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女孩子常常会被教育:
穿着不要太暴露,这样会让别人心生歹念;打扮不要太张扬,这样别人会看你不顺眼;不要穿的一身名牌,要穿的朴素一点,这样别人才不会因为钱财伤害你……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
日本媒体曾经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坏人最容易盯上的,不是穿着暴露和长得好看的女人,反而是那种看起来很老实弱小、懂礼貌的乖乖女。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从犯罪人在犯罪前的心理状态的角度看,犯罪人通常都会经历动机斗争(心理冲突)和自我辩解两个过程。对于犯罪人来说,犯罪极具诱惑但是又充满风险。任何神志正常的人都会认识到犯罪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但是,他们既禁不住诱惑,本能上又想回避风险,但这两者显然是不能同时得到满足的。因此构成趋避冲突(Avoid conflict),即既想趋近犯罪,又想躲避犯罪。因此,他们必定要经历内心的激烈的动机斗争,然后决定取舍。当斗争结果宣告犯罪诱惑获得胜利时,犯罪行动也就此展开了。理性选择理论认为,犯罪人是有理性的。在许多情况下,犯罪是一种理性的选择。犯罪是犯罪人在权衡犯罪的风险与回报、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和决定的结果。因此,犯罪人在冒险心理和侥幸心理占主导地位基础上实施的犯罪必然要对作案对象进行精心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是有一定规律的。比起打扮成熟、穿着大胆的女性,那种看起来老实、弱小,打扮朴素的女孩子,通常会认为是更好欺负的对象。
有位女网友分享了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有一天她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也就是夏天下午五六点的时间,天还很亮,马路上也是人来人往。当时她穿的是一件长袖连衣裙,长发,戴副金属框眼镜,拎一个小皮包。走着走着突然有个大叔从边上冒出来手里拿着一朵花拦在她的面前,女网友瞄他一眼没理继续走。然而大叔却用力拉住她,不让她离开。女网友在用力挣扎的时候,袖子被拉开了,露出了半条花臂。大叔一看花臂就瞬间把女网友的手松开了。也就是说,犯罪人在犯罪的时候通常会考虑犯罪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比起穿着暴露、打扮奇特的女生,打扮朴素、身材娇小的女生会被认为是不需要付出太多犯罪成本(Crime cost)的。从社会心理学的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的角度来看,人们更加倾向于做出使自己达到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哪种选择代价付出得越少,人们往往就会选择它。犯罪分子在明知自己要犯罪的前提下,自然会选择犯罪成本较小的对象。她们的体力、防御侵害的能力相对于其他人要弱一些,这就使犯罪人对他们的侵害易于实施。特别是她们中的一些人所存在的对被害的容忍性,客观上助长了她们的被害。
有些女性为名誉和家庭考虑,避免使自己遭到到二次伤害,对自己所遭受的性侵害、性虐待或其他侵害,自认倒霉,忍气吞声,不予反抗和揭发。这种容忍与懦弱也往往助长了犯罪行为。再者,犯罪人对自己的罪责抱有侥幸心理,这也与社会舆论风气相关。每当出现一位受害者,人们往往是先对受害者进行一番评头论足。如“这个女生大晚上还穿得那么暴露出来”“这女生一看就不面善,估计平常没少干坏事”“她为什么来这种偏僻的地方”……这样,犯罪人在犯罪的时候,会利用这些看似是“借口”的借口来为自己的犯罪行为开脱。
如“她穿得那么保守,长得又不好看,说出去我干了什么别人也不相信吧,再说了她还来这种地方”。更令人震惊的还有老人性侵案:2013年,80后男子将山东一位78岁的老汉强暴致死;2018年,宁德一五旬老汉,奸淫90周岁的老人;2020年,31岁男子,性侵卧病在床的六旬老妇;……今年4月,4位印度男子甚至对印度巨蜥进行了轮奸……
对于女性,最好的防范还是居安思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必过于致力于把自己打扮成一个乖乖女的形象。这样只会让他人觉得我们很软弱、很好下手。尤比上文提到的女网友,若不是她的花臂动摇了那位大叔的犯罪决心,后果不堪设想。当然,这也不是鼓励我们要去特立独行,而是提供一个保护自己、降低被害的方向。犯罪人往往都是挑选符合他们犯罪的标准下手的。这是连小孩子都会存在的心理,比如当父母吵架的时候,小孩会选择站在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去对抗另一方。
在遇到危险时,要指定具体的人呼救。如“那位穿着牛仔裤蓝色上衣的小哥可以帮我吗?”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避免“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是指在紧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旁观者人数越多,抑制程度越高。原因是众人在场,社会责任就会被分散;个人不能确定该怎么做,想看看在场其他人怎么做,而其他人也有类似想法。在自己有防范优势的情况下,也不能因为心软、怕伤害到犯罪者,而导致自己处于被动地位。有些女孩子特别善良,总是害怕伤害到他人,当然也有紧张的缘故。
在与罪犯对峙过程中,即使当她们处于优势地位,比如手上有武器或者其他有利条件时,她们仍然不会真正地去选择去伤害他人。这样也会被犯罪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