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访华始末:平静表面下暗流涌动,开启中国对外发展新阶段

汗青史籍 2023-04-23 17:42:07

这是一段写进世界政治史书的故事,后人评价它为:文体带动政治,小球转动大球,面对冷场的外交局面,毛主席用一招化解,直至今天,依然被后人津津乐道。

1947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标志着一场长达几十年的冷战正式开始。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美国、苏联,这两个主导世界的超级大国为了进一步和对方竞争,不断向外扩张自己的势力,试图找准时机,一并吃掉对方。

然而双方实力实在太过接近,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因此形成了短暂的安稳局面。

但事实证明僵局就是用来打破的,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蹲到了属于他的机会。

在这一时期,原本以兄弟相称的中国和苏联,关系上出现了裂痕,由于苏联三番四次想要插手中国政务无果,于是便撤销了原本派给往中国,负责指导中方科研事业的专家团队,以此达到打压的目的。

同时在60年代屡次在中苏边境发起挑衅活动,以在中国这个新生代社会主义国家面前稳固自己老大哥的形象,但令苏联自己没想到的是,这些举措非但没能吓到中国,反而给了更大的敌人:美国可乘之机。

眼见中苏关系恶化,美国便萌生了想要拉拢中国的意图。虽然在五十年代的那场朝鲜战争中,中国让美军蒙上了奇耻大辱,但紧要关头之下也管不了那么多,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既然苏联不想拉拢中国,那就让他们捡这个便宜。

但是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也摆在了美国人的面前:首先,中美在此之前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其次,不确定中国有没有想要同自己友好来往的意思;最后,美国没有主动向一个比自己弱的国家,示好的先例。

哪怕尼克松从竞选开始就有了和中国建交的意思,但他也绝不可能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因此在上台之后的最初阶段,尽管尼克松一直对外放出要和中国修好的信息,但迟迟没见其行动。

不过从几件事情中,不难看出,这位新上任的总统的确很急着把中国拉到自己的战队。

在上任的第二个月,尼克松便出访至法国,对戴高乐表示自己之后铁定是要处理和中国的外交关系,并且询问了对方访华的感受;

这是尼克松第一次在正式场合公开发表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在此基础上,他也颁布了一系列有益于在美华人的政策,试图把自己归于正面的角色。

巧合的是,这个阶段的中国也正打算恢复同美的关系,只不过我们更想在坚定自己立场上和平谈判,这一点确实出乎美国人的意外。

1970年3月,美国支持朗诺政府在柬埔寨发动政变,面对此次行为,毛主席发文称这是美国单方面的侵略战争,并且宣布中断正在进行的中美大师级会谈,以此来告知中方在领土和立场问题上的坚定。

不到3三个月,美军便自动退出了柬埔寨,作为回应,中方提前释放了在华服刑的美军间谍。见局势一片大好,尼克松赶紧让人找到向来和中国交好的巴基斯坦,让他们给中方传个话,就说美国打算派人来华同中国会谈,在一次访谈之中,巴基斯坦总统把这段话告知了周恩来总理。

听闻后,周总理干脆又借巴基斯坦总统之口,把我方的想法传了回去:我们只愿意在北京和美方会谈,如果诚心想坐下来谈台湾问题,静候到来。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美国人自然是懂中方的意思的,赶紧回复说:我们想和中方当面谈的不止是台湾问题。

在此之后,中美的建交便开始变得顺利起来。但是正如开头所讲那样,美国人不可能主动提出访华,自然中国也不会突然邀请别人来自己家,因此,双方都在寻求一个合适的理由。终于,在一次活动上,这个机会出现了。

1971年3月,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乒乓球作为国球,一直以来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就连彼时的毛主席,也要在公务之余抽时间关注近况。

赛后,这群美国乒乓球队员们表示很想去中国看看,毛主席得知后立刻答应了下来,于是4月份,他们便在中国的邀请下成了当时第一批访华的外国体育运动员。

尼克松在得知此事后自然也很清楚毛主席的用意,于是便开始张罗起政治上的计划。

思索片刻后,尼克松打算派自己的亲信基辛格先到中国去。为了严格保密,基辛格从巴基斯坦的查克拉拉军用机场出发,甚至还派专人给自己做了形象上的伪装。

作为美国国际问题博士,基辛格深知此次出访任务重大,尼克松派他过去,主要也是为了抢先一步解决力所能及的外交问题,为下一步尼克松亲自访华作足准备。

尽管这次并不是尼克松本人来华,但中方依然做足了准备,毛主席深知,这不仅是中美之间的关系推进,还是中国同美背后那些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推进。因此,北京几乎是拿出了最高礼节去迎接这位军事博士。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看法是对的,基辛格在晚年也多次回忆起这段经历,中方待客之道,无可挑剔。

在京期间,周恩来总理主要负责接待基辛格,与之交谈多次。周总理直言,之所以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来中国,是因为要找机会邀请尼克松总统。

既然基辛格来了,表明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双方是可以谈到一起的。既然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话,那说明彼此是可以当朋友的。

见中方态度诚恳,基辛格也给周恩来总理交了次底,在他看来,当下冷战局势下,美国其实也很受挫。如今也在转变对外关系了,干涉的主要还是受苏联威胁的国家。

总理听这话忙举例印度,表示别国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就算以后中国变得更强大了,也不可能做超级大国。

由此一来,美国方面也就明白了,中国不可能跟着自己的步伐,去干涉那些小国家。对外的基本原则也就确立了下来。

在这次会谈中,我们虽然以最高的礼节去招待来宾,但始终抱着一种尽量谈拢,谈不拢就罢了的心态在进行。这反而引得了尼克松的尊敬。

基辛格此次访华算是中美之间的第一次交锋,在和平的前提下双方交换了,彼此对国际形式、主权问题的态度,眼见基辛格这边进展如此顺利,尼克松也在做自己的准备。

这位美国总统原计划是打算1972年先访问苏联,5月后再来中国,结果基辛格和周恩来总理相关报道一出后,立马改行程,2月底就来华了。

按照惯例,总统出访别国之前,还有一个外交部交涉环节。不涉及政治,只提要求,比方说需要哪些特定规格的汽车、住宿问,还有重要的安保问题。其中提到的很多条件,在当时的中国显然都达不到,毛主席直言:

我们没有这些条件,尼克松你来,只能跟我们一样。

这是上世纪美国少有的被拒绝的情况,但尼克松却向中方妥协了。

1972年,北京天竺机场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专机到达,在场约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和记者,纷纷记录下来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尼克松看到等候多时的周恩来总理后立马快步上前,互相握手问候。在中方的引导下,尼克松一行人乘坐专车到达了钓鱼台宾馆。

然而,他原本轻松的心情却被一路上贴着的“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标语破坏了,尼克松问周恩来总理这写汉字是什么意思,周总理也不拐弯抹角,直言其中含义,面对尼克松的不解,周总理边开玩笑边顺便解释道,这些标语没有针对谁,只不过面对国外的监听,要想守住美国总统访华的秘密,还是不要轻易改变为好。

哪怕是他下榻的宾馆,也到处贴着反美的画报。这让尼克松感觉到非常不舒服,但毕竟正事要紧,也就没有过多的纠结。

按照中方的意思,我们并没有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因此也就不会用对待国家元首的标准招待尼克松,但接下来的宴会却给足了这位总统的面子。

宴会选用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佳肴,丰富的中华美食让美国代表团赞不绝口。

其中贵州的茅台酒最受尼克松喜欢,甚至走的时候还问周恩来总理要了两瓶带回去。

另一边得知尼克松已到,原本有其他安排的毛主席在午宴结束后也立马赶到了钓鱼台,和这位新朋友开展了长达一下午的会议。

按照尼克松的行程,他原本要等到第二天才和这位中国领导人见面的,这突如其来的改变竟让这位美国总统有些不适应。

晚年尼克松在会议这段经历的时候,感叹自己在毛主席面前就像一个受教的学生。可见他的紧张心情。

出于身体原因,毛主席选择在自己的房间接见这位贵宾,面对眼前的老人,尼克松向主席讲起在路上看到的反美标语,还有海报,直言自己看到这些很不舒服。没曾想毛主席听了后并没有觉得惊讶,而是笑了两声,告诉他都是假的,美国自己也很擅长做这种事情,会议便在双方较为幽默的氛围下进行着,

但出人意外的是,在这样一个两国领导人会议中,双方其实并没有涉及过多政治内容,反而围绕双方都感兴趣的哲学聊了近3个小时。

得益于基辛格访华,尼克松和毛主席此时都非常清楚对方所想,也就不需要反复强调,有失大国风范。

尼克松此次访华的非常顺利,双方就台湾及台湾海峡问题达成了共识,没几天就联合发了一份《中美联合公报》,美国在这一年终于承认了只有一个中国。

此行目的已然达到,尼克松一行人也到了离开的时候。作为东道主,中国献上了茅台酒若干瓶,还有大量的特产;而作为回礼,美国则把他们从月球带回来的土壤双手奉上。至此,尼克松访华之行圆满结束。

尼克松此次之行,以国家总统的身份向中国最大程度释放了友好的信号,进一步促成了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同时,还向整个资本主义阵营透露了美国的风向标,在这次事件之后,欧洲多个国家都纷纷向中国释放了友好讯息,以跟随美国的步伐。

而中国自朝鲜战争之后也终于找到了新的外交政策,打破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固步自封,把同外的交往准则牢牢抓到了自己手里。

此次访问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哪怕几年后,因为水门事件被迫下台,尼克松依然将访华视作自己政治生涯中最自豪的一件事。

0 阅读:72

汗青史籍

简介:历史是文化的传承,是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