的沟通才能直抵人心。
第二个问题:你们以前闹矛盾,你觉得是你惹她,还是她惹你?
我回答得毫不迟疑:“多数是她惹我,我好好说话,她却不好好回话。但凡遇到不入她耳的,就立马变成刺猬,进入攻击模式。”
老同学告诉我,这个年纪的孩子就是具有攻击性。
心理咨询师常军曾说过:孩子没有所谓的叛逆期,只有人格转折期。
孩子14岁进入到人格转折期,这个时期他们体内充满了荷尔蒙和肾上腺素,这两种成分是用来攻击和掠夺的。
常军的女儿那段时间在门上贴了张画,画的是一个油罐车,下面写着“易燃易爆,闲人免进”,直接把父母排除在门外。
他刚开始也会觉得不痛快,后来他分析自己为什么生气:
因为孩子不再像从前那样跟屁虫一样围着你转、对你充满了无限的崇拜;
现在是一副“我的世界我做主”的样子,甚至对他的称呼也由甜甜的“爸爸”,也变成了“老常”。
他从孩子身上体会不到做父亲的满足感,所以会觉得很失望。
但他明白,不能为了自己“体验好”,就不允许孩子“正常”表达自己。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不愿意和我们说话,不想听我们唠叨,不接受我们的建议,甚至在发生冲突时顶撞我们,就是不孝顺、不爱父母了,其实这是他们特殊时期的表达方式。
如果父母 “接不住”孩子的变化,和孩子针锋相对、寸土不让,那不亚于一个成人用自己的成熟和阅历来“欺负”孩子,把他们逼到墙角。
想想我和女儿发生的冲突,我的每句话都在往孩子的要害扎,没有任何退让。
其实哪个孩子不想考好,当他们看到成绩时一定也很懊恼,甚至在心里责怪自己上百遍,这时如果父母再来苛责,那么他们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也被击溃,真的就变成孤身作战了。
樊登曾在一个讲座中说,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有“退半步”的气度。
我们不能计较于“我是对的,为什么要让着他的错误?” “为什么我说得都有理,不让我把他说服?”
因为我们是父母,是发育成熟的成年人,而孩子尚在发育,不要用我们已经懂得100件事情的人生阅历,来要求仅明白20件事的孩子立刻认同我们的想法,并做出成果。
孩子的成长必定会经历很多“磨难”,父母一定要做那个永远给孩子兜底的人,真正和孩子站在一起,如此,这样孩子才会有信心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第三个问题:你觉得青春期的女儿,需要你的帮助吗?
我摇摇头,因为女儿曾多次明确表示,自己需要更多的空间、时间、自由,对于我的关心和帮忙,她都不太在意。
老同学给我讲了《解码青春期》的作者乔希·西普的故事。
乔希小时候在孤儿院经常被人欺负,导致他对外界极度不信任,对自己也毫无信心。
后来被送到寄养家庭去生活,可他爱惹祸又很叛逆,没有一个寄养家庭愿意长期收留他。直到他来到了罗德尼的家,一住就是三年。
乔希在那里也做了很多过分的事,最严重的一次,是喝醉了酒开车,因为没有执照而被警察拘留。他害怕极了,打电话给罗德尼求助。
第二天早上,罗德尼把他带回家,并和他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谈话:“孩子,你视自己为一个麻烦,但我一直相信你是会变成好的。”
这句话使乔希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他真切地确定自己是被爱着的,开始反思自己,并逐渐走上“正路”,最终成为一位畅销书作家。
乔希在书中说:如果父母把孩子看成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将永远看不到孩子行为背后真正的心理原因。
青春期的孩子也像乔希一样,迷茫又困惑,他们可能不知道怎么去对抗自己的欲望,不知道怎么克制自己打游戏的冲动,不知道怎么去面对中考、高考的巨大压力……
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靠近、关注和帮助。
我开始反思自己:
当女儿抱怨老师的进度快,如果我能放下对孩子的指责和成见,和她一起研究学习对策,那么她会感到父母的真心;
当女儿吐槽每天放学太晚,如果我能真诚地建议她先休息放松,那么她会感受到父母对她的心疼;
当女儿生病请假在家,对饭菜挑三拣四,如果我能用暖心的话帮她排解情绪,那么她就会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
青春期的孩子确实很“可怕”,看上去喜怒无常又多愁善感,狂妄自大又难以接近。但这往往是因为,他们正在承受着学业上过重的压力,遭遇生活中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
作为父母,我们不妨放下自己的高姿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走进他们的内心;
用包容和引导,让孩子感到,父母是爱他这个人,而不是那个完美的小孩;
时不时提醒自己,这个已经和我们一般高,看起来已经长大,其实还是个孩子,在很多方面依旧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帮助。
当我们不断调整思维和心态,运用恰当的方式爱孩子,亲子关系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决定从自身着手做一些改变,来弥补和女儿之间的裂痕。
首先,“打破”旧的聊天模式。
以前我和女儿的谈话内容很单一,基本上是三句话不离学习和考试。现在我会主动打破这个怪圈,问问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趣事,分享一些自己的体会,甚至聊聊热搜上的社会新闻,给孩子减压放松。
女儿对我的变化感到很吃惊,她慢慢也接受了我的善意,和我侃侃而谈,我知道女儿的心门已经“开了一道缝”。
其次,意见不同时的“倾听”。
一天放学回家,女儿拿出一张文理分科的申请单,要我签字。我拿过来一看,她已经在理科的选项中打了勾。这事要是放到从前,我肯定不容分说,责骂她擅作主张。
这次我笑着问她:“看来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决定,能和妈妈说说你的想法吗?”
女儿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地说明缘由,越说越自信,我又重新看到了女儿眼里的光和她向我倾诉的欲望。
第三,关键时刻的“我在”。
女儿说学校最近有体育测试,我特意嘱咐她要注意安全。可没想到我刚到公司,就接到她的电话,说是在学校下楼着急,崴脚了。
这次我没有指责她“这么大人了,也不小心点”,而是耐心询问她疼到什么程度,能不能动,安慰她不要着急,我马上去接她……
一切都安顿好后,女儿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不怪我?”我看着她认真地说:“我的女儿才是最重要的。”
那一刻,我们都满眼含泪,我知道,如今我们的关系更胜从前。
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主导权永远都在父母。而我们,都在做这份答卷。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笑对挑战,赢得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