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八一特刊《马兰轶事二三》

大院文化 2024-08-02 21:20:36

文/子墨

《马兰话》

军队子女是一个特殊群体,语言特质基本相同,可统称为"军普"。马兰话则介于"军普"间更加具备自己的特点特色。

马兰虽地处西域新疆,历史原因,马兰话却有别于新疆普通话。常常被问及:“北京人?东北人?…”。叔叔阿姨们说:“准确来讲,马兰话是介于这两大北方语言系之间的“军普”,是专属马兰孩子的一种特殊口音。

我入伍来到乌鲁木齐后,发现马兰话(口音)和新疆军区子弟口音有很大区别。新兵连,营里连里战友,大部分来自新疆军区,南.北.东疆军分区子弟,另有少部分兰州军区,陕西军分区以及其他各大军区子弟。入乡随俗,为了和战友们保持一致,没多久我就可以“佛”一口地道的乌鲁木齐话和新疆军区“军普”。西北地区方言大致差不多。

众所周知,部队特殊性质,马兰孩子随父母的变动,散落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乃至国外。可无论走到哪里,马兰孩子依旧保持着这支特殊部队的特殊口音。即使有些孩子受到了当地口音“干扰”,可,犹如烙印嵌入身心的马兰话,一旦遇见马兰孩子,随即被唤醒。

马兰话于马兰孩子而言,是初心!是亲缘,是故乡,是根!是任凭世事如何变迁,都无法割断的纽带,是远去的父辈、发小、同学的背影……

操持这种“特殊口音”的马兰孩子,无论身处何地,众人中,尤其在机场,高铁火车站,港口窗口服务区,会因此遇见马兰人。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疫情前在海南,因台风出行受阻,去港口码头窗口退票,排队退票队伍中,突然一声 :“你是马兰孩子吧” …没想到我的口音,再一次被曾经的马兰老兵叔叔、阿姨闻声甄别。

神奇的马兰话。

马兰孩子自喻:大漠戈壁深处,常年几乎没有雨露滋润,生命力极其顽强的马兰草(男孩子),马兰花(女孩儿)。

《马兰谣》

“有一种花儿名叫马兰,

你要寻找她 请西出阳关,

伴着那骆驼刺啊 扎根那戈壁滩,

摇着那驼铃 吹着那鹰笛,

敲醒了黄沙漫卷灰蒙蒙的天,

有一个地方名叫马兰,

你要寻找她 请西出阳关,

丹心照大漠 血汗写艰难,

放出那银星 舞起那长剑,

撑起了艳阳高照 晴朗朗的天。”

“这里是一个军阵

这里是一面旗帜

这里是千史可表的光荣群体;

这里是一种军魂

这里是一国重器

这里是旷世功勋的核武丰碑。

这里是马兰!

这里是马兰!

上世纪中叶马兰人肩负国家重任,一腔热血喷发出罗布泊上空的一声巨响。”

一一马兰杨跃

我们拥有同一个名字:马兰核二代。

2024年,“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马兰轶事二三》一个普通马兰孩子的朴素情怀,缅怀父辈,向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默默无闻、干惊天动地事、甘愿做隐姓埋名人”,我可敬可爱的父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你们是共和国最可爱的人!

敬礼!!

2024.7.30

2024.7.30

几张照片仅仅是马兰孩子一角,父一辈,子一辈,亦曾军人的发小哥哥、姐姐、同学。

子墨简介:原国防科委21基地子女。曾服役36002和57397部队。自由职业。业余爱好,诗歌,散文,游记,诵读,自驾旅行。

1 阅读:18

大院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